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廣告合集,這些品牌很懂“孩子氣”
原標題:六一復習童年,這些品牌很懂“孩子氣”
剛剛過去的“六一”,不僅僅是兒童節,也是越來越多成年人回眸童年的gap day。
童年的紙飛機,不會再重新飛回來,但總有抓對重點的品牌營銷姿勢,隱隱約約讓人感受到自己的童心回響。
一、“清醒蹦迪”派:
不隱藏幼稚,也直面成熟
“大人”與“小孩”、“成熟”與“童真”,二者之間必定涇渭分明嗎?它們之間的區別更像——大朋友的童心會被悄悄地隱藏起來,小朋友的童心會恣意顯露。沒有一味“反成熟規訓”的品牌借勢,反而亮眼。
1、but lab:祝你一身硬氣
but lab的六一海報總能帶出“成年人童話”的味道,去年的「苦命甜心」系列直戳打工人肺管子,今年它更是不加掩飾地表達對節日的態度:不祝你可以孩子氣,祝你可以一身硬氣。
2、北辰青年:給18歲的自己打電話
原來以前語文考130分也當不了大作家,原來在CBD寫字樓工作也并不光鮮......北辰青年以“長大真的有變更好嗎”為主題的播客海報,有種把悵然若失的成年人重新帶回18歲盛夏的穿越感。
3、珀萊雅:做“不像大人”的事
如果“沒個大人樣”可以入選刻板說教話術榜,那珀萊雅今年六一大概可以算作對這句話的開麥表態,鼓勵大家不用必須成熟、時刻保持穩重,可以做很多「不像大人」的事。
4、麥當勞:成年人的滿分時刻
一句“長大后發現,麥當勞是我唯一能拿滿分的地方”一語雙關,不僅激起了大家想要吃麥滿分的心,還和馬上到來的高考有種莫名呼應。
二、“玩具周邊”派:
對小朋友來說有點幼稚,對成年人來說剛剛好
“童心會長大但不會消失”,就像有的人看起來很酷,其實已經在盤算搶玩具周邊了。通過聯名動漫IP、復刻童年游戲機等玩法,今年品牌們的周邊“幼稚”濃度,依舊穩定發揮。
1、麥當勞:麥麥對講機
小時候大家都玩過“紙杯傳聲筒”游戲吧,今年六一麥當勞被瘋搶的對講機周邊,怎么不算是童年紙杯電話的“貴替”版呢。加上對講機配備了無線通話的公共頻段,一場來自麥門信徒、小朋友、樓下物業......的瘋狂串臺搞笑上演。
2、宜家:萌趣相機
宜家的六一“肉丸兒童套餐”,則是把沙包、溜溜球、小相機作為節日周邊送出。特別是造型迷你的復古小相機,可以投影出不同海洋動物,小時候玩“萬花筒”的塵封記憶蘇醒了。
3、肯德基:寶可夢玩具
在出周邊這件事上,肯德基確實拿出了“全家桶”的架勢,包括接接樂、CD機、聲控玩具、儲物桶、耿鬼游戲機等多種款式,成年人:吃什么不重要,盲選到自己中意的才是“驚喜”。
4、滬上阿姨:《哪吒傳奇》主題杯
茶飲界兒童節一向“內卷”,滬上阿姨聯名《哪吒傳奇》推出的主題杯,算是其中亮眼的存在。誰的童年沒有一個去哪都要帶、貼紙花里胡哨的水杯呢?更別說里面裝的是奶茶,吸引力+n。
三、“創意裝置”派:
成年人長大了,也有自己的游樂場
在六一這一天,小朋友最開心的是收到禮物,而成年人最開心的,則是“還有人把自己當成小孩”。深諳這一點的品牌們,也不忘通過線下裝置的“體驗派”玩法,一次整活同時博得“小孩”和“大人”的雙倍青睞。
1、餓了么:折個兒童節
這個兒童節,餓了么在北京朝陽地鐵站包了兩面墻,用“折紙”的方式帶大家復習童年,連“折扣”的信息也蒙上了一層童真濾鏡。
2、WhatYouNeed:寫字樓滑滑梯
滑滑梯可不是小朋友的專屬,為了阻止寫字樓把大家變無趣,WhatYouNeed在六一用巨型滑滑梯,帶打工人一起“滑走”工作的無聊和沉悶,提醒大家被工作包圍的時候記得潛水、下樓、玩滑梯。
四、“走心短片”派:
做小孩的感覺,原來一直都記得
成年人少不了調侃自己“在奔三的年齡做著重返三歲的夢”,想溫情走心?沒關系,總有品牌可以滿足你。
1、寶馬:拍《葫蘆娃》續集
當大家還在玩梗式地回憶“妖精放開我爺爺”這句經典臺詞時,寶馬帶著大家的期待聯動@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給《葫蘆兄弟》拍了續集,將品牌IP自然融入的同時,喚醒了不少人“夢回葫蘆山”的情懷感觸。
2、全棉時代:《聽聽孩子的話》
都說成年人是“過期的小朋友”,習慣了獨步向前的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自己還是小朋友時候的“純粹”感受。今年六一兒童節,全棉時代發布了主題片《聽聽孩子的話》,從孩子的視角聊聊那些不想上班的煩惱、愛和尊重的思考。既是一次重拾本真的回溯體驗,也投射了尊重孩子、傾聽心聲的親子議題。
五、結語
看完這些品牌“復習”童年的姿勢,小編最大的感受是,不管玩法如何,哪怕看上去有點奇怪,其實都是大家習慣“隱藏幼稚”后的情緒釋放。
童心即寶刀,你可以是厲害的大人,也可以是可愛的小孩,不必執著于“沒有一點大人的樣子”,喊出“我長大了,我裝的”的口號也不錯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