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高考押題奶」:祝你蒙什么都對,做什么都牛
有時候還會夢到高考。
夢到在考場上,答不完題,鈴聲響起了,心慌地一腳踏空,發現自己只是在課堂上睡著了,而同桌正在用胳膊肘捅你,小心地避開老師的目光。當你不小心望向老師的眼睛,發現你看不清她的臉,同學也相續消失,考場上只剩你一個。想要從夢中驚醒,卻發現這場夢無法結束。
你離高考很遠了。
但是你一定沒想到,當你工作的時候,你還要翻閱高考真題,和你的同事,一起討論著各種學科知識考點。你的微信群里還會有黃岡老師,你的辦公桌上還會堆滿了高中教材。
就像你還沒有畢業。
去年,我們與蒙牛一起推出了「高考押題奶」,在牛奶盒上印上了學科的考題,祝福那些要強的考生們,以青春印記,來紀念高考那些年的點滴情緒。正如病毒視頻《后題》中所說:「不用考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就連我們這一群牛人的想象力,都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我們也沒有想到,這個廣告項目,會得到了如此大的傳播,會有這么多人,希望能買到這款產品。一年后,我們重新開啟這個項目。
一個廣告,有沒有必要做兩遍呢?從泛大眾傳播的角度看,高考押題奶還是高考押題奶,并沒有太多新鮮的信息,品牌方完全可以另辟蹊徑,去做別的創意。而從消費者溝通的角度來說,那些去年購買押題奶的用戶,和今年參加高考的人并不一樣。如果從產品而不是廣告戰役的角度看,高考押題奶它可以提供給一部分消費者一種新的價值,只要對這種價值的需求還存在,而創造這種價值的成本并沒有過分增加,它就值得被重新創造出來。在同質化的品牌競爭中,廣告也不一定只是在做消費者溝通,也可以成為產品功能的一部分。
「我喜歡這個品牌,因為它做了某一件事」和「我不喜歡這個品牌,因為它做了某件事」,這些觀念同時存在。作為廣告代理公司,我們如今也能讓我們的想法成為產品的一部分,讓喜歡它的人,找到某些理由,繼續喜歡我們做的這些事。重新地做以前做過的題目,就像是一個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常識。不必畏懼重復,就算是同樣的考題,也可以用心作答。
哪些事情改變了?
去年的slogan是「蒙什么都牛,做什么都對」,網友提出,可以改為「蒙什么都對,做什么都牛」。說起來很有道理。今年我們把slogan改了,并且感謝了一下那些提醒我們要換slogan的網友。互聯網有記憶,翻翻帖子就能找到在一年前和我們互動的網友。他們的關注,值得我們去回應。
我們的進步主要靠網友評論
去年也有人指出,題目太難了,光看,不知道正確答案。今年我們在奶盒上印了小程序碼,后續可以從小程序繼續溝通。
今年的高考奶,和孔廟做了聯名款。牛奶加子曰,多的是更多祝福味。很多消費者并不是高考考生,而是那些身邊有人要參加高考,送牛奶,為考生送祝福,表心意。傳統文化里,人們供奉肖像,把自己的心愿顯現。這種儀式感,也是向宇宙散播自己的心愿能量的吸引力法則。
去年是魯迅說過,今年是子曰
文案上,我們更多追求的是同學般的溝通,希望盡量說一些真誠一點的話語。那些小小的心思,從奶盒上考題延伸出的回應和討論,不扎心、不用力,只是和你說句話,有時候有一點點好玩,有時候有一點點感嘆,僅此而已。都是高考過來人了,誰也不用給誰打雞血。
這里的題,你會做幾道?
今年的視頻用了年輕一點的方式:課本人物一起「整活」,牛蒙蒙和古今中外的神人們一起說唱Cypher。
如果大家有一直關注牛蒙蒙,會發現它的樣子又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越變越年輕,越變越可愛了。嗯,吉祥物運營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牛蒙蒙現在也是一個小網紅了,顏值要提升,才藝也得跟上。
麥克風給你,你唱最后一段
過年的時候給牛蒙蒙做了一套盲盒,效果挺好的,所以這一次如果你在盒馬鮮生買高考奶,可能還會得到「營養補給包」,有題、有奶、有文具。如果銷量真不錯,牛蒙蒙說不定會開啟副業,不只是賣牛奶,以后去賣玩具也說不定。
一些文創產品,那根筆特別魔性。
過年的時候做的牛蒙蒙盲盒,真的火。
還是要感謝客戶。因為一年一度的高考奶,讓我們一年一度地進行了高中知識的復習。溫故而知新,不亦說乎。在同一個項目中,累進式的小改進,也讓我們有了更多體會:如今的高考奶,已經不只是一個營銷事件了,它逐漸變成了產品本身。廣告所傳達的內容,也不只是傳播,那些字句圖畫,變成了產品的一部分。它的意義已經改變了。
就像是經歷過高考,經歷變成了你的一部分。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