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B站漲粉20萬,“貓meme”為何風靡全網?
作者:卷毛,編輯:張潔,首發:新榜
手足無措的她也跟著哭了,好在一位熱心的中國小哥安慰了她,此時一只神情落寞的落湯小貓和跳著肚皮舞的白貓還原了兩人的對話;
UP主回想起出發前還對陌生的中國人感到害怕,現在看來只是偏見罷了,前后的觀點轉變就用一只貓打另一只貓來表現。
UP主提到,這些“貓meme”視頻先發布于YouTube,再出口到B站。目前YouTube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8.2萬,粉絲數3850,而B站首條視頻播放量超160萬,一周漲粉20多萬,熱度遠高于前者。
meme(模因)的概念來源于西方,在文化傳播領域,指的是通過模仿在某一人群中傳播的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通常以圖片、視頻、段子等形式出現,具有幽默、諷刺的特點。
簡單來說,“貓meme”就是利用網上走紅的貓咪梗圖制作的短視頻,可愛又魔性的貓貓能通過動作或表情生動地傳達出某種情緒,比如快樂、得意、悲傷、不屑、崩潰。
據新榜編輯部觀察,近三個月以來,“貓meme”已在海內外平臺成為熱門創作趨勢,不少新人作者發布的第一條“貓meme”視頻就“爆”了。
在B站(左)、小紅書(右)搜索貓meme
“貓meme”視頻到底是怎么走紅的?為什么會席卷全網?
一、從表情包到日常vlog,貓meme風靡海內外
幾乎每年我們都能在網上看到新的貓meme。可以說互聯網的歷史有多久,貓meme就火了多久。
“貓meme”集合
知名的貓meme代表有happy貓、香蕉貓、chipi貓、兩只小貓對話、跳舞的奶牛貓、新鮮哥等等。部分貓meme來源于國內博主,比如會講話的兩只小貓,分別出自博主“驕傲的大肥兔”和“吟游詩人咣舅爺”。
貓meme的走紅路徑和此前cheems、doge狗是類似的,一開始因為生動有趣的表情包而傳播開來,之后各類二創賦予其豐富的故事內涵,逐漸成為流行梗。
網上有許多貓meme綠幕素材和相關教程,準備好故事腳本和背景素材就可以開始剪輯了。
制作簡單的貓meme教程
B站@k鼠子
先設置一個場景,再放入貓咪表情包,一般讓貓進行角色扮演,表現某種現象或觀點,最后加上幾句文字說明(有時僅需一個標題),一個時長幾秒的貓meme視頻段子就誕生了。
例如無話不說的這兩只小貓,一個扮演MBTI中的TJ人,一個是INFP,當TJ人看到INFP什么都沒做又躺下時感到疑惑,INFP解釋自己只是累了,短短9秒的視頻在小紅書上獲得1.7萬次點贊。
小紅書@一攤懶洋洋
再比如,你在上課吃零食以為沒被發現(懵逼貓),抬頭發現老師其實已經盯了你五分鐘(新鮮哥),配合音效切換鏡頭,微妙的戲劇效果就有了,這條抖音視頻目前獲贊超127萬。
抖音@迷途0001
該博主“迷途0001”從2023年3月底至今發布了185條貓meme視頻,目前擁有26.4萬粉絲。
像這樣的貓meme劇情賬號2023年就已經在海內外平臺上嶄露頭角。而近來,更長的二創視頻出現了,時長一般在1分鐘以上,以記錄個人經歷、講述日常生活故事為主。
如果說以往真人出鏡拍攝的日常視頻叫vlog,那么現在流行的就是貓memelog。
在日本的多個社交平臺上,貓meme成了熱門趨勢,視頻播放量從幾十萬到百萬不等。
TikTok上的“貓ミーム”(日語,指貓meme)
海外熱門貓meme視頻被搬運至B站后,在國內也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
UP主“k鼠子”從2024年2月開始搬運并漢化貓meme視頻(部分得到了原作者授權),B站一個月漲粉超10萬,目前合集“貓meme(日本進口)”有128條視頻,播放總量達3576萬。
“ねこのつぶやき”也在這時候入駐B站,粉絲數過17萬后,她發布視頻感謝網友,一張口就是東北味,原來她在大連生活了多年,難怪做的貓meme精準戳中中國人的笑點。
從她的第一條視頻開始,我們能直觀感受到一些偏見是如何被打破的。
來到中國后,UP主決定盡快學好中文以便交流,她一天學習14個小時中文(被卷到了),終于找到了工作。
第一天上班,她發現自己聽不懂方言;女性領導不少,有上下級關系但不用敬語,可以直白地說自己的意見,畢竟“一般員工的工資很低……不過學費和房租很貴”;吃飯時大家還會搶著買單。
