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基礎極速書法字:書法轉譯是老祖宗留下的免費字體
來源:設計便利店
原標題:書法轉譯是老祖宗留下的免費字體
隨著國貨的興起,自帶文化屬性的書法字越來越受到品牌方的青睞。懂點書法,也逐漸成了設計師的必選項。但寫一手好字不是易事,做品牌標志總是買字庫版權也不是長久之計。但是,做書法字體設計一定要會寫書法么?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書法早已不是書法家所壟斷,不會寫書法的人照樣能夠從書法中獲取設計靈感。而且時下品牌中用到的書法也早已不是傳統老派的書法字,而是融合現代需求的改良書法設計。完成這類「現代書法設計」是不需要深厚書寫功底的。
在經過一番調研后,今天便利店為大家帶來幾個快手書法字的思路。不僅能快速獲得無版權字體,而且手殘黨友好,不會寫書法也能放心食用,希望能為你帶來靈感。
第一章:如何將舊字體變成新靈感
書法是一種藝術,而字體設計是按照文字視覺規律進行創新的技術。所以,新手主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力,只要做到形似書法便是成功。
思路1:直接參考
難度:??
優勢:有手就能做,且具備一定美感
劣勢:靈活性較低,有缺字的可能性
思路2:有選擇的照搬
難度:?? ??
優勢:思路1的進階版,更適合現代品牌
劣勢:依舊靈活性較低,受限于碑帖
碑帖上的字年代久遠難免磨損,想要效果更好就不能單純臨摹,而得有取舍地簡化或補全缺失部分,同時放大字體的特點。
▲設計師姜飽飽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臨摹的基礎上簡化冗余、平滑線條,就可以讓效果很出彩。
思路3:參考局部特征
難度:?? ?? ?? ??
優勢:靈活性高且現代,應用范圍廣
劣勢:需要更多巧思與設計師的主觀能動
▲以上作品從結果上來看似乎都不屬于書法字,但它們其實都融入了書法的哲學。
除了照搬以外,我們還可以只借鑒書法的一部分特征,讓現代與傳統結合來為設計帶來差異化的亮點。比如,不同的書法里常有不同的書寫形式,行草書的連筆就常常被應用在品牌字體中。這種方式相比臨摹更靈活,而且黑體也可以使用,但需要設計師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審美。
第二章:從理解書法到成為書法
通過剛才的三種思路可以看出,新手總是離不開碑帖。如果想進一步做好書法字,還是要對書法字體碑帖有更多的了解。
中國書法在古代就已經是一門成熟的藝術了,經歷了由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主發展脈絡。其中還有耀眼支線,比如魏碑這類風格獨特的書法。
第三章:「現代書法」應用現場
了解了書法基礎知識和思路之后,嘗試著手制作就不成問題了。但它能應用在哪些類型的項目中呢?通過收集行業案例,筆者大致得出了三個適配書法字體的氣質關鍵詞:傳統、文化和國風。
▲隸書結構穩定周正,筆畫簡潔,年代感重,是凸顯傳統文化氣質的不二人選。無論是在傳統品類中、還是在想要體現國風的新品牌中,它都有不錯的表現。
▲可能由于楷書過于周正且經典,作為logotype缺少吸睛之處。所以通常會被夸張化處理或與其他書法類型結合使用
▲前三張作品來自魏碑。而最后的動圖作品來自北魏真書(魏碑的一種),是上世紀香港招牌的常用字型,在現代成為冠名港味的書體。
▲在現代黑體、宋體中融合書法的logotype總體來說沒那么“講究”。不需要嚴格符合書法行筆的規則,主打感覺到位,在保留傳統感的同時貼近現代審美,更容易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可以發現,偏傳統、文化類的品牌品類傾向于使用“原生感”比較重的書法字型,更符合品牌調性。而年輕品牌如貓糧、茶飲等則更多使用在現代字型中融合書法的形式,以書寫感的筆畫打破普通黑體宋體的沉悶,營造國風人文氣息及視覺亮點。
中國書法毫無疑問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藝術瑰寶,它并不陳舊過時,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在現代化設計語言的融合下,同樣能為設計師提供許多靈感和幫助。
圖片來源:碑帖來源-@書法字典 @DXD @歐俊軒 @怪鳥設計 @ABCD @姜飽飽 @moz @ID.CO @logotype @meat studio @東西制造局 @容品牌 @liubai design @would deisgn @陳浚人 @dong-11
說明:所有字體僅供學習參考,如需商用,請購買版權。
作者公眾號:設計便利店(ID:designmart)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