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名爵的“愛國營銷”,有億點急???
“這送上門的流量,都不知道利用。上汽領導的腦子真是……”來自某微博網友。
這幾天,中國新能源汽車圈出大事。
歐盟宣布,要加征臨時性額外關稅。
稅率呢,則高得離譜!
針對三家中國車企,上汽集團38.1%、吉利汽車20%、比亞迪17.4%。
大叔看到,3個品牌都做了回應。
上汽的聲明,力度稍弱,僅表達了“遺憾”。
吉利呢,是“非常失望”。
唯獨“上汽名爵”的聲明,則措辭激烈,稱“不合理、不公平……堅決反對!”
為啥“上汽名爵”這么激動呢?
數據顯示,“上汽名爵”連續12年蟬聯了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冠軍,當然也包括了純電車!
中國每出口歐洲10臺車,7臺是MG!
比亞迪,是唯一一個沒有發布公開聲明的,而是通過一位高管的采訪,傳遞了“不擔憂任何調查,繼續推動歐洲市場”的信心。
全文如下: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上周五表示,盡管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了反補貼調查,但是比亞迪將繼續推動公司在歐洲實現強勁增長。李柯目前正與比亞迪代表團訪問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她表示:“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需要以透明和開放性分享信息的方式進行管理。因此,我們不擔心歐洲正在進行的任何調查。” (鳳凰網科技)
按道理,3家企業都表態完了,大家就積極配合調查,爭取否掉這個政策。
但從昨天晚上開始,“上汽名爵”偷偷開啟了危機公關的另一個“輔本”。
在微博熱搜上,出現一條#上汽MG關于歐盟加征關稅的聲明#的話題。
大叔首先是被這個“商”字吸引了,怎么發個聲明,還要“買熱搜”呢?
于是,點進去話題,果然有個大大的“廣告”二字!
繼續往下看,置頂的微博,來自“理想財經”,核心3個信息:
1、看到這些聲明,讓我對上汽對MG品牌充滿深深地敬意,太霸氣了,面對如此高的額外關稅,幾乎等同于訛詐,MG品牌不卑不亢,不彎腰。
2、我突然理解了MG品牌為什么在歐洲賣的那么好,MG品牌累計出口已達250萬臺、創匯超4000億元,從未有一款中國車能熱銷80多個國家,MG做到了,這就是實力,這就是口碑的力量。
3、MG品牌是國產的驕傲,不能讓優秀的MG品牌流血又流淚,歐盟越是打壓,我們越要支持,我們要把MG品牌在歐洲的損失給彌補回來,要用實際行動向不公平的做法說不!
尤其是最后一段,大叔有點“破防”,有一種熟悉的“配方”的感覺……
出于“公關從業者”的職業習慣,大叔就繼續往下拉。
竟然刷到另一個“類似”的微博,如下:
再往下來,又一個類似的:
再拉,還有:
再拉,還有,還把“14億中國人”都帶上了:
刷新一下話題,一條最新的“置頂”微博是:
“所有人都在討論上汽的【華為時刻】……”
這幾條微博,有幾個共同特色:
1、都是黃V;
2、內容基本分了兩段:前半段講“上汽名爵”多么牛,后半段呼吁“國人買爆它”!
3、配圖都引用了類似的配圖;
在這幾條微博下面,不少網友積極“響應”,紛紛表示要支持“MG”:
當然,也有文章開頭那位網友,覺得名爵做得還不夠!!!
截至目前,#上汽MG關于歐盟加征關稅的聲明#話題的閱讀量是1.7億,討論量1.6萬,互動量2.6萬,原創量209。
再回看“上汽MG名爵”的官方微博,大叔看到,從6月13日針對歐盟的聲明開始,官方就開始主打一個主題叫“既帶其冠,必承其重”。
這8個字,也是從“聲明”而來。
兩張海報,分別傳遞了“上汽MG名爵”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以及產品在歐洲獲獎無數。
此后,官方賬號開始連續發布系列海報,如下:
上汽的“兄弟”——“榮威”也發布微博,公開力挺!
上述“副本”動作出完,如果你是汽車公關從業者,你估計會想到兩個或者三個案例:
案例一:華為mate60pro在突然發布,刷屏+被搶瘋;
案例二:比亞迪的“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刷屏,車圈大佬轉發;
案例三:小米汽車“致敬”中國汽車,車圈大佬到場站臺!
但華為、比亞迪和小米的情緒刷屏,上汽名爵為啥卻沒能點起來呢?
大叔個人認為,原因可能有3個:
1、太著急了。
這可能是整個“副本”最大的問題。
歐盟的制裁,沒有落地呢,一群大V就開始號召國人“買爆它”,有點太著急了。
確實,“愛國營銷”已經成為一種慣用手段,但也要講方式、方法和節奏,不然容易被反噬。
2、主線不明。
“既帶其冠,必承其重”,老實說,大叔沒看懂。
這是啥意思呢?難道是說:
我既然是歐洲銷冠,那對我的處罰力度最重,是應該的?我也能承受得了?請大家放心?
我們再對比看華為當時的宣傳,一張海報和文案,就能分出高低。
還有一個地方,比較可惜,就是“中國汽車”雖然這次“一起被制裁了3家,但并沒有在一起,比如發個聯合聲明……
就連聲明的定調都不一致,你遺憾,我失望,他憤怒……據說還疑似出現了“窩里斗”……
名爵只拉到了親兄弟“榮威”一個“同盟”,這情緒就很難點起來。
3、缺情緒共鳴。
能看出,上海名爵希望渲染一種情緒。
但無論是微博話題,還是圖片素材,都缺乏情緒,尤其是圖片素材。
所有素材都在傳遞一個信息:名爵,牛逼!
你看,我銷冠,我獲獎無數,我獎杯可以堆起來,我超安全……都是產品導向的“產品營銷”,缺少能走進人心的“故事”,在情緒上與大眾的共鳴和溝通。
再看比亞迪最近歐洲杯的一條借勢短片,人家的文案是:
“曾幾何時,中國汽車還不如中國足球。”
大叔并不是建議名爵要主動“賣慘”啊,畢竟,它的另一位“兄弟”智己,就因為在發布會上“賣慘”,被網友群嘲:
但可以試著:
1/以小切口或者小人物的方式,講講你是怎么真誠服務歐洲車主,比如:某個歐洲車主因為開名爵,在一次車禍中幸免受傷?講故事,而不是營銷,來體現中國品牌的普世價值觀!
2/也可以持續“硬剛”歐盟,借鑒華為當時針對漂亮國的一些列動作,把國人的情緒點起來!
3/總之,要基于事態的進展,在每個階段,有側重點地進行危機公關,并根據媒介平臺屬性來制定策略。比如,微博最強的優勢是輿論場,而不是帶貨。????
反正,大叔覺得吧,在此時,這個熱搜以及一些評論,略有點尷尬……是不是把消費者想得略“簡單”呢?
雖然,此事確實很氣憤啊!我個人對歐盟如此欺負中國汽車,表示強烈反對,并宣布從此不買歐洲車,只買國產汽車!!!
最后,你怎么看?歡迎在留言區聊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