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把搖滾叫做滾動的石頭,中國的搖滾樂沒那么堅硬,比較脆弱,像是滾動的蛋”,在某次談到中國搖滾時,崔健曾這樣說。12月15日,這顆滾動的蛋,終于從概念變成影像,走到了大眾面前。
“滾動的力量”雪山知交音樂會概念片
有音樂的地方就有生命力。
20年前,崔健作為發起人之一,在云南麗江舉辦了中國第一場大型戶外音樂節——雪山音樂節。那是一次真正的狂歡,在無數搖滾樂迷的心中,是朝圣一般的存在。
20年后,在雪山精神的召喚下,崔健與微信視頻號開啟二次合作,將于12月29日帶來這場由貴州習酒知交酒獨家冠名的雪山知交音樂會,并邀約新老摯友,唱響舞臺。
崔健、樸樹、二手玫瑰、野孩子、聲音玩具、瓦依那、艾熱AIR——這是一次可以記載進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的搖滾之夜,一次時代經典音樂人們的世紀同臺。
世紀大合影版本主KV及音樂會門票
配合宣發短視頻
“現實像個石頭,精神像個蛋,石頭雖然堅硬,可蛋才是生命”。寫在嘉賓席位上的每個音樂人,他們用音樂表達,用音樂說話,向前滾動,也向后翻滾,用最本真自然的狀態,演繹何為生命、何為自在、何為瀟灑。
旁白
這世上,有這么一顆蛋
名為滾動的蛋
這顆蛋剛落地的時候
還新鮮,還熱乎
自己想試著站站,走起來四處看看
它一路橫沖直撞,鬧出動靜,沖上風口浪尖
風雨過后,泥土更松軟
走起來也更難
第二次見到那顆蛋,它滄桑了,但也更有主意了
揣著赤裸裸的自己,朝著人心里頭走
越是冷的地兒,越想造點兒熱浪出來
遇上雪地,玩它一個痛快淋漓
如今,再看看這顆蛋
它堅硬如石,柔軟如棉
慢慢悠悠
跨過山和大海,流過家和蘭州
往幸福里開,往永恒里開
從初生的莽撞,到對自我的迷茫,從對環境的迷失,到重新錨定屬于自己的方向。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又何嘗不是這顆滾動的蛋,脆弱,卻充滿力量。
感謝竇文濤老師,一次又一次為這條TVC錄制旁白。
感謝監制老師,為我們盡全力掃清拍蛋的障礙;感謝導演,一天又一天奔走在收集素材的路上,才能讓這顆蛋從草叢滾到雪山,從溪水滾到牛羊;感謝攝影老師,在完成這些任務的時候,沒有一句怨言;感謝笑笑,把自己水上漂的技術鍛煉得如此出神入化,才讓這顆蛋,在一次次翻滾中漸漸滾出了靈魂。
當然,也要感謝團隊里的每一個我們。
*一些工作瞬間:串導臨時客串攝影師,以及我們的凌晨夜晚,泥濘雪山
世紀大合影(我們假裝復刻版)
12月22日晚8點,崔健知交音樂會如期上線,觀看人數超過3500萬人次。概念片也在視頻號單渠道收獲了10w+的點贊與喜歡以及7.6w次轉發。
無需害怕,不必慌張,我們彼此在彼此的路上,都不是孤身一人,獨走暗巷。
有音樂的地方,就有滾動的力量。
數英獎案例展示
創作人員名單
創意代理商:梵布
創意主理人:鄭斯琦 Michael
創意組長:貝貝佳
美術指導:小紅、汗毛、吞吞
創意團隊:曲奇、筠夏
客戶團隊:Afra、Kimmy
制作
導演:王大鵬
副導演:串串、小焦
監制:阿輝(朱永輝)、Mon
攝影:孫風景(張松)、陳林鐘
剪輯:王凱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梵布 上海,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20年前,中國第一場大型戶外音樂節--雪山音樂節在云南麗江熱烈開幕。20年后,雪山精神依舊高燃,當年的發起人之一崔健,與微信視頻號聯手開啟二次合作,于12月22日帶來由貴州習酒知交酒獨家冠名的雪山知交音樂會,并邀約樸樹、二手玫瑰、野孩子、聲音玩具、瓦依那、艾熱AIR新老摯友,希望可以在雪山精神的延續中,帶來場足以載入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的搖滾之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保留以崔健為主的一眾音樂老炮的調性與精神內核,并在當今的社交媒體環境下創造一條既富有雪山音樂的獨立調性,又能夠激發音樂愛好者的共鳴成為我們最大的挑戰。同時,在微信視頻號生態下,如何與大盤用戶溝通并引導預約,如何激發音樂垂類生態領域的活躍成為傳播端的另一重挑戰。
【洞察與策略】
關于音樂人的答案,最好從音樂人木身去尋找。"外國人把搖滾叫做滾動的石頭,中國的搖滾樂沒那么堅硬,比較脆弱,像是滾動的蛋",在某次談到中國搖滾時,崔健曾這樣說。無論是崔健,還是樸樹、二手玫瑰,寫在嘉賓席位上的每個音樂人,還是你我,我們的生命歷程,都像極了這顆滾動的蛋,脆弱,但無比堅韌。在時代情緒傾向于需要安放的當下,借經典音樂人的世紀同臺,給大眾一劑寬慰的解藥:有音樂的地方更有生命力,無論時光變遷,音樂不停,滾動不止。
【創意闡述】
