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伯
網上都說,容易焦慮emo的人,就去逛博物館吧。
因為在逛博物館的時候,安靜、昏暗的氛圍,比任何時候都適合靜下心來認真觀賞。
作為歲月的守護者與故事的講述者,各大博物館里交織著古代智慧和現代藝術,具有極其獨特的精神慰藉作用。
當我們走進歷史的長廊,觸碰文明的脈搏,感受藝術的呼吸,信息過載的大腦便會在這一刻得到壓力的釋放。
近年來,一股“博物館熱”也席卷了全國。這股熱潮不僅體現了人們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也展現了年輕一代對于新穎社交方式的追求。
約上三五好友,以“看展搭子”的身份一同踏入博物館,已經成為眾多年輕人追求的時尚與潮流。
前幾天,人民日報更是分享了一組令人驚艷的博物館文案。這些文字如同神來之筆,將博物館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忍不住為之贊嘆。
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1、陜西歷史博物館
斗轉星移,萬物乾坤;中華文明,玉振金聲。
2、陜西考古博物館
讓過去擁有未來。
3、良渚博物院
生,不過盡己所能依靠大地。
4、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運河上的舟楫,搖曳著從遠方駛來,穿過春秋戰國的煙火,載來諸子百家的爭鳴。槳聲帆影,匯通南北;河長水悠,化成人文。
5、蘇州博物館
蘇州如詩,是楓橋夜泊船,凌波過橫塘;蘇州如畫,是姑蘇臺上月,人盡似神仙。一萬年的回眸,一萬年的等待,一萬年的蘇州,繼往開來。
6、國家海洋博物館
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
7、西安博物院
他們說,那里詩禮昌盛、藝術璀璨,四通八達、百戲喧騰,俯拾即是機遇。懷抱熱望,少年踏上逐夢之旅,黃沙漫漫、駝鈴聲聲,長安,越來越近。
8、三星堆博物館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
9、故宮博物院
鐘表,可以回到終點,可是人們永遠不能回到昨天。
10、河南博物院
鶴舞九皋,鄭衛占先聲;華夷交融,漢壞擁群英;詭異浪漫,荊楚問周鼎;刻鏤華章,韓魏主夏盟。
博物館,確實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每一次踏足,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重生。當站在那些穿越時空而來的文物面前,我們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感受到時間的流轉。
在這個被藝術環抱的浪漫空間里,人們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與寧靜。所有的煩惱和憂愁,仿佛都在這份寧靜中慢慢消散,最后只剩下心中那一小團溫柔的暖意。
感受了博物館高大上的一面,再來感受一下它俏皮且接地氣的一面。
這屆年輕人酷愛玩梗和表情包大戰,因此在逛博物館時,也逛出了許多新花樣——讓各大顯眼包文物直接演“我”精神狀態。
不開玩笑,古人的精神狀態真的領先我們幾千年!
1、介休博物館
黃釉琉璃脊獸:“怎么?感情淡了?!我都快‘碎’了,還不抱抱我?”
2、南京博物院
陶制豬器皿:“你說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
3、三星堆博物館
扭頭跪坐人像:“打擾了!別來沾邊!”
4、徐州博物館
西漢陶繞襟女舞俑:“接著奏樂接著舞!明天周六,先熱熱身!”
5、河南博物館
吹口哨雕磚俑:“撐起嘴角,強顏歡笑。”
6、陜西歷史博物館
陶說唱俑:“擊中你的小心心,動感光波biubiubiu...”
7、三星堆博物館
豎披發青銅人像:“給我一個支點,為你頂起地球。”
8、中國國家博物館
黃釉陶胡人俑:“拳頭硬了~我們要奮斗!”
9、陜西歷史博物館
唐彩繪縮脖俑:“委屈巴巴!啊,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10、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沉思羅漢:“整一個無話可說,多少年了,沒這么無語過!”
“在博物館,時間是切片,也是隱線,是靜止的湖,也是驚濤的海。”沉睡千年的古物,一朝覺醒,便在年輕人心里活了起來。
表情包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博物館通過這種有趣的方式推動文物出圈,無疑能夠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的關注和參與,擴大受眾群體,為博物館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具有跨平臺傳播特點的表情包也可以作為年輕人的社交貨幣,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臺上進行分享和使用,實現多元化營銷。
這種讓文物鮮活起來的傳播方式,能夠剝開文物過分的“距離感”,讓人們在游覽博物館時不僅僅只停留在欣賞文物表面,還能夠注入現代化的理解以加深印象,從而吸引觀眾主動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體驗文化的深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