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這個超強聚集性、傳播性的消費場,無疑是各大品牌爭相搶奪的營銷寶地。隨著2021年開學季的到來,00后已然成為大學校園里的絕對力量,而他們也成為了新的消費主力。
00后作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與互聯網發展緊密相關。他們擁有更強烈地表達欲,甚至更多人能成為獨立的內容生產者,而整個群體也更愿意為好的內容買單。拒絕同質表達、拒絕沉重說教,相比束之高閣的論調,更能打動他們的,是zqsg的“共鳴”。
而今年這波開學季,京東攜手代理公司180,可以說是進行了一次低調地升級,讓人看到了真切的“共鳴”。
一直以來,京東專門面向全國各大高校在校生,細分了一個購物版塊。通過學生證驗證學生身份,即可享受專享學生價、教育優惠等多項福利。在此之前,官方將其稱之為“京東校園花YOUNG會員”。但這樣模糊的名稱,在溝通的第一級,就流失了大量用戶。因為看不懂,而幾乎很少人會專門去研究,這個會員有什么用。
在今年的傳播,雙方可以說是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但與其說是創意上的辟新,更準確來說是一場從產品端出發、結合創意精準表達的傳播戰役。
從站內開始更新,將這個大學生購物版塊,重新定義為“京東學生福利社”,借用大學社團的概念,將產品的目標受眾、屬性及用途,直接點明。比起文字技巧,溝通永遠是傳播的首要標準。
而在內容上,針對00后群體,有深切共鳴的故事,是打動他們最好的方式。每一個即將進入大學的人,都是期待、激動、夾雜著緊張和未知。陌生城市、陌生校園、即使通過網絡事無巨細的提前避坑,仍然有很多避無可避的難處。這組VIDEO就直切難處, 先一步為即將入大學的萌新們,打了一劑預防針。
片子大量采用了手持鏡頭、監控鏡頭,用這種更客觀的第三人稱視角呈現大學生活原貌。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更貼近00后們視頻創作的一種習慣,給人一種身處現場的錯位感,不經意中營造出沉浸式看片的體驗。
而看完全片,相信所有人都淪陷在這磁性又魔性的旁白里。前面說到,本身就有強烈表達欲的00后們,更不喜歡同質的表達,互聯網“黑話”是他們這一特點的最大衍生物。正常的敘事角度和語氣,很難勾起他們的興趣。片子機智地選擇了一種風格強烈的腔調,用最正經的措辭語句,講述最沙雕的玩笑,旁白與畫面的中差、書面語體和互聯網詞匯的交錯,營造出巨大驚喜。
而整個傳播中另一個亮點,無疑是一場看似出現溝通偏差的視覺平面。
大爺、煮婦、白領····橫跨幾個年代的人物,痛苦、難過、撕心裂肺····無限放大的表情,配上強烈的呼嚎“我想回學校”,看完讓人忍俊不禁,但笑后不禁生出一個疑問,為什么針對大學生的營銷,會表現一組早已遠離大學人群的心境?這正是京東和180達成的共識,畢竟所有人都會先被有趣吸引。這波看似面向泛人群的平面,實則是一個有力的回彈,用離校人士的失落、反擊在校人士的“凡學”和急迫感——“你看,我正在大學!看來,我得加入京東學生福利社”。這種反向納新,相信笑果、效果兼得。
重金砸代言人、砸IP,借梗玩梗、獵奇聯名......一場吸睛的營銷,永遠不缺新鮮玩法,但“共鳴”是永遠打動人的良藥。真實的優惠+真誠的溝通,京東和180共同打造的這波開學季,可謂是誠意滿滿了。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