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兒翻車的lululemon,靠楊紫瓊扳回一局
2024剛開年,lululemon差點兒翻車。
品牌創始人Chip Willson在媒體上說:不喜歡品牌的多元化和包容性,那些人看起來不健康”、“病態”。這子彈正中lululemon眉心,近些年lululemon一直在追求多元化,啟用不同年齡、膚色、身材的模特,種種舉動有爭議,也有贊譽。
圖源lululemon微博
其實,政治正確也好,多元審美也罷,都是一種流行趨勢,作為商業品牌而言,順勢而為本無可厚非。但Chip Willson擔憂的,是lululemon太過隨大流,變成了像GAP一樣,賣給所有人的品牌(他本人原話)。
lululemon早期主要策略是,獲取關鍵人群(喜歡瑜伽的中產女性)的忠誠度,通過瑜伽活動與瑜伽產品,建立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信仰。
不過,單一瑜伽品類很難滿足品牌擴張的需求,在lululemon向全球市場擴張的過程中,勢必要擴充品類,近年,lululemon不僅開始做男性服飾,還開始賣運動鞋,以及其他休閑運動品類。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當lululemon成為大雜燴,它還能維持“生活方式信仰”嗎?
近期,lululemon的CNY營銷《新春,詠春》,回答了這個問題。
lululemon《新春,詠春》
這支短片發布在1月12號,還是寒冬臘月,突然看見詠春,感覺有點怪。
但不要緊,我仍然很喜歡這支短片,不僅因為它撲面而來的生機與詩意,還有精妙的創意策略,至少完成了品牌營銷的三重任務:
第一,輿論公關,收拾前老板爛攤子,解除輿論危機;
第二,品牌本土化,借勢春節營銷,深入中國市場;
第三,新品營銷,傳統服飾創新,擴充品類,實現增長。
憑借一支短片,lululemon如何能實現,品牌本土化、新品營銷和輿論公關三方共贏?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一、詠春,中國人自己的“瑜伽”
這支短片的中文名是《新春,詠春》,英文名為Be Spring。
我覺得,這三個詞可以連在一起,「新春,詠春,be spring」,即「時間,動作,狀態」,完美詮釋出lululemon新年短片的主題:在新春,以詠春,收獲精氣神。
這個表達,真是既本土,又符合lululemon。
lululemon生活方式的重點是身心結合的好狀態,它源自瑜伽文化。雖然,近幾年瑜伽在中國逐漸流行,但對國內消費者對瑜伽的認識,大多停留在運動表層,很難理解瑜伽文化所謂的正念修行、身心結合。
而如果把「瑜伽身心結合的好狀態」,更替為「詠春拳的精氣神」,就容易理解多了。從《葉問》到《一代宗師》,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中國功夫都強調,習武之人要修身養性、內外兼修。尤其詠春拳,是以防御為主的武術,更注重個人內功修煉。
也就是說,lululemon還是那個追求好狀態的生活方式的品牌,只不過它把故事的語言從瑜伽換成了詠春。
除了換種語言講故事,lululemon還推出了系列新年產品,作為故事的承接。其中,一條中國旗袍樣式的連衣裙,格外引人注目。小紅書上,關于這條裙子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說穿上像“餐廳服務員”,有的說很能覆蓋多種場景,很實用。
lululemon利用傳統服飾剪裁,進行產品創新,實際上是想把產品從運動、休閑、戶外,帶進更多樣的日常場景中。
但如果到此為止,或許lululemon會更快翻車。大眾消費者,不夠了解lululemon的品牌理念,還會想問一句:
lululemon一個西方瑜伽品牌,和中國春節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要花980元,買lululemon做的旗袍?
lululemon可以在PPT上講品牌本土化策略,但不能在消費者耳朵邊上去講。所以,lululemon用了一個既聰明又笨拙的方法,找代言人。
二、楊紫瓊,lululemon的“紫薇星”
我不清楚lululemon的CNY創意里,是先有楊紫瓊,還是先有《詠春》創意,但它們的結合真的是太妙了!
從品牌契合度上來看,楊紫瓊是大眾熟知的功夫明星,尤其憑借《瞬息全宇宙》獲奧斯卡影后,更是成為東西方市場家喻戶曉的女性榜樣,這與lululemon的核心用戶畫像「super girl」,即發掘自身潛力,追求積極生活的中產女性,近乎完美適配。
從內容上來看,楊紫瓊和“詠春”結緣于30年前,她出演過袁和平導演電影《詠春》,甚至她在電影中的角色就叫詠春。影片中,袁和平為她設計的武打方式,使用了大量舞蹈動作,變得飄逸靈動,成為武打片中的經典。
從形式上來看,在lululemon的《新春,詠春》中,品牌邀請了中國舞劇《詠春》的演員,和香港資深動作導演顧軒昭,在動作中融合武術與舞蹈,剛柔并濟,令人提神振氣。
從公關角度來看,選擇楊紫瓊,實際上也幫助lululemon去加深與亞裔群體的鏈接,清掃品牌在壓抑市場的輿論陰影。這一輿論的源頭還是品牌的前老板Chip Willson,他曾說,lululemon命名原因是日語中沒有L發音,看日本消費者讀很多L的單詞,會很好笑……為前老板收拾爛攤子,的確不容易,好在lululemon沒有自亂陣腳,一直堅持著多元文化與企業關懷,也算是逐漸與前老板劃開界限。
某種程度上來看,楊紫瓊簡直就像是lululemon的紫薇星,她的加入使整個CNY營銷的傳播度與合理性大幅提升,不僅是中國市場,在國際媒體平臺,用戶對此次CNY營銷也大加贊賞,一次在地營銷,因此成為全球性營銷案例。
三、CNY營銷,不是蹭節日熱度
在我看來,lululemon CNY營銷成功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是立足品牌理念,挖掘中國傳統故事,找到最佳溝通媒介。
很多國際品牌在進入中國傳統文化語境時,常常因為不夠真誠,被指責是“文化挪用”,只有當內容的合理性能追根溯源,并與品牌調性相契合,國際品牌才能理直氣壯地說一句,自己不只是在“拼湊”文化符號,這一點上,lululemon就做得很好。
僅從表面來看,亞裔明星、中國武術,都是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的文化符號,而lululemon從品牌自身出發,找到了最佳溝通媒介,把中國傳統故事講得合情合理。
第二,不局限于市場區域,共情全球消費者,將營銷價值最大化。
一次CNY營銷,lululemon共情的是全球華人,乃至全世界所有喜歡中華文化的族裔。其實,歸根結底,lululemon想要鏈接的,始終是認可品牌理念的消費者,并不局限于任何市場區域。
雖然lululemon前老板Chip Willson會時不時發癲,但有一句話他說的有點道理:品牌不是面向所有人的。
即便是如Nike一樣的國際巨頭,也無法把運動鞋賣給一個只穿皮鞋的人,但它可以通過“挑戰自我”的品牌故事,吸引潛在消費者。
lululemon在邁向國際市場時,也是如此,品牌不能用一條瑜伽褲賣給所有人,因此,lululemon將品牌重點聚焦在「好狀態」、「幸福感」上,用心打造lululemon式的生活樣貌。
此次CNY營銷是一次成功的嘗試,這帶給行業的啟示是,CNY營銷可以不蹭春節生效熱度,也可以不追求年味,但不能偏離品牌戰略方向。
其他營銷也是如此。lululemon在2023年剛入駐抖音時,有人擔心它會喪失品牌調性,而時至今日,lululemon在抖音上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內容質量,并未刻意改變。
分清本末,做好自己,或許這才是lululemon保持活力的關鍵。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