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mont 山下有松」十周年:講述售后維修一線的「姥姥團」
今年8月,品牌「Songmont 山下有松」在十周年之際,重訪品牌售后維修一線的「姥姥團」,推出品牌人物紀錄片《翻山·十周年》,以此重新回顧品牌創立之初與姥姥團們的互饋情誼。
紀錄片共分為兩部,一部記錄售后維修員工萍娃因「包」改變的后半生,一部則以創始人付崧母親崧媽的視角,講述三代人的相互傳承。
第一部:售后維修一線《萍娃》
萍娃,一個來自山西的農村婦女,十五歲開始學裁縫,專門給人做中式棉襖。2014年,被山下有松創始人的母親邀請一起做包,并成立了「手工維修隊」。
萍娃姥姥說,是山下有松,予以了她改變的可能,讓「一個農村婦女也能成為上班族」。通過包,萍娃覺得和外部世界有了更深的連接感。
年輕的時候,她從未想過,有一天在北京、上海甚至是紐約這樣的大都市里,有很多人正在背著她制作的包。一只包可以抵達的地方,比想象得更遼闊。
無論是50歲、60歲還是70歲,年齡的增長并不重要,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重啟人生」,創造新的可能性。
第二部:零號員工《崧媽》
回顧品牌創立歷程,少不了創始人母親崧媽的「推波助瀾」:Songmont山下有松的第一只托特包,是她和創始人付崧一起制作出來的。
「姥姥團」也是她帶頭村里擅長手藝活兒的姐妹們成立的。
回顧她的過去,敢想敢做的基因早已埋下。雖然崧媽母親不識字,但是能吃苦,愛琢磨,便能通過好手藝撐起整個家。
三代人傳承的不僅有一手好手藝,還有敢想敢做,吃苦耐勞的精神。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