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聽說過“低碳”嗎?祖傳的那種
我們想聊的低碳,是......
打爺爺那輩傳下來的那種。
寫在家訓里,盤得已經包了漿的那種傳統古法老低碳
老傳統新傳
低碳這么“大”的問題,我們是不是聊“小”了?
“低碳生活”是一個方法,用來回應全球級的問題。這也是在聊低碳的時候,大多數品牌的解法。但在我們看來,全球問題,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太過龐大,會讓人覺得自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以至于,不去做任何事。
我們認為——與其給普通人制造“全球級大焦慮”,不如談談每個人力所能及的“日常級小方法”。聊聊我們能做什么,做過什么,什么應該發揚,什么應該學習……甚至不談問題本身,而是在我們的生活里,多尋找一些早已存在的低碳生活習慣,然后去褒揚它們,讓人們更有踐行低碳生活的動力。
低碳這么“新”的概念,我們是不是聊“老”了?
對啊,我們就是聊“老”了。不僅如此,我們還就是要往“老”了聊。因為我們發現,真正在低碳生活上踐行得最早最好的,不是身背Freitag的年輕人,而是用廢舊的窗簾改裝成買菜背包的老太太,不是拿著“回收材料自帶杯”的小紅書博主,而是二次利用黃桃罐頭杯的老大爺。如果低碳出檔綜藝,那你身邊的許多老年人,都是這個領域的OG。
你又想發問——這不是偷梁換柱嗎?老年人的習慣和低碳之間的關系,不過是一種巧合罷了吧?
此言差矣!老年人那些節儉的習慣,實際上是源自珍惜萬物的傳統。這個傳統,從父輩母輩傳到我們的身上,也將會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在低碳生活對地球的責任感之外,又加了一份對親情的羈絆,一份對傳統的認同,讓低碳生活在每個人的身上,更容易被踐行。
平面合集
公益廣告,重在“商量”
公益廣告是一個很特殊的類目,既好做,又不好做。好做在它的主張一般都更加單純,在內容的呈現上也更為純粹;但不好做的地方在于,一不留神,公益廣告就變成了對公眾的情感或者道德的綁架,甚至變成一種訓導式的要求。
我們認為,在今天,一個做實事的公益廣告,不應該為了追求情感的張力,而去放大社會的沖突,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每一個隨手亂扔的塑料瓶,都是一滴地球的眼淚”,而是找到和公眾找到一個溝通的渠道,一個“能坐下來聊一聊”的角度。
我們認為在這個項目里,我們找到了這樣一個角度——我們號召低碳生活,但不會去要求你多做點什么,只想讓你,把你父母留給你的好習慣,做下去就好。
最后,說點題外話
一定要感謝客戶給這個項目,配備了超大體量的傳播。
讓這篇文章的撰寫者在福建的一個小縣城里,居然都發現了自己作品的蹤跡。
數英獎案例展示
創作人員名單
出品人:Bruce Wu
創意總監:Rocky
創意總監:蘇子衿
資深美術:費明君
客戶總監:顧沁
資深客戶經理:Bunny
制片:老畢
執行導演:啤酒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Tone·同璽,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背景和目標:用非強制的方式,讓“低碳”對你來說,變得好接受,想嘗試,肯踐行。
坦誠地說,“低碳”生活的痛點在于,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件麻煩事兒。
我們要額外做垃圾分類,額外選擇自帶餐具自帶杯......倡議好做,但要讓更多人付諸行動,就很困難了。
但恰巧,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想一個辦法,把低碳生活,落到實處,讓它對于更多人來說——好接受,想嘗試,肯踐行。
【洞察與策略】
洞察:中國老人的勤儉智慧和低碳生活方式,非常契合
有的媽媽喜歡把窗簾改成布包,把牛仔褲改成地墊;有的爸爸常年拿著一個黃桃玻璃罐頭杯來泡茶葉;有的大姨,阿伯,但凡出門,都會選擇用公共交通工具......他們出于勤儉的習慣,和低碳生活要求人們做的,完全吻合了。
他們應該是“低碳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最好的代言人。
他們的辦法,或許是這片土地上解決問題的最務實的,最有群眾基礎的辦法。
策略:給全球級問題,開個“土方子”
用代代相傳的老辦法解決“人類生存新問題”,用老一輩的“土方子”應對全球危機。
【創意闡述】
1.低碳不僅是“社會風氣”,更是“家風”
老年人那些節儉的習慣,實際上是源自“珍惜萬物”的傳統。這個傳統,從父輩母輩傳到我們的身上,也將會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在低碳生活對地球的責任感之外,又加了一份對親情的羈絆,一份對傳統的認同,讓低碳生活在每個人的身上,更容易被踐行。
2.公益廣告,重在“商量”——不造焦慮,而是講“方法”
我們認為,在今天,一個做實事的公益廣告,不應該為了追求情感的張力,而去放大社會的沖突,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每一個隨手亂扔的塑料瓶,都是一滴地球的眼淚”,而是該找到和公眾的一個溝通的渠道,一個“能坐下來聊一聊”的角度。
我們認為在這個項目里,我們找到了這樣一個角度——我們號召低碳生活,但不會去要求你多做點什么,只想讓你,把你父母留給你的好習慣,做下去就好。
【結果與影響】
經由超過20個推廣場景,項目整體曝光2.5億,點贊評論互動超15000次。
經微信后臺統計,朋友圈廣告投放效果高于其他低碳同類廣告。
我們也收到了來自合作伙伴、用戶等多方的大量積極口碑反饋。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視頻組-短視頻類
-
原來低碳公益和中國人的節儉傳統也有著默契。把根深蒂固的生活傳統與低碳行為打通,發現老一輩的人一直在不知覺的踐行低碳,做公益最好的方式不是教育,而是認同和共鳴,低碳不并不需要我們做更多,而是沿襲傳統,從細節做起,給世界級問題,開一個行之有效且欣然接受的“土方子”。
-
把低碳簡單化、日常化,通過對老一輩習慣的重新認識,引發對低碳的新思考。不說教,不喊口號,用很生活的方式去道出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然后鼓勵大家去實踐它。
-
洞察很好,把老一輩的生活習慣跟現在所要倡導的低碳生活聯系起來,更容易讓人理解公益的目的。
公益單元-非營利組織類
-
很棒的點“老傳統新傳”,生活中真的太多的不需要被強加給你,然后又隨手扔掉,我們在這個星球上活著,需要為她做點什么,才能讓人類持續延綿。
-
讓低碳落實到生活中,思路清晰有想法。
-
很好的環保切入點,執行也簡潔有力,微信支付的資源增加曝光。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