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公益跨界非遺刺繡,讓傳統技藝被看見
在中國,一些沒有文字的民族,通過刺繡來記載歷史。沒有文字,技藝只能通過人來傳承。繡的人越少,歷史消亡的越快,直至這些少數民族的歷史完全消失。
百事可樂作為潮流文化的符號,一直扶持并助力原創力量。而刺繡作為中國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傳統文化中的原創設計力量。兩者在原創精神的文化內涵上的共通性,使得我們促成百事與刺繡的聯合成為可能。
那么,藍標數字上海團隊是如何幫助百事可樂與非遺刺繡技藝實現雙贏的?
一、被看見
《百家印記新春繡》長卷 +《和媽媽一起“繡”文化》紀錄片
為了在2019新年之際獻上特別的“新年禮物”,我們早在前一年就收集了國內不同地區有關春節習俗和傳統活動的資料,并篩選出了包括年夜飯、東北秧歌等在內的典型活動。創意設計團隊根據這些篩選的資料,創作出現代風格的刺繡長卷設計圖。用現代化的設計呈現天南地北的民俗文化的方式,是我們讓傳統文化“年輕”起來的一次新嘗試。
隨后,我們從非遺刺繡中選擇了彝繡、苗繡、京繡、瑤繡等典型刺繡技藝,拿著繪制好的設計圖前往對應的地區,組織近百位刺繡手工藝阿媽共同繡制長10米,高1.2米的《百家印記新春繡》長卷。據我們了解,這可能是中國第一幅通過刺繡藝術展現中國各地獨特年俗風景的長卷繡品。
與此同時,我們還把繡制長卷的幕后故事記錄了下來,制成非遺紀錄片《和媽媽一起“繡”文化》。影片不僅呈現了阿媽們繡制長卷中的“百家印記”的過程,還講述了她們自己的家庭與刺繡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及她們在傳承刺繡技藝的歷程中的情感牽絆與質樸熱愛。紀錄片在梨視頻微博平臺上獨家發布后,引起網友們對于刺繡和非遺相關話題的熱議,3天播放量即突破300萬。
二、被了解
百事蓋念店刺繡潮品
在刺繡“被看見”后,我們推動了百事與中國婦基會“媽媽制造”公益項目合作,在2019百事蓋念店上推出了瑤繡潮流環保袋。
為了進一步讓刺繡文化被更多人了解,百事更是聯合中國婦基會“媽媽制造”推出了3款承載“溯源”、“共融”、“煥新”等深刻寓意的非遺刺繡限量罐。
三、被傳承
“瑤繡合作社”
百事與“媽媽制造”項目的合作并不止于上面所提到的這些。為了推動非遺刺繡文化的傳承,我們還助力百事公司的“把樂帶回家”與“媽媽制造”項目的深入聯合。百事捐資在廣東省韶關市設立“媽媽制造廣東省游溪鎮瑤繡合作社”,持續給這些傳承人提供工作的機會,探索從物質扶貧到“持續造血”的公益創新模式。
作為潮流文化符號的百事可樂與非遺刺繡的這次公益跨界合作,打破了潮流與傳統的邊界,讓非遺刺繡實實在在被看到、被了解、被傳承。
未來,百事將持續探索傳統文化年輕化表達的新方式,讓中國傳統文化被看見、被了解、被傳承并被熱愛。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