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張先生,你還記得我嗎?”
在職場中,你害怕成為路人甲,也害怕因為路人甲的印象而錯失很多機會。
但這個城市太大,可以展示自己的渠道卻太少。
傳統的職場社交方式中,無論是名片還是簡歷,都只能衡量一個人的專業素養。這些寫在紙上的、單一維度的信息,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我們當下對職場社交的需要。而脈脈的「職場主頁」恰恰能以一個簡單、快捷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引入好友評價、好友標簽、自我標簽等功能,通過多個角度的評價體系,來讓職場人的形象不再扁平化。用戶除了可以在職場主頁記錄自己的成長,還能通過完善的信息吸引更多的人脈和機遇,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基于這一洞察,CubeRights對立方作為脈脈本次的創意代理商,最終決定以樹立典型用戶形象及系列事件營銷為傳播策略,并以“了不起的職場人”作為本次推廣主題。通過三波連環事件的密集轟炸,讓大家了解脈脈「職場主頁」,鼓勵職場人更新自己的脈脈職場主頁,展示自己的職場魅力和職場人設,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成就自己的職業夢想。
今天先分享第一波事件營銷「全民尋找張先生」,由神秘人物“ 張先生 ”開場,這位張先生,你認識嗎?
1、懸念引爆:最多二維碼的尋人海報
多城、多屏、多噱頭聯動 : “張先生,你還記得我嗎?”
8.27-8.28短短兩天內,多個城市的戶外媒體都被一個巨大的尋人海報占據。投資人馬某為了找到張先生,動用了眾多渠道。其中,在上海65米地鐵長廊中,投放了史上使用二維碼最多的尋人海報。
為什么用這么多二維碼的方式呢?用二維碼堆砌成文字來展現,再配合一個簡單直接的問話文字,足夠可以感受到尋人者尋人的焦灼急切心情。毫無品牌包裝感,更會引發路人的探究心理,從而展開聯想,促成掃碼一探究竟的行為。
尋人海報分別有普通話、上海話、東北話、四川話、廣東話、南京話等多個版本,突出全國尋人的陣勢。
打開手機,也同樣是尋找張先生的信息
每個人都在猜測,張先生到底是誰?為什么投資人馬某要花費如此多的力氣、去找一個描述如此籠統的人?提供的線索,真的會有用嗎?這些問題,都在人們心中不斷發酵,而那個二維碼,自然而然也成為了一個通往答案的大門。
2、答案揭曉:超皮的尋人h5
二維碼里有什么? 一支超皮的H5來告訴你!
當大家掃描那些二維碼的時候,就會被帶入到一個神奇的尋人事件——在那兒,每個人都化身為“熱心市民”,一起參與到尋找張先生的過程之中。整個H5采用了魔性的畫風和敘事節奏,通過在選項上的多次“反轉”,達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在劇情上的精心設計,讓“尋找張先生”的過程變得趣味滿滿。
掃描識別二維碼,一起尋找張先生
(數英網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長按識別)
等不及的先來看下完整的H5視頻,答應我,看完視頻要接著聽我說。
掃碼后,開場畫面還原了線下投放通道的廣告牌視覺,讓線下掃碼的人產生更好的代入感。
脫發、穿格子衫、背雙肩包的,就一定是程序員嗎?
確認過眼神,發現——
喜歡穿藍帽衫的程序員,原來有這么多…
那么,到底哪只才是程序員家的喵?
在一系列的互動之后,用戶會發現程序員有各種各樣,而符合所有條件的張先生,卻只有一個。
前面尋人的屢次失敗,恰恰是信息不夠全面的緣故。只有當信息足夠豐富和全面的時候,張先生才會在人群中瞬間脫穎而出。
最后附上動畫師的人物動態草圖
通過這一次線上線下尋人事件的聯動,我們意在讓更多的職場人了解脈脈「職場主頁」能夠實現的正是這樣的功能:當你職場主頁上的信息越完善時,別人就越能全面地了解你。職場主頁可以更好地幫助展示你的職場魅力和職場特點,吸引更多的人關注你,也會因此獲得更多的職場人脈,從而實現成就職業夢想這一最終的職場愿景。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