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偶然看到了一份方案PPT,這是其中的一張。
這張圖乍一看好像也沒什么大問題,但就是給我一種說不清楚的“違和感”。
發給經常需要寫方案的朋友請教了一下,他說:
這讓我想到,“寫方案”或許就是這樣一種工作,大家基本都能拿個及格分,但是如果想做得更好一點就需要注重很多細節,而且都是那種“別人一說你就懂,但是別人不說又很難想到”的細節。這種事情又很難找到合適的人交流,付費去學的話也很容易被噶。
那怎么辦呢?
看數英。(√)
京東劉強東說過“不要和雷軍比營銷”,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和小米學習怎么寫PPT。所以嘗試從這309頁小米PPT(小米汽車發布會PPT+雷軍2021年度演講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PPT)中總結了幾個寫方案的技巧,希望可以拋磚引玉一下,給大家帶來一點參考。
非常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你們平時寫方案的疑問、或是自己的心得。(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
逛數英的牛人也不少,大家說不定可以互相幫助。
附兩場PPT完整版,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01
把廣告中常用的說服技巧用在PPT里
像寫文案一樣寫PPT
3月的小米汽車發布會PPT,其中有這樣一張。
“最”字在廣告法的邊緣橫跳,再搭配一個字體小得多的“小米SU7的目標”。
這個技巧是不是有點眼熟?
因為廣告中經常會用到“把限制轉化成創意”的思路。
比如OATLY在法國的戶外廣告,由于法國廣告法明確規定,禁止商業涂鴉廣告中出現品牌logo或產品圖,OATLY就把廣告涂鴉在了卡車上,讓卡車在旁邊移動,達成一種不在墻上但勝似在墻上的效果。
還有宜家的這支《做第二也挺好(Proudly the Second Best)》,規避了“第一”出現在廣告中的風險,還上了點價值,把第一的榮譽給了消費者。
《做第二也挺好》
相信大家都有共識,方案最關鍵的不是模板有多好看,也不是有多少“花活”,而是核心信息是否傳達的準確、邏輯是否足夠清晰有說服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那些“加分項”,尤其是廣告行業的PPT,既然最后的目標是說服消費者,匯報方案的時候有練習“說服”的機會,自然也可以利用起來。
小米一直都很會在PPT里利用廣告技巧,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在2016年的紅米Pro發布會上,小米筆記本Air首次亮相,產品的“薄”是亮點。小米就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說:“比一分錢硬幣還要薄?!?/strong>
但是這個硬幣是立起來的。于是當時就有網友玩梗吐槽說“那我也可以說,我比躺著的姚明還要高”。
雖然多有戲謔,不過這句話的傳播力很強,而且這種戲謔也不是會對品牌形象造成損害的危機,那段時間甚至出現了一個叫“比薄體”的網絡熱梗,讓小米想傳達的賣點進一步擴大了傳播范圍。
除了傳播和說服的效力,PPT里更花心思的文案也可以給人更高的價值感。
我們可以對比兩個香氛品牌的品牌介紹,一個是千元價位,一個是百元價位。
品牌一:
xx充分選用稀有天然香料,與行業領先香精公司合作,
聯合全球一線調香師共創聞所未聞的品牌氣味美學。
只提供濃香水(Parfum)的xx之香,似章印入人心,久難忘懷。xx創香三法,
禪酷于香,中國原料,開發使用產自中國或源自中國的香料。
中性極簡,研制看似簡單實則挑戰的中性極簡香。
持久之香,去甜度去脂粉膩感的易疊香的濃香水。
品牌二:
東方之美,國風之味。
以國人對東方香調的理解,配以全球頂尖的調香技術
歷經調試,將每一種植物的獨特氣質
前中后調所構筑的美學意境里逐一呈現
透過香氣演繹現代國風的獨特魅力
營造別致優雅的東方意境。
惹人陶醉,令人著迷。
猜猜看哪個是千元價位,哪個是百元?
02
讓邏輯無處不在
還是從這頁PPT說起,乍一看這就是雷總在吶喊自己的“小目標”對不對?
但是把發布會的整場PPT反復看了幾遍之后,我發現這頁其實是“目錄頁”。
因為接下來雷總真的是按
“好看”——外觀
“好開”——性能
“智能”——智能技術、配件等
這個順序去講的。
這是整個結構上的“大邏輯”,我們再看局部的“小邏輯”。小米的PPT里經常會去搭建一個完整的場景來說明功能。
比如這次汽車發布會的PPT里,在說智能化部分的“手車互聯”時,搭建了一個“開車快要到家→走進家門”的小場景。
而2021年紅米發布會的PPT里,則是模擬了“假如手機丟了”的場景來說明功能。
這會讓聽眾更加有身臨其境的代入感,說服力更強。
整體框架有邏輯、說明功能時會搭場景把一系列功能包進去、這些算是比較大的方面,小米更讓我佩服的一點是在一些特別小的細節上也會注意。
比如下面這三張PPT其實都是在說小米汽車的“防曬力”,我本來覺得先說車頂還是車窗其實無所謂,甚至如果我做的話,我可能會為了偷懶放一張PPT里說完就結束了。但是小米分出了“二、三、四”。
天幕玻璃,雙層鍍銀
前風擋玻璃,三層鍍銀
四門車窗,UV-IR涂層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堆疊起來,真的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03
不斷迭代自己呈現信息的方式
我發現所有分享職場進步的經驗貼基本都會提到一點,就是“一定要對自己用慣了的工具、方法,保留一些質疑。不要形成路徑依賴。”
把小米不同年份的PPT對比著看,發現它改變得比較大的是PPT里呈現數據的方式。
同樣是體現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的數據,2021年的PPT是這樣:
2024年則是這樣: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的感覺是不執著于體現趨勢的圖表之后,觀感高級了一些。
而且說實話大家心里也都有數,只要縱軸設定得好,總能找到個增長。所以沒有那根向上的曲線反而顯得踏實可信了一些。不過當然也要看具體情況。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是,2021年的PPT里,小米相對更喜歡加一些樣式,比如:
2024年整體都更簡約了,感覺一張PPT基本不會有超過3個元素改變,比如字體如果有顏色改變,就不太會變樣式了。如果有特殊樣式,就基本不改字體顏色。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是,雷總好像也沒那么執著于使用自己的肖像了,當然也可能因為2021年的那一場也同時是他的年度演講。不過對比看的時候還是有點忍不住想笑。
2021年的PPT,你甚至能集齊三個不同角度的雷總帥照。
而2024年,“金句頁”PPT都使用了風景照當背景:
只有這一張勉強算是出現了雷總的照片:
無意于“踩一捧一”,只是想說我們在找方案參考時,最好能找到最新的,如果能知道自己服務的行業流行什么設計風格就更好了。因為很多“經典”方案參考可能在它所處的行業內早已過時。
無論是哪種方案,可能大家采用的整體邏輯、涵蓋哪幾個部分都大差不差。
但如果我們能多注意一點細節,可能會疊加出特別加分的效果。
那么我今天的拋磚引玉就先到這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寫方案的心得、技巧,或是困惑的問題。
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