“現實像個石頭,精神像個蛋,石頭雖然堅硬,可蛋才是生命”。概念片以“一顆蛋的滾動"為喻,呈現它從落地初生,橫沖直撞,到歷經風雨,緩慢前行,再到懷揣赤子之心,自在揮灑,展現孕育自中國搖滾樂與每個生命背后的滾動力量。同時,配合音樂人素材剪輯做前宣預熱及直播切條,配合線上音樂會整體宣傳;也為音樂會的本體內容,增加設計了四個歌單章節,它們分別是:千山萬水、云涌風起、雪山彼岸、流向曠野,為大家帶來一場移動的搖滾盛宴。
【結果與影響】
12月22日晚8點,崔健知交音樂會如期上線,觀看人數超過3500萬人次。
概念片也在視頻號單渠道收獲了10w+的點贊與喜歡以及7.6w次轉發。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視頻組-短視頻類
-
老崔作為中國搖滾樂中,最有生命力的存在,這次帶上老炮、新血,一起到來; 這顆蛋,讓搖滾精神、真實的生命力、廣闊大地所長出的念頭,都變得具象起來; 甚至于,它讓不同年紀的人,在這顆蛋面前,都變得一樣,一如初見; 片中的文案,有著獨特的搖滾力量,甚至巧妙的融入了不同音樂人的特有氣質。 種種融合在一起,拉滿了我們對這一搖滾樂大事的期待。
-
樸實無華的宣傳片,滾蛋的內涵,有深意,也會讓人有興趣的期待
-
崔健精神的一次精準提煉。借由一顆蛋講述搖滾歲月和人生變遷,挺有勁兒的一支片子。
-
哎呀,可挺打動我的
-
無
-
石頭有石頭的堅硬,蛋有蛋的生命,經典隱喻搖挑動熟悉崔健和中國搖滾的樂迷,滾動的蛋視覺單純,有很強的力量,文案略顯單薄。
-
蛋的表達拍出了精神,vocal選得也不錯。
-
太獨樹一幟的另類了。這創意真的就和崔健的風格一樣。
-
提取了崔健精神,而創造出了有符號感的表達。有力量,有效果。
-
咋看片頭感覺沒什么意思,突然發現視頻是用一顆雞蛋作為主線串起來的,那就有意思了,大膽的作品都值得上榜。
-
搖滾的精神,就是不斷的解構和重塑。一顆堅硬無比的蛋,就很生動的說出了搖滾人的狀態
-
1994年紅旗下的蛋,直到今天還在滾動
-
中國有自己的rolling stone,把崔健的經典和中國的音樂力量視覺化了
-
“滾蛋”挺抽象的,但用來講搖滾似乎又很合理,這顆蛋跋山涉水的向前滾動的過程,似乎是對中國搖滾的某種影射。
-
跟隨一顆滾動的蛋去領會搖滾精神,但有一定的理解門檻
-
滾動的力量,搖滾的力量。立意清楚,但難免晦澀,并且想象著一路上得敲開多少顆蛋。
-
搖滾不死。
-
有意思的切入點,很搖滾
-
創意視角很特別
-
新形式
-
用雞蛋來代表混動的力量,看似脆弱又充滿生命力。
-
角度和形勢都特別好
-
用最接地氣的蛋去講最不食人間煙火的搖滾,切入點清奇,氣質很特別的一支片子。
-
有趣的比喻,但執行模仿性太重。
-
把滾蛋的現實一一實現。
技藝單元-文案類
-
崔健精神的一次精準提煉。借由一顆蛋講述搖滾歲月和人生變遷,挺有勁兒的一支片子。
-
竇文濤的聲音,和文案高度適配。蛋的意象與搖滾精神的象征,想到了崔健老師《紅旗下的蛋》,作為視頻號演唱會的概念片,預熱效果拉滿。片子很崔健,也很搖滾。
-
滾動的蛋的意象化表達很有創意,最終落點在演唱會,創意很完整
-
文案中“現實像個石頭,精神像個蛋,石頭雖然堅硬,可蛋才是生命”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簡潔而有力地闡述了現實與精神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暗示在堅硬的現實面前,精神雖看似脆弱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孕育出無限可能。這種對現實與精神的深度思考,使文案超越了簡單的音樂宣傳層面,引發觀眾對人生、對追求夢想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堅持的深入思考。
-
沒有一個字講搖滾,卻很搖滾。
-
大開大合,某些幽微之處寫出了老崔的魂,很不錯。
-
“滾蛋”的聯想有點惡趣味了,不錯的,力量、搖滾、成長、脆弱、堅強等方向都顧到了
-
是好的文案,讓表現更連續,意義更深遠。
-
明明是老崔的鐵粉,卻沒有被滾蛋煽起來。是文字太斯文了嗎。
-
滾動的蛋是一個好概念。既借用了廣為人知的比喻,又添加了新的生命力。
-
石頭有石頭的堅硬,蛋有蛋的生命,經典隱喻搖挑動熟悉崔健和中國搖滾的樂迷,滾動的蛋視覺單純,有很強的力量,文案略顯單薄。
-
為了崔健、竇文濤、滾石和滾動的蛋!
-
如果是70或80后,當崔健的音樂響起,相信都會看下去。用蛋作為主角講故事也很有趣,蛋文案似乎沒有像搖滾那樣有力!
-
費心想一個可以代表搖滾力量的意向概念,大費周章拍一個滾動的蛋的故事,這事兒就挺不搖滾的。是因為滾圈和滾人在這片土地發聲,很多時候只能含糊著來,拗著來?
-
針對特定的崔健受眾,是有力量的一席話
-
切入點有趣,共鳴感有限。
-
老炮兒們的心思你別猜~
專業評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