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廣告主的移動營銷觀
上海 ? 2014年8月15日 —— 在2014年MMA無線營銷論壇上,聯合利華北亞區媒介總監裴德為(David Porter)與PHD中國移動業務咨詢合作伙伴Nishtha Mehta進行了主題對話,他們就“探索廣告主的移動營銷觀” 這個議題討論了是什么在驅動廣告主們進行移動營銷,以及中國的營銷人想在未來一年中看到哪些改變。
裴德為和Nishtha所代表的不僅是各自的行業經驗和觀點,更是中國營銷行業的普遍觀點。世界廣告主聯合會(WFA)聯合PHD中國及其姐妹代理公司浩騰媒體,在2014年7月底對21家主要的中國廣告主進行了一項調研。裴德為和Nishtha也在此次對話中引用了這份調研的一些關鍵發現。
中國的移動環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2011年,中國所有新手機中只有23%為智能手機,其它都是功能性手機,品牌的移動營銷活動也非常簡單。而到2013-2014年間,智能手機在新手機中的比率則迅速飆升至73%(數據來源:艾瑞咨詢2013年)。Nishtha表示:“品牌必須緊跟市場的步伐,要打造出能吸引公眾的移動營銷活動,我們也在根據不同的移動媒體環境使用不同的定制內容和互動策略。“裴德為補充道:”移動媒體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的復雜性。期待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在這種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指引我們,幫助我們去適應市場,并打造出最佳的營銷活動。“
那么廣告主到底想要什么?WFA的這份調研報告揭示了中國廣告主的期望:
大約11%的互動營銷預算是用于移動營銷,近四分之三(72%)的被訪人員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大幅度增加移動方面的花費。
關于正在進行的營銷活動方面,20%的被訪者表示移動已成為一個優先事項,并且這部分渠道也已很好地融入整個市場營銷計劃中;35%被訪者表示在試驗過不同的移動策略后會有一個戰略愿景;其余45%的被訪者表示他們目前還沒有任何長期戰略愿景,但已開始進行試驗和學習了。
這些結果與另一份WFA對全球23家公司進行的調研形成對比。在中國,過去一年中在移動方面使用最多的是產品包裝、印刷品和戶外平臺的二維碼(84%的中國被訪者),這意味著移動營銷在中國是一個更有利于傳播營銷的跨渠道方法,這也和中國品牌方尋求快速的投資回報(ROI)是相吻合的。而從全球來說,廣告主們更關注于移動端展示廣告(88%)。
全球被訪者更傾向于花費在移動視頻(去年全球有83%的移動視頻用戶)和移動社交媒體廣告(79%),而中國的被訪者則更強調移動社交內容或互動(68%)。
對于兩個被訪群體而言,他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很難去衡量移動所產生的影響,并將它與其它渠道進行比較,關于這點,67%的中國被訪者和50%的全球被訪者都有提到。
中國的廣告主表示他們最想代理公司做出改變的是在未來一年中多引入本土移動營銷方面的專業人員(75%)
這份調研顯示廣告主認可了移動平臺的潛在發展,并正加大他們在移動營銷方面的努力。許多品牌都已有切實的移動戰略,還有一些仍在開發短期的移動策略。廣告主們期望行業能更簡化,加強透明度并改進衡量方法。
裴德為和Nishtha還分享了各自公司如何通過對人才、合作和整合的大力投入開始對移動營銷作出更多努力。談到整合,Nishtha說移動在PHD正在成為一個跨部門、跨團隊,更是一個跨代理公司的通力合作方式。
正如聯合利華全球首席市場官Keith Weed在最近的戛納創意節上所說:“我對我們的團隊、代理公司、媒體合作伙伴,當然還有整個行業有一些‘要求’,那就是讓我們真正地整合起來,攜手共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