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腰斬!陶華碧也救不了老干媽
作者:阿輝 編排 :審核:日堯 來源:互聯網品牌官
如果說哪個辣醬品牌可以稱為全體國人的舌尖記憶,那一定是老干媽。
望來時,一路披荊斬棘。從貴州發家、到熱銷全國、再到遠赴全球成為整個辣醬行業第一品牌。
但今天,27歲的老干媽,似乎有些迷茫。
口味爭議、銷量下滑、聲量不再,專注做好辣醬的老干媽何以至此?
只能說世事變幻、滄海桑田,曾經的商界傳奇老干媽,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01
銷量下滑
商界從不缺少傳奇,但傳奇總會有落幕的一天。前段時間,有消息稱老干媽銷量大跌,其工廠員工透露:今年辣醬出貨量比過去少了一半。“原來每天發四五十輛貨車,高峰時百八十輛,現在每天二三十輛”
由出貨量估計,便意味著老干媽銷量與過去相比,幾乎腰斬。
事實上,老干媽銷量下滑已經不算是新鮮事了。
此前,老干媽跌出貴州民營企業前十便登上熱搜,引得無數人感慨:老干媽如今連貴州民營前十都進不去了嗎?
▲ 圖源:微博
不枉網友如此發問,畢竟這些年,老干媽的頹勢幾乎肉眼可見。
2014年,已經67歲的陶華碧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于是她選擇退休,將老干媽交給了她的兩個兒子——李貴山和李妙行。
或許在她看來,這將是老干媽的一個新起點;但事實證明,這恰恰是老干媽走下坡路的開始。
兩個兒子執掌公司期間,全都沒閑著。
大兒子李貴山野心不小,一度想著擴張,在地產、酒店、醫藥等領域頻頻出手投資。然而到最后這些投資非但沒能獲得回報,反而還產生了重大虧損。
甚至當初的爛尾樓事件還讓老干媽聲譽受損,逼得陶華碧不得不出面解釋。
▲ 圖源:微博
小兒子李妙行倒專注于辣醬行業,努力追求利潤的提升,但方向錯了。
一直以來,老干媽辣醬原材料都是使用的12-13元一斤的貴州辣椒,香味重、辣度好、口感好。但為了節省成本提高利潤,李妙行將辣椒換成了只要7-8塊錢左右一斤的河南辣椒。
雖說辣椒并無好壞之分,但換了辣椒口味也就變了,老干媽也就不是曾經的那個老干媽了。
至此,老干媽失去原有風味,也失去了一大批消費者。
一個明顯的數據是,2016-2018年,老干媽公司營收始終在下滑,直到2019年,陶華碧迫于經營壓力宣布回歸,將辣椒重新換回了貴州辣椒,并配合積極營銷扭轉頹勢,營業額才重新取得上漲。
然而這或許更像是最后的余暉。
在2019、2020年較高業績之后,老干媽業績再度陷入下滑狀態,2022年營收僅剩40億元,甚至不足當初小兒子執掌公司期間。
復出四五年的陶華碧,終究沒能拯救老干媽。
02
究其因果
老干媽從神壇跌落,其實有跡可循。
即便不談當初“換料風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僅僅是近年來競爭對手競相發力,老干媽卻佁然不動就能看出端倪。
在陶華碧退休的幾年時間里,辣醬行業并非一如既往的平靜。
彼時,短視頻、直播、預制菜興起,一大批新興品牌借助互聯網營銷東風火速前進。
比如虎邦辣醬,在渠道端借助外賣進行推廣,與數萬商家、幾十個品牌合作迅速擴張,通過外賣場景、小包裝、低單價模式在2021年一躍成為線上全平臺辣醬品類銷量第一。
▲ 圖源:虎邦肉辣醬官方微博
比如虎爺,直接錨定高端市場,找到老干媽對手“老干爹”代工并進行配方優化,多樣口味配合明星帶貨、跨界聯名等營銷模式,曾創下上線2天就賣出3萬瓶的記錄。
又比如川娃子,不僅進駐李佳琦直播間,還在B站、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瘋狂種草,與各KOL博主長期合作,通過種草營銷打出了一片天。
……
唯獨老干媽,太慢了。
慢到同行借助互聯網狂奔之時,老干媽還懵懂不知何物;等同行們風生水起之時,老干媽才姍姍來遲。
直到2018年,老干媽才在天貓和京東開設旗艦店,當時其天貓旗艦店銷量榜第一的產品,月銷售量也未過5000。
2021年,直播帶貨早已成熟,老干媽才終于進軍抖音直播帶貨。不過其抖音賬號運作似乎也并不用心,內容重復缺乏新意,連剪輯水平都略顯粗糙。
▲ 圖源:抖音@老干媽官方旗艦店
2022年,老干媽抖音賬號一度打出了“陶華碧直播”的噱頭,然而用戶最終發現所謂的“陶華碧直播”,不過是直播間持續播放陶華碧接受媒體采訪的視頻罷了,被吐槽毫無誠意。
最終,3個月時間內老干媽抖音直播44場,總收入僅僅80多萬元,甚至不如許多主播一場帶貨額的零頭。
到最后,或許是由于直播渠道收效甚微,老干媽曾一度停掉了直播業務,到后來才重新恢復。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老干媽的慢成為了一種錯。
03
路在何方
其實一直以來,老干媽的發展就像創始人陶華碧一樣,勤勤懇懇,一點一點慢慢前行。
所以在老干媽前20年它的路很明顯走得穩穩當當。
或許不夠快,但足夠穩,這是陶華碧的商業哲學。而它的穩,核心又體現在對王牌產品老干媽辣醬的堅持上。
老干媽憑借這一款產品,締造了一整個辣醬王國。這中間有過“換料風波”、又過“漲價風波”,但無論如何,你今天吃到的老干媽確確實實是和10年前、20年前吃的的一模一樣。
變的不是老干媽,是吃老干媽的人罷了。
▲ 圖源:抖音@老干媽官方旗艦店
對于老干媽而言,盡管只靠這一款王牌產品,難免有“一招鮮吃遍天”之嫌,但影響其實并不大,世界上靠一款產品走遍天下的企業并不少。
往小了說,一款辣條撐起衛龍百億市值;往大了說,一款可口可樂也數十年如一日風靡全球,而老干媽和它們唯一的區別,不在于產品力的強弱,而在于營銷聲量的大小。
同樣的明星產品,可口可樂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營銷時機、從傳統媒體到互聯網營銷,可口可樂高營銷頻率使得其品牌聲量足夠大,包括衛龍也是不是憑借營銷出圈。
但老干媽就和它的掌舵者陶華碧一般,只是慢慢的走,聲量越來越小,人們越來越遺忘,到最后,只剩下情懷支撐。
這樣子的老干媽,終究是跟不上時代了。
作者公眾號:互聯網品牌官(ID:szwand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