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黛佳:打開身體的劇場,在廢棄工廠詮釋「再野」
今年三月,瑪麗黛佳以一場展演為載體,繼續自然生長的探索,在城市里發起一場【再野Rewild】行動,通過裝置藝術、肢體表演藝術和互動藝術表達行動意義。
再野化、rewild,其字面意義是回歸野性,這其實最早是生態學中的一個概念,指將受人類干預的環境還原為原始自然形態,鼓勵多樣物種歸來,以重建生態多樣性和促進生命的有機發展。
瑪麗黛佳受到這個詞語的啟發,生發出去,從生態學的抽象范圍,帶回到具體生活中,包括每一個個體,每一處自然,尋找人們的理想生長狀態。
借【再野Rewild】行動,瑪麗黛佳提出一種對城市生活進行再野化的策略:用圓形曲線打破單一直線,用多樣化的肢體運動來對效率、光滑、規則和集中進行優雅干擾。
曲線路徑鼓勵相遇和交往,再野化也是通過交匯和連接,讓人能夠觸碰到更多養分,感知內外能量的流動,并順應其引導,如水般靈動,尋得與自然共生自主之道。
圍繞核心主題,瑪麗黛佳把再野化行動,帶到上海EKA·天物7幢,原先是工業場地,墻壁上仍可見斑駁肌理。【再野Rewild】展演的路徑在此以“圓”、“野”、“觸”三個章節展開,詮釋“再野化”的可能性。
從2023年開始,瑪麗黛佳重啟藝術展演項目,向自然場域探索,在杭州余杭青山村,邀約藝術家開啟名為《種籽之地》的自然場域肢體戲劇,詮釋大自然與人文藝術相融的別樣魅力。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