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她的文字,破碎得很具體
5月13日,被稱為「加拿大契訶夫」的作家艾麗絲·門羅離世。她先后出版14部短篇小說集,曾獲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
飽受病痛折磨的她,在病情惡化之前,哪怕已入高齡,也堅持每天寫作。如果有其他事情打亂安排,也會強迫自己提前完成規定的寫作量。
她不愿停下,是怕和寫作走散。在她看來,寫作是在向遙遠的自己尋求認可。
她的小說主角,多是普通女性。從年輕到年老,但都在愛情、婚姻、職業中搖擺、逃跑、試著掙扎、最后妥協,陷入無破局、隱蔽的自我懲罰。
以下20段文字,選自門羅的多部小說,展現無數位女性在困頓和短暫清醒中反復無序橫跳的掙扎歷程。
01
陷于愛情中的我,一半的時間都在盤算,如何粉飾、裝扮愛情,讓它看上去既安全穩固又充滿歡樂。
02
她起了床,迅速穿好衣服,從每一個房間走過,把這個新的想法說給墻壁和家具聽。
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洞,而最明顯的那個洞在她的胸口。
03
她留意尋找著一個看上去有空隙的談話圈子,也許可以把自己塞進去。
04
“干嘛要擦窗子?”母親說,“想讓里面的不幸更亮一些嗎?”
05
對男人來說,家自然是再好不過的工作場所。
他可以把工作帶回家來做,有地方專門為他騰出來;整幢房子也得跟著重新安排一番,使他對周圍的環境盡可能稱心如意……他用不著接電話,用不著找丟失了的東西,用不著為吵吵嚷嚷的孩子操心,也用不著去喂貓。
他可以關緊房門。
可是——我說——不妨設想一個當媽媽的,她要是把自己鎖在房間里,而孩子們又明明知道她就在里面,那又會怎樣呢?
男人可以走進房子,辦完了事就從房子里出來。而女人本身就是一幢房子,毫無分離的可能性。
06
她們一直在吵。
就像從一個夢出來,又到了另一個夢里。越過山丘,穿過一道道門廊,晦暗、嘈雜、熟悉又令人難以捉摸,讓人惱火。
07
這個夢,很像溫哥華的天氣。
一種陰郁的渴望,一種像雨又像夢幻的憂傷,一種環繞著心臟的重負。
08
每一次拐彎,都像從我剩下的人生中剪去一塊。
09
她像是肺里什么地方,扎進去了一根致命的針。
淺一些呼吸時,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當她需要深深吸進去一口氣時,她便能覺出那根針依然存在。
10
這就是哀愁了。
她感覺仿佛有一袋水泥倒進了她的身體,并且很快就凝結了。她幾乎都不能夠動了。
11
這是一種銳痛,它會變成慢性病。
慢性意味著它將揮之不去,不過不一定會頻頻發作。也意味著你不會因它而死。你沒法擺脫它,但也不至于送命。
你不會每分鐘都感覺到它,但不可能一連好多天都免遭它打攪。你會學會一些伎倆,去掩蓋或驅逐這種痛,避免徹底毀掉你當初,不惜承受它來換取的東西。
12
這件事情的發生,是痛苦的,具有毀滅性的。這里面又猶豫不決,有重歸于好,有猛烈申斥。
現在的她就像走在一座搖搖晃晃的橋上,她只有緊緊盯著橋上的板條,不敢往下或者周圍多看。
13
盡管那兒的人沉默寡言,守口如瓶,他們也仍然會編故事。人們生活下去,與各自的故事共處,故事如影隨形。
14
現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進口袋里,保留一顆不打算服從的心以外。
15
恨始終是一種罪過。
你靈魂里的一滴仇恨,會擴散開來毀掉所有的色彩,就像白牛奶里的一滴黑墨水。
16
她不會是已經忘了。只是把那個場景收拾了起來,放到一邊,和她過去的自我一起放進壁櫥。
17
當一連串災難,有希望將你從生活的所有責任中解脫出來時,你會感覺到無法形容的興奮。
因為羞愧,你必須鎮定并保持安靜。
18
像是看到錢被丟下大橋,或者拋向空中。
錢、希望、情書――所有這類東西都可以拋向空中,落下時已經似是而非,變得輕飄飄,毫無牽絆。
19
終于有一天,我總算明白: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這樣的女人在做這樣的事情。
她們總是廝守在郵箱旁,無休止地等待一兩封信的到來。我想象著自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著同樣的事,直至鬢發開始發灰變白。
我想,上帝造我入世,絕不是為了讓我這樣蹉跎歲月。于是我再也不去郵箱邊等信。
如果存在兩種女人,一種窮其一生都在空等虛度,另一種忙忙碌碌從不浪擲光陰在等候上。我當然知道我應該選擇做哪一種。
即使做第二種女人可能會錯失一些東西而毫不自知,它卻始終是更優的選擇。
20
即便困難重重,生病、窮困、丑陋,你依然能珍惜你的靈魂,就像用盤子端著一枚珍寶走過人生。
///
門羅在展開這些過程時,擅長比喻,常能把抽象的情緒,托于具體的事物上。讀者哪怕讀到片段,也能被拽進內心熟悉的場景,加速攪動看似平靜、實則暗涌的心境。
但需澄清,門羅并不認為自己是女性主義者。而是身為女性,下筆再去寫女性,再自然也順暢不過。寫作對她的吸引力,并非解剖人性,而是呈現和欣賞其中的神秘和復雜。
至于神秘余味的發酵,則還給讀者,自己細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