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歷史文化與地理位置的影響,在臺灣,中元節稱得上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并且民眾的祭祀活動不止于一天,而是會持續整個七月。
2020年,臺灣全聯福利中心用一句 #很高興認識你 開啟了與眾鬼神的一場世紀對談,今年,紅衣女子、水鬼、魔神仔再度回歸,漫談傳統習俗,從慶典、供品到儀式,看見普度文化不為人知的美好。
《開龕門》
亦即為鬼門,每年農歷七月初一,由宗親會主普在基隆老大公廟進行開龕門儀式,象征迎接好兄弟回到陽間。
當龕門開啟,紅衣女子重返陽間,重獲自由。她想告訴我們:要冷靜,要好好珍惜,更不要忘記關懷孤魂野狗、野貓。
抱著滿溢的謝意、真摯的情誼,她想對參與中元文化的每一個人好好說聲 #謝謝你一直在。
《同歸所》
為了使老大公、好兄弟(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返回陽間時,能有暫時安身之處而紙糊的臨時住宿接待所。
當紅衣女子在沐浴升級的同歸所,洗去身上沾黏的塵埃、卸下紛擾,此刻她唯一體會到的情感,是所有參與中元的人帶給她的歸屬感,#謝謝你一直在。
《水燈》
即水中孤魂野鬼之邀請函,在海濱或河川點燃后漂流,指引至陸上接受普度。
當水燈點燃,在夜晚的海面上搖曳,水火交織出最明亮的指引,邀請好兄弟上岸共享桌菜,祈求平安。
不管是對于水燈的用心制作,還是對于佳肴的用心款待,都讓上岸后的食宴,不只美味,更有人情味,#謝謝你一直在。
《佛手》
以面粉捏制成神佛手印造型,象征著神佛牽引孤魂野鬼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當每年擺上一桌無私款待,其實就像在黑暗中向他們伸出援手,牽引好兄弟超脫苦難。
面對百年來不曾中斷的無私款待,水鬼想對大家說聲 #謝謝你一直在。
《豎燈篙》
是為指引陸上的孤魂前來接受普度,據說一尺燈篙可招引三里內好兄弟,因此燈篙越高,普度的規模即需越大。
當豎燈篙緩緩升起,即使越高的代表拜越大攤,魔神仔也難免會不知該選擇哪一攤。因為不論大攤小攤,都是最用心的佳肴、最熱情的款待,#謝謝你一直在。
《搶孤》
普渡結束為避免好兄弟滯留,以搶孤儀式提醒大家各歸其所。隨著民間對鬼魂的觀念漸漸改變,搶孤現已成為結合觀光與體育的民俗競技活動。
當每個人投身參與中元文化,無論是展現運動家精神的搶孤,還是具有文化美意的種種習俗,都讓這些美好的傳統,得以被傳承。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