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網:大三那年,你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條分岔路…...
文案:阿花
繪圖:宋篪
你和千百萬個中國孩子一樣,在此前的人生中,老師、父母、親人都會給你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目標:爭取努力考上一個好初中/高中/大學。
但是進入大學,目標消失了。沒有人會告訴你未來方向在哪里、應該怎么走。
你從一個被迫按照他人意志行動的人,開始真正轉變為了一個自由人。
所以,你該走上哪條路呢?
選擇1:創業
這一年,你來創業公司實習。很多創業公司都租了民宅辦公,吃飯、睡覺、工作都擠在一起。
看上去更接近于傳銷。和傳銷唯一區別,就是沒有人會愿意做你下線。
你經常在椅子上睡著,你偶爾會夢到納斯達克敲鐘、夢到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老板經常鼓勵你:夢想比報酬更重要。
當你從事一件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的事情,旁人雖不了解,但都一致判定你會失敗:
創業就是你的生活,周末、雙休、朝九晚五這些詞都成了遙遠的過去,創業世界和現實世界,劃分成了兩個平行世界。
創業者都是不怕吃苦的,怕的是吃了無數苦最后還一事無成,生活不會同情你的努力——項目說撤就撤,方向說換就換,公司說黃就黃,工資說沒就沒。
數據統計顯示,創業公司的倒閉率在99%以上,……雖然創業公司都說自己會是那存活的1%。老板經常鼓勵你:我們真的是那存活的1%
那個說你公司年底就會倒閉的朋友他猜錯了,現實狠狠打了他的臉——還沒等年底公司就黃了。
選擇2:爸媽安排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媽媽勸你早點結婚生娃,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爸爸勸你回家考公務員。
這一年,你終于妥協于父母的連番電話轟炸,回到了老家,傳承了父親的衣缽,成了一名光榮的基層工作建設者。
工作第一年,你與同學的朋友圈差異漸顯:
工作第二年,朋友圈差距進一步拉大: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工作意義,只有你的頸椎見證了你的默默奉獻:
父母用80年代的眼光對你2018年的人生進行指點,你所有的追求在父母眼里都沒有意義,他們認為穩定才是大過一切。
父母永遠是你最溫馨的港灣,無論你在外面混成什么樣,父母都會希望你回來考公務員。
你之前永遠不知道,一個公務員去參加同學聚會,推開門前,要做多少次深呼吸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你還沒做好準備,就選擇了這個一眼就能看到30年以后的人生。
選擇3:讀研
這一年,在守護了一年多凌晨四點的北京后,你選擇了讀研。
由于與社會脫節,時年27歲的你,并不認為路人評價你“學生氣”是一種褒贊:
羞于討價還價的靦腆
辦事時的木訥
與社會人士交往時的局促
一切都在證明——你還是個學生。
考研前,你總被“研究生給導師當牛做馬”的傳聞恐嚇,網上說導師會支使你干任何事:
考研后,你總被身邊已經就業的同學恐嚇:
雖然你享受求知的過程,但臨近畢業時的焦慮卻是真切的。
好在你讀研的方向是計算機系的人工智能,研究生一畢業,市場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
盡管如此,你知道百年之后,有個叫做SCI的數據庫,里面還有一些沒那么水的文章,上面有你的名字。它見證了你所有的歡笑與淚水、暢快與委屈。
你努力把后人的視野墊高一點點——哪怕只有一點點。這就是你此刻苦中作樂的全部意義。
選擇4:混日子
這一年,你把宿舍變成了自己青春的墳墓。逃課、打游戲、搞對象……你和大多數人一樣下意識地隨大流,
雖然你上課也記筆記,考前也會突擊,但你唯獨沒有去審視自己的人生,你只是用筆頭的勤奮代替思考的懶惰,你的努力只是為了自我感動。
畢業后第3年,朋友圈陸陸續續傳來同學升遷、買房、拿綠卡的消息,當游戲連輸十多把之后,你意識到自己是真焦慮了,雖然你焦慮了,但你依然接著輸掉了第11把。
你試圖用游戲帶來的快感消除焦慮感,雖然你知道這是飲鴆止渴。
帶來中年危機的,不是年齡,而是在這些年里荒廢掉的時光。你為之坐立不安的,不應該是今年幾歲,而是這些年你做了些什么。
畢業后的第10年,加班到凌晨的孤燈中,你點了一根煙,思考人這一生為什么要努力、為什么要出人頭地?
“如果我可以接受故事的結局,那我為什么還要努力?”但其實你并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只是你的前途太過黯淡,你不能接受。
選擇5:留學
這一年,你不滿足于網上沖浪,你選擇肉身遨游四方。
動機是那句俗透大街的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真的有人在過你理想中的生活。你決定去看看國外的月亮是扁是圓。
雖然會經歷“準備期末考試時,聽見隱約街區外的爆竹聲,才發現今天是大年三十”的失落,
但你忍得住寂寞,并懂如何苦中作樂。
出國留學生活的意義,就是那些豁然開朗的瞬間——讓完全陌生的環境打碎既有認知,讓奇葩異人刷新三觀,讓美好的際遇搞得熱淚盈眶、讓文化的多樣性告訴你:你原先學來的、讀來的、別人教的,都是盲人摸象。
你發現拉美未必都窮,歐洲未必都富;黑人未必成績差、華人未必成績好;
美國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大把外國人數學比你強;
廁所有100種不同的叫法;加州沒有牛肉面;……你知道,出去看看,不為求得“真理”,只為不再居一隅而自認真理在握。
當出國那一刻起,你選擇了和家人、朋友截然不同的人生。
留學也確實是個不太能馬上看到收益的長線投資,尤其是置身于喧囂熱鬧中,越發放大了自己的孤獨。但你發現,心甘情愿的孤單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那時候你才會看清,前方的路到底應該怎么走。
據說,每個大學生,或多或少都有留學出去看看的念頭。因為大學里張貼的鋪天蓋地的留學海報,大學也成了收廢品大媽的刷幣寶地。
一些老牌教育機構因為留學規模的擴招,師資參差不齊,且都是大班講課,不會因材施教。
(傳統留學機構的“大鍋飯”課程)
滬江網校最近重磅推出了留學課程,能夠精準測評學員水平,課程更有針對性。
(滬江網校“私人定制”的留學課程)
(PS:觸角默認為人格化的智能定制系統…)
課后根據個人情況推送定制強化包,及時練習,查漏補缺。
(滬江網校留學課程的智能定制系統↑)
另外,還有因材施教的小班授課:
你就是全世界唯一的小公主,所有服務為你量身打造!
閱讀考8分口語只有5?你缺一套高定課程…智能定制系統,手把手幫你提升口語成績。
最后再來一段快板:懶癌照樣也留學,線上學習很方便;留學生也在乎錢,我們也看性價比;人一多沒存在感,有了私教不怕難!不怕難!
-END-
人們看著毛毛蟲時都不會說這是一只未來的蝴蝶,
他們只會說,這是只毛毛蟲。
等它終于變成蝴蝶了,他們會說:它曾經是毛毛蟲。
但他們的語氣有微妙的差別——
有的人會說:哇,它曾經是毛毛蟲。
有的人會說:哼,它曾經是毛毛蟲。
但那有什么區別呢?
蝴蝶聽不懂他們的話,
蝴蝶只會飛去他們看不到的山川河海。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