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來源于明明是廣告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最血腥的“帕斯尚爾戰役(the Battle of Passchendaele)”距今正好 100 周年。英國和比利時政府都舉辦了一系列紀念活動。
“帕斯尚爾戰役(the Battle of Passchendaele)”,又稱為“第三次伊普雷戰役(The Third Battle of Ypres)”,從 1917 年 7 月 15 日開始,一直持續到 11 月 6 日結束。
這次戰役是指英軍統帥率領部隊攻占比利時西部地區的帕斯尚爾,以摧毀德軍在該地的潛艇基地的戰役。
這是一場殘酷的拉鋸戰,傷亡人數驚人,聯軍共有 32.5 萬人傷亡,德軍則有 26 萬人傷亡,戰役最后以英軍和加拿大軍隊攻占帕斯尚爾而宣告結束。
“帕斯尚爾戰役(the Battle of Passchendaele)”,堪稱一戰中“最慘烈、最血腥的戰爭之一”。
“帕斯尚爾戰役(the Battle of Passchendaele)”雖以聯軍慘勝而告終,但這場戰役的戰術戰略一直飽受爭議。
不可否認的是,無辜的陣亡者都值得紀念。
這場戰役最大的特點在于,伴隨著無休無盡的大雨,成為泥潭的戰場裹挾了無數生命。
8月初,比利時法蘭德斯旅游局(Visit Flanders)、英國威斯敏斯特市議會(Westminster CityCouncil)聯手奧美&社交實驗室(Ogilvy& Social.Lab)公司,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Square)設置一尊“泥塑士兵(Mud Soldier sculpture)”,來紀念100年前的那場戰役。
“帕斯尚爾戰役(the Battle of Passchendaele)”中,有61位士兵獲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勛章,這比一戰中其它任何一次戰役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的人都要多。
這些獲獎者中,有兩位就來自威斯敏斯特市,并且他們均在“帕斯尚爾戰役(the Battle of Passchendaele)”的第一天喪生。
這其中就包括了 21 歲的托馬斯·里弗斯代爾·科利爾-弗格森上尉。
這尊“泥塑士兵(Mud Soldier sculpture)”雕像是由比利時藝術家、一對孿生姐妹達米安·范·德·法登(Damian Van Der Velden)和基連·范·德·法登(Killian VanDer Velden)聯袂完成。
達米安·范·德·法登(Damian Van Der Velden)和基連·范·德·法登(Killian VanDer Velden)姐妹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以泥、沙按照一定比例制作出了這一尊士兵雕塑,沒有使用任何支架及混泥土等物固定、硬化。該雕塑“遇水則化”。
達米安·范·德·法登(Damian Van Der Velden)想要雕塑讓人們記住戰爭與犧牲的士兵。
她在談到她的創作意圖時說:“我們就是想塑造一些東西,讓它們強烈地為我們提示這場戰役和那些在戰役中亡命的士兵”。
對戰爭紀念來說,這種藝術表現方式的確不同尋常。這尊雕像雖然只能在雨水中存在幾天,卻能給公眾帶來深刻的印象。
比利時法蘭德斯旅游局英國主管安德魯·丹尼斯(Andrew Daines, the director of VisitFlanders UK)說“我們希望這個藝術裝置將激勵每一位到訪者在一戰中最恐怖的戰役一百年之際,去思考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相對戰爭所能提供給我們的情感,藝術能提供我們更為有力、更為深邃的情感。泥雕士兵代表的正是這樣的情感。這樣一種表達思考的方式,甚至比語言更加有力”。
千禧一代對歷史知之甚少。更別說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了。隨著戰爭親歷者的離世,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重要戰爭將會變得日益模糊起來?!澳嗨苁勘∕ud Soldier sculpture)”以獨特的表現方式展示戰爭的殘酷,這對于生在和平年代,不太愛閱讀軍事歷史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次新鮮的體驗。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