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閩南土味廣告:廈門夜宵人請回答
夏至,餓了么走上廈門街頭, 提問了100位夜宵人:“你為什么點夜宵?”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點夜宵理由…...
文藝之外的新可能 ,一次接地氣的嘗試
2022 年春天,我們剛剛與餓了么廈門合作拍攝了一部廈門春日限定的文藝短片,呈現了廈門短暫春天里的美食與美景。這個夏天,我們又一次接到了來自餓了么的召喚,這一次,經過反復的開會風暴,我們決定,跳出文藝調子,整點不一樣的!
圍繞夏季餓了么的主推場景“夜宵”,我們從客戶口中得知一個重要的信息,每到夏天,廈門人的夜宵外賣訂單就會暴漲,而聽到這樣的現象,我們腦海中陡然浮現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為什么廈門人這么愛在夏天點夜宵呢?“因而,就有了片頭爆單的那一幕。
夜宵這件小事 ,背后都是故事
在廈門夜宵人的口中,點夜宵的理由有千百種,有的奇葩,有的治愈,我們在各色人的回答里,看見了不同的廈門夜宵人的生活百態。
我們希望把這些千奇百怪的理由通過具體的場景演繹出來,讓觀眾可以從中找到共鳴,這么多個理由,總有一個和你同款。
對有些人來說,加班到深夜,是對工作的認真;而加班后的夜宵,是對自己的負責!
工作讓我成為經理
夜宵讓我做回自己
也有一些人,白天很克制,卻總在深夜里放肆…
有一種自律
叫按時吃夜宵
有的夜宵,不是送給自己,而是送往心中牽掛的地址。
那些想說的話
讓夜宵替我轉達
有的夜宵,不光是為了解決饑餓感,也為了留住相聚的儀式感。
夜宵不斷
我們不散
從“夜宵人”到“通宵人”,你見過凌晨 5 點的廈門嗎?
由于是全片圍繞夜宵場景展開,所以短片大部分的戲份,都需要在夜晚拍攝,整個團隊的同事們體驗了2天“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守夜人生活。但令人的意外的是,夜晚的廈門同樣熱鬧,在拍攝阿強燒烤攤的當晚,到達拍攝地已經是凌晨1點了,仍有絡繹不絕的行人和車輛經過,拍攝現場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圍觀,也許這就是廈門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多深的夜,都還有人陪你清醒著!
要說夜戲最快樂的時刻,一定是夜宵時間!在拍攝深夜辦公室小龍蝦的場景時,劇組購買了若干份各種口味的小龍蝦,由于演員老師沒有吃完,身為導演組成員的我們就負責了善后處理,得以沉浸式體驗了廈門夏天的小龍蝦的味道,負責任地說一聲:yyds!
拍攝現場的主創團隊
(從右至左依次是:導演 張偉 創意 高凡 項目經理 壹糯)
短片拍攝之前,廈門連下了半個月的雨,本來還盯著天氣預報滿懷忐忑,生怕影響外景拍攝的我們,卻在拍攝的那兩天,久違的看到了烏云散去、月光照耀的夜空,也許這就是幸運女神對我們的眷顧吧~
我們的最后一場戲,是拍攝藍騎士駛過深夜的馬路。當時我們已經從前一天下午3點,一直 拍到了次日凌晨5點,趕到最后一場拍攝地時,路上的清潔工人陸續出現,路邊的早餐鋪子,也紛紛打開了店門,隨著街邊的路燈暗下,我們在破曉時分完成了拍攝。
短片上線以后,朋友圈的許多友友們都在看完以后下單了夜宵外賣,這樣大規模的沖動消費, 正是廣告通宵人的人間值得!
創作名單:
客戶: 餓了么廈門
Agency:IDEAinside 艾迪因賽
創意總監:梁錕
導演:張偉
文案:高凡
策劃:十月
美術:劉柯
客戶服務:麗丹、壹糯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IDEAinside 艾迪因賽 ,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餓了么在夏至節點,希望結合廈門地域性特色,以夜宵場景為核心,結合夜宵餐品,制作一支具有真實性和趣味感兼具的內容短片以觸達用戶、引發共鳴,同時希望適當降低短片的“廣告感”。
【洞察與策略】
每到夏天廈門人的夜宵外賣訂單就會暴漲,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從“廈門人為什么那么愛點夜宵?”這個問題出發,將真實街頭采訪眾生相與夜宵的夸張和趣味場景演繹相結合,探究深夜突發的食欲背后的故事,從“點夜宵的理由”中窺見廈門都市人們在深夜的心理訴求,讓場景融入美食,讓美味承載情感。
通過短片呈現“廈門夜宵人”群體夏夜賞味的心情,與鷺島夏日特色美食相結合,引發觀眾對吃夜宵這一場景的共鳴,從而促進用戶下單。
【創意闡述】
“閩南土味”、“沉浸式吃播”、“即夸張又真實”,是這支片子給人最大的印象。短片用閩南式土味解說形式作為打開方式,賦予了鷺島地域特色;片子結合真實的街頭采訪,以及夸張趣味的人物演繹,還原了上班族、健身人群、情侶、學生黨這些廈門夜宵人的深夜眾生相,展現了每一份夜宵外賣訂單背后的故事,在呈現美味食物的畫面中,也看見百味人生。
【結果與影響】
短片在廈門宵夜人經常出沒的天橋、公交站臺等亮相曝光,同時結合餓了么廈門站的#點亮深夜計劃#同期發布,眾多吃貨紛紛表達“看完轉手下單小龍蝦”、“今夏最有食欲的片子”。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