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央視春晚公益短片《包住篇》,用新視角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年味
2017央視春晚公益短片《包住篇》
《包住篇》由曾獲中國廣告長城獎的著名臺灣導演曾弘源執(zhí)導,來自臺灣省、身為4A廣告金像獎常客的陳大璞擔任攝影。短片用新的視角去發(fā)現(xiàn)中國最傳統(tǒng)的年味。
在春晚前期,我們推出的預告里,《包住篇》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包住”的到底是什么呢? 這里要講幾個小故事。
01
吉林延邊,大雪覆蓋的村莊,房屋里蒸汽繚繞,妻子用心包著餃子,這是在湖面冬捕的丈夫的午餐。
02
廣州開平,一位糕點師傅用心做著煎堆,細致地擺放整齊,包好禮盒,遞到小顧客手中。
03
蘇州古鎮(zhèn),蘇繡師傅繡著一對鴛鴦,把棉絮包進衣服,這是送給相伴一生愛人的禮物。
04
北京胡同,老剃頭匠送走大年三十最后一位顧客,講究地包好一套剃頭的家伙什兒。
05
上海居民樓,兒子帶洋媳婦回家過年,給父母拜年的時候錯把武術中的“抱拳禮”來作揖,鬧了一個“可愛”的烏龍。
記住哦,在咱中國拜年,手要包起來!
06
河北古鎮(zhèn),花燈老匠人給孫女做了有一家人剪紙圖案的花燈,一起等著兒女回家團圓。
合家歡的剪紙扎成花燈,包住團聚。
07
廣西黃姚,百歲老人給滿堂兒孫包紅包,煙花燦爛,喜慶祥和,共同度過一個美滿的除夕夜。
七個故事,七個“包住”,七個祝福。
包餃子、包裝麻團、親手做新衣“包住”家人、右手包住左手拜年……“包住”這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串聯(lián)起了一系列極富中國特色的溫情習俗,凝聚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家庭的珍貴、春節(jié)的寓意。讓屬于中國人的情感寄托和期盼得以全新表達。
工匠技藝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現(xiàn)生活中最尋常卻又飽含情意的故事場景,告訴我們“包住的是年,更是愛”。
《包住篇》花絮記錄
《包住篇》這支溫情中不失新意,讓人恍然大悟的同時也不禁淚目的短片得以成功,是背后的數(shù)次調改與打磨。
“這個橋段是否合理?”“這故事和以往是否相似?”“情感是否傳達的充分?”“整片邏輯是否通暢?”,制作團隊反復確認,并輾轉廣西、廣東、上海、江蘇、吉林、北京、河北七省進行拍攝,還曾為了考證一個傳統(tǒng)作揖手勢,創(chuàng)意人員連泡圖書館,聯(lián)系大學民俗學教授求證。待形成終稿時,更加新穎而準確——
項目信息
專業(yè)評分
專業(yè)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