UNIQLO營銷的不是品牌,是品味
來源: InsideBrain
許多暢銷的國際服飾品牌近幾年內紛紛進駐臺灣,或許你總是記得,每當這些國際品牌在臺灣開幕當天,必定有「營業前,早已大排長龍」的媒體報導。但是在開幕后,有多少個品牌能以光速北中南的展店,并且在一段時間后持續維持熱度。優衣褲(UNIQLO)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
品牌營銷,也可以不提品牌
99%的品牌營銷方式,都是天花亂墜的告訴消費者自家商品簡直是圣品,或是更進階的堆砌優質品牌形象。同樣的是,它們營銷的切入點都以品牌和商品為軸,創意與策略繞著軸心轉。值得干譙的是,消費者真的很難搞,推銷商品時說這廣告拍的真是爛,經營品牌形象又說這品牌真是矯情。面對一籮筐難搞的消費大眾,總是有些資本夠強,能夠承擔失敗風險的品牌,摸索出一條避開消費者心理排斥機制的路。
優衣褲(UNIQLO)就是一個。撇除正規的廣告營銷,優衣褲花費很多的心思在爭取消費者的「認同」,在此,我所謂的認同并非品牌認同,而是生活態度與品味的認同,而這場名為認同的戰役,過程是漫長的,有可能失敗的,難以在短期內看見成效的,并且需要持續經營的苦差事。
平價服飾,也能搭出High Fashion:『UNIQLOOKS』
某些大規模的品牌它們除了一貫的廣告營銷外,它們也經營專屬于自己的媒體。這些品牌開始經營自己的專屬網站,但這個網站并非向消費者提供產品信息,而是其它相關訊息(舉例來說,就像蘭嶼的民宿,經營了蘭嶼旅游粉絲團)。當自營媒體經營得當,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同,跨越了「被廣告」的心理排斥感,消費者有相關需求時,就會自己送上門。
在此,我們以優衣褲為例,因為優衣褲有著比上述更進階的媒體操作法,優衣褲推出「UNIQLOOKS」App。這是一個分享時尚穿搭的平臺,使用者可以在平臺上看見時尚穿搭的方法,畢竟對于年輕族群來說,穿搭可是件生活大事。優衣褲讓消費者「自愿」提供內容,將自己的得意穿搭作品上傳與全世界熱愛穿搭的消費者分享,順便圓了模特兒的夢。比起其它品牌,優衣褲是否更高招,它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力產制內容,卻讓消費者更投入于其中,也讓消費者認同平價的服飾,也能搭配出好萊塢影星的High Fashion Style。
UNIQLOOKS
天使藏在生活細節里:『UNIQLO WAKE UP 』&『UNIQLO CALENDAR』
有位我所尊敬的老師以前常對我們說「魔鬼藏在細節里」,向我們強調細節將影響整個活動的成敗。相對的,我認為天使也藏在細節里,如果品牌能夠了解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就有機會悄悄的讓天使進駐消費者的心。獲得戛納鈦獅獎與東京互動大賞的「UNIQLOCK」App就是我們所熟知且津津樂道的案例,不再贅述。
延續UNIQLOCK,優衣褲以「UNIQLO WAKE UP」和「UNIQLO CALENDAR」,兩個完全與服飾無關的,甚至連產品信息也沒有的App輕輕的觸動消費者。鬧鐘和日歷,在我們生活中顯得不重要,卻是不可或缺的功能。「UNIQLO WAKE UP」和「UNIQLO CALENDAR」App都以優雅(質感音樂)且俱品味(簡約設計接口)的方式呈現,轉換消費者最原始的生活習慣為一種享受,截然不同于內建于手機冷冰冰的單純功能。這兩款應用程序中「完全」沒有任何關于優衣褲商品信息,換個角度想,其實完「全沒有內容」就是一種內容,優衣褲創造的是一種每天與消費者互動的「必要生活習慣」,而這種互動模式正是跨越消費者腦海中排斥機制的最佳通行證。
UNIQLO WAKE UP
UNIQLO CALENDAR
平價,但不平凡,UNIQLO
優衣褲爭取的,不是眼光短淺,幾千塊錢的服飾消費,而是長遠的品味和生活態度認同。當消費者認同了優衣褲的態度,往后所帶來的消費就是長期的購買。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品牌推出應用程序都是為了短期的活動宣傳,一旦活動過后就被冷落下架。然而上述的幾款優衣褲應用程序(誠摯的建議你都下載來玩玩看),都是長期且持續的經營,并且定期的導入新音樂和影像。UNIQLO,雖然平價,卻擁有不平凡的格調。而這也是一個想要永續經營的品牌,該有的精神總指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