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 :媽媽被時間怪獸吃掉了,熊孩子這樣表達愛意
時間像是一個大怪獸,
吃掉的不僅僅是你我的生活,
還有本應該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光。
每一個小孩心里面都住著一個童話世界,
在這個世界里面沒有工作和KPI,
也沒有推不掉的應酬和打不完的電話,
有的全是彩色的糖果和玩具,
還有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做的游戲。
還記得年少的自己嗎?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
只是后來忘記了當小孩的滋味。
每年的兒童節,是每個小孩的節日,
也是“大小孩”們的紀念日。
紀念那個還沒有被時間怪獸吃掉的我們,
那個還會勇敢做夢的小孩。
面對“時間”這頭龐大的怪獸,
我們仿佛是長大的媽媽,
偶爾又是當初長不大的小孩。
很多人會說“愛,就要說出口”,
其實愛,豈止只可以用嘴巴,
連眼睛,耳朵,鼻子統統都能“說”我愛你,
甚至每一個包裹都是表達愛的禮物。
精心打包的“關心”,
全程呵護的“陪伴”,
時刻傳遞的“問候”,
每一份都必須及時寄出,
時間不會因為我們的怠慢而停下腳步,
愛,每天都需要快遞。
此次創意背后故事——
1、
拍了很多廣告片的我們,突然討厭起廣告片了。
通常的廣告片,一群穿著新潮、妝容驚奇的假人物,被擺放在精心收拾過的假場景里,表態度打雞血,賣力到賣弄,乍看腎上腺素升高,看多了審美疲勞,總發覺像吃了一頓精神快餐,剝離了意識形態的強制灌輸,還剩下什么呢?
如果離廣告遠一點,貼生活近一點,把急功近利放一放,把沖淡平和的煙火氣悉數收入鏡頭,人物躡足其中,呼吸其中,活在其中,偏不作假惺惺的表演。那么,至少這樣的片子會是真誠的吧。
如果能在這躁亂飄浮的時代,有那么一條片,能讓你靜靜看完,心里留下一點什么,也許只是一個捫心自問的問號,就善莫大焉了。
2、
今年2月,紅黑系的順豐快遞上市,造就了一個神話,也叫醒了黃藍系的德邦。
21年,德邦一直執念于2B端,在快遞業務中并不發聲,很多人知道德邦物流,但不知道德邦快遞,盡管如此,2C這塊肥美豐腴的蛋糕不可以輕言放棄。
找到我們,德邦快遞打算下很大一盤棋,一子落枰,建立快遞業務的brand image。然而市面上,已有太多鬧烘烘的“品牌宣言式”廣告片,是時候降降噪消消氣了。我們的策略是,感染替代灌輸,情感脈絡替代意識形態。借勢六一兒童節的節點,打一張母與子為主角的情感牌,講一個看著看著會淚目的故事,這樣的話,可能是輸出“專注你的托付”品牌理念的更好方式。
3、
近兩年,內容營銷帶火了視頻生產,動輒幾百萬的大制作、出手國際團隊加持,似乎成了廣告片的高級標配。
然而我們認為,真正的內容營銷核心在內容本身,不在大制作,我們也不想要一個在商業習氣熏染下,所謂成熟的廣告導演,而需要能把畫面的表達欲望壓下去,藏鋒斂氣,綿里走針式的導演。
很幸運,我們找到了朱言夏,這位留著“天使愛美麗”發型的臺灣女導演,以她擅長的語法,讓情感穿過日常,不動聲色地慢慢溢出。與其搭檔的是電影界當紅攝影師周宜賢,他善用鏡頭捕捉小確幸,曾掌鏡九把刀的《那些年》,并因此鵲起,4月剛剛上映的《春嬌救志明》也是彭浩翔力邀他合作的結果。
在臺北的一座民居里,拍攝悄然進行,置景營造了一種“亂象”,隨意扔下的玩具、搭在椅背上的衣服、雜放的居家擺件,熨滿了生活痕跡,這種不刻意的真實感仿佛從生活的肌體上摳下來的,鮮活流動。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沙漏全是手工作成,喝完一大堆飲料,把兩個玻璃瓶子口對口,用細麻繩密扎,道具師傅為此連夜趕制了上百個,最后剪到鏡頭里的不過一兩秒,也不可茍且。
一切就緒了,眼前完全寫實派的家,讓小男孩和媽媽很快入戲,無表演的表演,終讓片子有一份溫潤質地,那像是侯孝賢電影世界里的一幕,小而美的情感膠卷。
4、
很抱歉,這次我們沒有大制作、沒有CG特效、沒有雞血旁白,不打算煽乎你,不想把某個教條強制植入你腦中。
這次我們只是沉下心來如實講一個故事,我們靜靜地講,你靜靜地思索。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