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格五黑燕麥:再也沒有一種發型能代表我們
這絕非蹭熱度或者自黑,這個復盤的其實是我司快一年前做的一個項目——桂格五黑燕麥的上市。
針對一款包含五種黑谷物營養,主打以黑養黑,生發養發的燕麥,我們似乎很容易把它和一些網絡熱梗聯系起來,什么第一批90后已經禿了,別人脫單你脫發,挺禿然的…等等。
用年輕人都懂的脫發梗,造點話題搞搞笑,這確實是我們最開始的一個方向——但歷經與客戶幾十個回合的討論之后,我們最后卻走了一條看起來“詭異”又“政治正確”的道路:女性の覺醒。
ps:評論里很多都說像洗發水廣告
pps:最后的成片,我們內部平均打分為6.5
3月份接到比稿邀請→3月31日提案→4月17日比稿成功,還要繼續修改→4月28日再修改→5月11日改方向→5月20日敲定大綱→疫情擱置了拍攝→七月拍攝→八月成片,這一整個文件夾里的若干文件,也見證了去年從返工到疫情初步恢復的重大歷史階段…
不過這里面發生的種種故事,一年后仔細想想還蠻有意思的,我就暫且(強行)用五黑里的五種食材做個類比,簡單回顧下這個項目從1.0到5.0的變化(廣告人職業病犯了啊喂!)
1.0 撒一把黑“逗”
脫發的洞察被提了千千萬,還有什么新鮮的么?
我們發現,脫發人群最大的苦惱可能不是怎么讓頭發長出來——這需要運氣和時間;脫發人更苦惱的是,該如何“聰明”地掩飾頭發被越來越稀疏的事實,從而保住自己光鮮亮麗的體面人兒形象。有人把假發片藏在發卡下面,有人每天給劉海定時噴發膠,有人從來不在大風天出門…
于是,他們保持體面的掩飾越來越熟練,越來越周密,越來越“圓滑”,越來越“厚黑”。
誒,等一等,“厚黑”?這門名聲不太好的學問,掰開來看不就是五黑燕麥的兩大功能嗎——讓頭發又“厚”、又“黑”!所以我們一個借用“厚黑”的概念來詮釋創意:與其繼續用“厚黑學”掩飾自己的脫發,不如用桂格五黑把頭發養得又厚又黑~
“不要隨便懷疑自己的老婆”、“不要站在互聯網的新風口”、“不要養邊牧以外的狗”,我們用三話短視頻作為主要創意,甚至還用設計同學草圖+淘寶VO配音做了簡單的視頻demo(在提案現場發揮了驚人作用)。從掩蓋頭發的厚黑學,反轉到養護頭發的“厚黑學”,這一個小反轉深深切中了客戶對產品的熱愛之情,也戳中了在她們高冷外表下的笑點。
2.0 還是要加點兒適合更多人的黑米
現場的好狀態帶來了好結果,第二天我們就收到了比稿成功的通知~但還沒來得及慶祝,就又收到了客戶的反饋:
“厚黑很有趣,我們很喜歡,但對于那些真正有脫發困擾的人來說,這個痛點點被戳得太痛了…”
“我們覺得還是要正能量一些,讓大家都能接受。”
“痛點戳得太痛了”,我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反饋。在當時的我們看來,這簡直不可理喻。開開玩笑也不行?很多廣告不都這么干的嗎?沒有沖突的短視頻得多無趣啊?脫發的人明明也和我們一起笑啊!但我們還是進行了一輪調整,稍稍削弱了鋒芒,并引入了與健康機構的合作,將創意往更加正面的方向撥了撥。
其實一年后我依然不確定,這樣的內容到底算是適度的調侃還是略帶惡意的冒犯,但確實有了比去年更深的體會:客戶的顧慮是合理的,這是出于他們對品牌價值觀的堅持——它必須是積極的、正能量的、溫和的;而若堅持成為固執,也許會在某些程度上,限制這個品牌發展出豐富的、立體的、多面的、迷人的性格。一個猜想,不一定對。
3.0、4.0 推翻重來,把黑米換成黑麥
果然,堅持“正能量”的客戶看穿了我們換湯不換藥的小心思:
“哎呀這樣改是不行的!”
“消費者看了還是會生氣的呀!”
“我們能不能拍一條感人的視頻?”
“比如多芬那樣的?”
多芬那樣的…多芬那樣的…多芬那樣的…...
多芬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比如”而已,客戶動情地講述了“我的頭發,我說了算”這個案例,也不經意間提到桂格和多芬有多么相似,有多么深厚的淵源。
于是,在第三次提案的會議現場,以搞笑視頻贏下比稿的我們,就這樣“被多芬”了(諧音梗警告)。
雖然有一點點可惜,但把視頻的基調定下來之后,這個新的開始終于走上了正軌。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切入點:頭發與女性歷史的關系。
自古以來,中國女性的頭發有著比美更重要的象征意義,它與外表有關,更與我們的身份,信仰,自由有關。從“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到“我的頭發我說了算”,千年來每一次頭發的改變,都是我們的一次新生。而桂格五黑,正是沿襲中國傳統的食補養發,讓頭發和我們自己,再次煥發新生。
圖片拍攝這樣有一定深度和觀點的視頻。失去了一個抖機靈的機會,卻得到了一個表達觀點的機會,每一個機緣巧合都值得好好珍惜哇。
“可千萬不能拍成空喊女權口號的視頻啊!”
“可千萬不能拍成生硬的燕麥廣告啊!”
“可千萬不能浪費劉敏濤的演技啊!”
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
5.0 最后上菜前,再撒點黑芝麻
劉敏濤老師的加盟,給整條片子增添了電影般的質感。
我們選擇了三個有代表性的歷史瞬間,請劉敏濤老師在片中一人分式四角(包括她自己)。每一個年代都需要新的布景、新的妝發,還必須在一天之內拍攝完畢,可以想象拍攝難度有多高——但每一場戲,敏濤老師都能帶來驚艷的表演,甚至她光是站在燈下,就已經完全把我們迷住(老戲骨真的一身都是戲啊…)。
封建時期,“千百年來,女性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甚至是頭發的長度。”
革命年代,“啟蒙,也是從頭開始的。”
改革開放,“社會的開放,開始在頭上顯現。”
今天,“再也沒有一種發型能代表我們”...
結尾沒能找到更好的呈現方式,實屬執行過程中的一大遺憾(嘆氣)。
五黑項目的故事差不多就此完結,有遺憾,當然也有滿足。
雖然不完全是一個大團圓的happy ending,但對我們團隊來說,真的算得上是一次滿分的體驗。尤其是當項目結束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客戶常常不經意間向我們提到,消費者很喜歡我們傳遞的理念,很認同劉敏濤的形象,這條“女性之光”的視頻竟然還有不錯的帶貨奇效——這可能就是看電影時,最期待的片尾彩蛋吧~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