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猜錯的話,你應該在很多店里見過這個藍色圓環,你可能不太知道怎么使用它。
但看完這條廣告,沒有猜錯的話,你應該徹底忘不掉了。
視頻
沒有策略,不算洗腦
就像衣服,不同材質有不同洗法。
作為一條15s產品教育片,想要足夠洗腦,首先要弄清楚支付寶為什么會推出碰一下支付?
從付款鏈路來看,使用更頻繁的APP,更容易成為支付APP,比如因為聊天而被經常打開的微信,就會被用戶優先放在更好找的位置。已知國內移動支付總用戶量很難大幅增長,誰能在付款鏈路中處于更靠前的位置,就能獲得越多用戶。
比如依托于生物信息的支付寶刷臉和微信掌紋支付,不用打開手機,就不會被分流。同樣,NFC技術帶來的支付便利,即不用打開APP,也能夠幫助支付寶不被分流。
不用打開APP,對于支付寶,是從源頭處搶奪用戶,減少用戶分流到其他平臺,是產品的護城河和戰略級手段;對用戶而言,方便先進,體感上比刷臉更加安全,操作上比掃碼,省去“找app—打開app—點付款碼—出示付款碼”的冗余步驟,是用戶形成使用習慣的驅動力。
創意,做策略最巧妙的翻譯
如果策略是溝通的內核,那么創意就是為用戶找到策略最合適的翻譯。不知道碰哪里?
不知道怎么碰?什么時候碰……這些用戶調查中的高頻問題足以證明:
使用說明越簡單清晰,用戶理解成本越低,嘗試意愿就越高。
而所有的說明書都證明,列出步驟才是最清楚直接的產品教育:
「第一步解鎖手機,第二步碰藍環,不用打開APP,支付就碰一下。」
當便捷被具象為可量化的使用步驟,就比「便捷」這個詞本身,更容易被用戶感知,
就像「曹植7步成詩」,聽起來就比「曹植寫詩神速」更快。
「碰一下支付,一下省去好幾步」,聽起來就比「碰一下支付超便捷」更有說服力。
便利,只有在不便的時候才知道利害
“平時結賬的時候,感覺不到碰一下比起掃碼有多大的優勢,反而掃碼還用順手了。”
就算知道碰一下很方便,但還是很難使用,
因為一般支付場景下,打不打開APP,對用戶的便利感知,其實沒有那么強,
畢竟手機支付普及多年,付款前打開支付app已經成為了大家下意識的動作。
只有真正的痛,才能對抗慣性。便利,只有在不便的時候才知道利害。
如果結賬時,有比結賬更重要的事情而不能切出app,
比如老板的電話、隊友等你開大、秒殺鏈接立馬就上……不用打開APP,意味著可以不用被打斷。
雖然一心不能二用,但一機可以二用。
確定了「不用打開APP」策略和「碰一下支付,一下省去好幾步」核心溝通,怎樣的信息傳遞方式更加洗腦?
一個被無數洗腦廣告驗證過的公式:典型痛點場景+清晰使用步驟+魔性節奏+重復動作=洗腦產品教育片。
長版視頻
最后,感謝周寧導演設計上加了很多魔性小巧思,而曾經我們一度擔心,
以天放老師的帥臉和表現力,可能會蓋過產品本身,
而他主動提出要收著點演,從真實的用戶反應出發,只能說,天放老師,不愧收放自如!
感謝編曲老師的大力支持,能夠準確地理解并創作出令人滿意的曲調,
盡管到現在也不理解魔性背后的機制。
當然,最感謝的還得是超nice的支付寶客戶,給木瓜“碰一下”的機會,
而且合作之絲滑順暢堪比“碰一下支付”,真的,你碰一下就知道了!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