有評論說,相較有些外國博主,她沒有刻意吹捧中國,也沒有帶著偏見評判,而是真實呈現了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的差異之處。
也有人說,她作為單親媽媽在異國他鄉一邊學習和工作,一邊照料小孩,通過貓meme傳遞出了堅強樂觀的精神。
可見,貓meme其實是一個自帶流量的載體,能讓真實的故事和有趣的靈魂跨越國界,被更多人看見。
二、第一次做貓meme視頻就上了熱榜
在國內社交平臺上,已經有一些新人創作者創作出不少爆款貓meme視頻,甚至第一次發布就登上熱榜。
比如通過貓meme分享學生時代日常,平淡中透露著溫馨簡單的快樂。
UP主“灶東寧”回憶起曾經在去秋游的大巴上,因為落單被迫坐在班主任旁邊,一路上不敢玩手機,默默睡著了。結果她醒來發現自己正靠在班主任的肩上,內心一度崩潰,卻只能繼續裝睡。
這是她第一次發布貓meme內容,真實細節的描述令網友們懷念起學生時代,目前這條視頻的播放量超536萬。
打工人的日常同樣也很適合通過貓meme來分享,畢竟誰工作起來不瘋呢。
UP主“甘梅粉撒萬物”講述了作為“底層社恐幼師”的一天,視頻一經發布就登上了全站排行榜第2名,目前播放量超285萬。短短4分20秒的視頻,漫長得仿佛過了四輩子。
6:40 起床
7:40 拖著“尸體”來到幼兒園
8:00“一大波僵尸正在接近”
8:15 戶外活動,開啟大喇叭模式看護小朋友
9:00 開啟咆哮模式收玩具、帶回教室小便洗手
9:10 分點心
9:25 強打雞血上課,管紀律管得心累
9:50 上完課,自由區域活動
10:25 收玩具,拉拉鏈排隊戶外
10:50 回教室,整體洗手吃飯
11:30 整理衣服,戶外活動
11:50 整體小便洗手,睡覺(冬天每個小朋友里三件外三件,全部要幫忙脫掉)
12:00 輪班吃飯……
重點來了,在午覺時間,她突然聽見異響——一個臉上有粑粑的小朋友傻笑著說“老師我拉好了”。
看到這里的朋友別被嚇著了,因為都是真實發生的。
除了這些快樂的故事,令人痛苦的經歷也意外地適配貓meme。那些低落的人生時刻,用可愛的貓貓meme來調侃,莫名有了種輕松的荒誕感。
UP主“HerenotFreya”第一次做貓meme,講述的就是這樣沉重的話題——“我和焦慮癥的十七年愛恨情仇”,在B站獲得超171萬次播放和38萬次點贊。
揭開自己的傷疤并不是容易的事,對創作者來說,借用貓meme來表達心聲比親口表述來得更簡單。對觀眾來說,也能更直觀地了解作者經歷了什么。
某種程度上,貓meme這種創作形式可以用一種樂觀戲謔的態度來講述殘忍的現實,從而給予觀眾鼓舞和勇氣。
三、我們為什么愛“貓meme”
貓meme的流行得益于其創作和分享門檻相對較低。
對于創作者來說,制作meme內容不用真人出鏡,不用擔心如何表演,只要用玩梗的形式就能輕松完成敘事,就像做簡易版的動畫,對新手十分友好。
在各種meme中,貓的梗圖素材層出不窮、千奇百怪,它們的行為和表情似乎天然具有治愈和搞笑的效果,因而貓meme也提供了廣闊的二創空間。
有時其他生物的梗圖也會混入其中,比如大笑的狗、瘋狂吐舌的羊、米津玄師版happy貓,甚至還有模仿貓meme的真人。
貓meme也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創作形式,平淡的日常、獵奇的趣事、深刻的經歷等多元題材都可以容納進來。這種包容性使得貓meme能夠觸及不同年齡、背景和興趣的觀眾,從而迅速傳播開來,形成一種流行文化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貓meme都能獲得高流量,但受歡迎的貓meme往往具備以下共同點:精準捕捉并表達普通人的情緒和生活體驗,讓觀眾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貓meme能給快樂的故事加分,給悲傷的故事減負,本質上都是通過引發好奇或共情來進行個人表達。就像上文提到的日本UP主“ねこのつぶやき”,貓meme讓她的故事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使不同背景的人們可以理解并欣賞彼此。
我們喜歡貓meme,其實也是喜歡一個好故事,亦或一段真實鮮活的人生切片。
作者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