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感的海報,還得看FIRST青年電影展
4月中旬,第18屆FIRST青年電影展拉開序幕,正式進入征片階段。
這個2006年創立于中國傳媒大學的電影節,專注于挖掘青年電影人,以及對社會、人文與技術迭代有著獨特思考與敘事視角的影片,助他們在流量為王的電影市場,以實力嶄露頭角。
也許是少了資本介入,這些年參與評選的影片海報,多以場景而不是明星人物為主角,自帶原生態、自由的故事張力。真正做到了為尚未上映的電影,展開被折疊的想象空間。
以下呈上28張電影海報,均節選自歷屆FIRST青年電影展入圍影片。故事感,從第一張海報漫開。
01
片名:《榴蓮榴蓮》
02
片名:《四個春天》
03
片名:《第一次的離別》
04
片名:《告別十二歲》
05
片名:《北方一片蒼茫》
06
片名:《運轉法則》
07
片名:《西流灣》
08
片名:《野潮》
09
片名:《大象席地而坐》
10
片名:《步行指南》
11
片名:《馬賽克少女》
12
片名:《修容鎮》
13
片名:《歌聲緣何慢半拍》
14
片名:《藝術死了》
15
片名:《時來運未轉》
16
片名:《棒!少年》
17
片名:《郊區的鳥》
18
片名:《插翅往南飛》
19
片名:《最后的告別》
20
片名:《夏天的骨頭》
21
片名:《小偉》
22
片名:《不要再見啊,魚花塘》
23
片名:《我的朋友》
24
片名:《去馬廠》
25
片名:《但愿人長久》
26
片名:《一個和四個》
27
片名:《千里送鶴》
28
片名:《好喝酒館》
///
這些海報所呈現的主場景或人物,多取自現實,外加一些與真實相悖的元素。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讓觀眾對影片,除了有熟悉的場景方便代入外,還多了一絲因為對海報的荒誕元素好奇,進而想要走進影院觀影的原始沖動。
正是海報的余味,讓電影創作團隊與觀眾之間的溝通,真正流動起來了。也為這些小眾影片,在夾縫中蹚出一條路。
還真應了一句話:有故事感的海報,會說話。
圖源:豆瓣電影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