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開八個鏡頭說故事
若說DNA是個素材,那么上帝交給人類的膠卷長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經由父母間的交叉編輯,兩個人的模塊重組,便有了全新的一組DNA,便有了重新組合過的故事。最妙的是,上帝扮演萬物生靈的剪接師,它讓每個生命的DNA有了億萬種編程。億萬種人,便有億萬部電影。
剪接一如上帝,是故事邏輯最后的神。這里先且不談攝影、鏡位、分鏡與構圖。常有一說,厲害的剪接是見不著刀痕的,這意味剪接師讓你完全沉浸在他的故事里,順暢到你毫無感覺到剪接點,以及尿點。學習剪接與分鏡,追劇是個很好的自我訓練。如果你想研究一段戲,把它的鏡頭一一拆下來重新組合,對照一下你與導演的版本,如果有個讀書會大家一起研究同一個素材,這樣的交流,你往往可以得到更多拆解故事的方法。
一段戲,一場景。即使沒有任何對白,它一樣承擔著說故事,鋪墊劇情的任務。厲害的編導,經常會在一個長故事中安插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人物與劇情。但多半這些布局”都是神來之筆”不只潤滑了你過度熟悉的人物怕感乏膩,稍微跳出人物關系,會讓觀眾重新關注角色,并增加新鮮感。
這便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如何用簡單幾個鏡頭,傳達一小段戲的”重要訊息”。
在此我要借用風騷律師(Better call saul)第五季第十集的開場片頭戲來說這個功課。
這也是”香蕉氣球創意熱店”最近的Training課程——"用八個鏡頭說一個故事”。
伙伴們都沒看過Better call saul,即使看過我相信重來一次,可能都沒有人能真實還原影集的剪接。這個練習很簡單,請你排列組合八個鏡頭,經由你的剪接說一段故事。請注意,這八個鏡頭,是我已經打亂過的。讀者如果你也想練習,請把你的組合的故事在留言里告訴我。
八個鏡頭如下:
下面我將分享四個組員的練習故事,請注意,分鏡圖中標示的數字是原始影集里的剪接順序。
1、車姐版
車姐故事:
皮靴踩在礫石上發出咔啦響聲,警衛結束任務歸來,往地上丟下對講機和發燙的步槍并坐了下來。布滿鐵絲荊棘的高大圍墻,竟只有他一人看守。警衛吹著口哨,用他剛搏殺的小刀雕刻木偶,氣定神閑,絲毫看不出剛經歷一場爭斗。雕刻的刀尖反射出鋒芒,鏡頭拉遠,詭譎平靜的風景透露著危險的氣息。
2、肯哥版
肯哥故事:
城池內,一名戰士淡定地守在城門外,熟悉地雕刻著手上的木頭老虎,那是他的民族圖騰。隨著遠處的戰火聲逐漸逼近,似乎已經聞到煙火的味道。他拿起身邊的武器,站起身來,往城門方向走去。最后,只看到城墻上的鐵絲網,和一陣亂槍掃射聲……
3、賈哥版
賈哥故事:
鏡頭從刀片刺繩的特寫逐漸拉開。遠處有鳥叫聲,一個男聲輕快地哼著民謠。我們看到了這個在哼唱的男人,他正優哉地用小刀雕刻著手上的一塊小木頭。他拾起放在地上的對講機響,簡短說了句:通通殺了吧。男人收起小刀,拿起了步槍向鏡頭外的目標走去。
4、Zita版
Zita故事:
黑幫老大被軟禁在一棟建筑內,鏡頭特寫高墻上的鐵絲網,很顯然這里戒備森嚴,一個俯視視角看到他獨自一人在高墻內,鏡頭拉近看見黑幫大老正在用刀雕刻著一只木器,這是給他小兒子的禮物,此時一個聲音響起,是他腳邊的對講機,是準備來救他出去的兄弟,他將雕刻的刀收進了刀鞘,拿起地上的槍起身備戰。
四個剪接都不盡相同,故事也就各自精采。當然只要說得通,你想怎樣剪一個故事這里不存在標準答案。但我們還是得回到導演真正的鏡頭語言與剪接邏輯上來分析這個開場片頭故事的精彩之處在哪里。
回到本案的研究課題:一段戲,到底要傳達甚么訊息?“毒梟老大的豪宅戒備森嚴”是這場戲要傳達的。
導演僅用了一個跑龍套的角色、一個場景、八個鏡頭,便把這段戲鋪陳得非常到位。
我們來看看導演如何剪接他的故事,正解如下:
1、一個男子在玩木雕。這個陌生角色出現在開場戲是很特別的,他吸引你想知道他是誰?在做什么?
2、跳接一個俯視鏡頭,點出男子身處的場景位置,這樣的分鏡,導演仍吊著你的胃口。
3、這個特寫鏡,提供給了觀眾第一個線索。
4、鏡頭拉開,你慢慢意識到這是個戒備深嚴的地方。只是不知它是監獄還是哪里?
5、關鍵性的wide shot出現。雕刻的男子原來是個門衛。他為何在玩雕刻呢?是失職還是工作無聊到發慌,導演還在賣關子。我要說的是,這個鏡頭多數人習慣把它剪在第一鏡,好處是劇情一目了然,壞處就是,你啥都知道了,鏡頭也就失去鋪陳的魅力。
6、然后導演補給我們一個蹲式的cowboy shot,cowboy shot通常用來暗示角色具備某種威脅性。所以此男子絕非閑來無事,更多是胸有成竹,氣定神閑的態勢。
7、鏡頭往下移有個對講機正在跟門衛說話,導演把那些躲在暗處的偵查員都藏在這個對講機里了。這一鏡讓我們明白男子何以玩雕刻?導演把毒梟老大滴水不漏的防備管理,刻畫的既自信又囂張。
8、男子持槍起身,準備迎接不速之客的到訪。執行制片的名片也剛好出現在這一幕。完美的開場戲,讓人拍案叫絕。
戒備森嚴滴水不漏”是這場戲的重要訊息。導演借用這場戲,也向觀眾傳達一個即將出現的重要角色的人設——“毒梟老大的管理作風”。看似低調,沒有大陣仗,誰知道背后藏著多少保鏢,以及你見不到的致命機關呢。
Better Call Saul的每一集開場戲都是精雕細琢的,片頭有時更像一個迷你的極短篇,不僅鏡頭構圖好看,剪接也能不慌不忙地講一段吊人胃口的故事。這已是眾人口中的神劇,之所以是神劇,肯定不只是劇情,每一個制作環節都是講究再三,是一部充滿教學題材的好戲。甫剛結束的艾美獎,本劇一如既往,顆粒無收,一舉創下六季入圍53項全軍覆沒至最后一刻的結局,清清白白不沾一點庸俗之氣。自始至終抱撼而歸也極可能是眾評審給于”Better call Saul”最終陽春白雪的至上榮光。
八個鏡頭,你會怎樣說你的分鏡故事,歡迎留言。
圖片來源取自風騷律師AMC(better call Saul),侵刪!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