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淘寶:你好,農村就會好 首支品牌形象片
今天我們不談情懷
如果你偶爾瞄過一眼新聞聯播或人民日報,就會知道初中課本里常常提到的那個小康社會,在2020年就要做到全面實現,距今只有不到5年。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唯一可以確信的是,這5年里將會有超過10萬個村莊被互聯網改變。
2015年春節,我的同事順子坐了6小時飛機到烏魯木齊,又從地窩堡機場沿著201省道驅車500多公里,迎著漫天風雪,回到塔城老家。從他朋友圈中發出的照片來看,一條黑色的公路鋪在無盡的雪幕中伸向遠方,幾乎就是科恩兄弟電影中某些片段的復刻。我的另一位同事張莉坐了10多個小時火車回到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整個春節期間幾乎音信杳無,在團隊群里唯一一次現身是大年初一她爬到山頂夾雜著呼嘯的風聲發來一段語音。
好聲音上一首《南山南》動人無數的張磊說,遠方變成了現在的家,家變成了現在的遠方。
每年全中國有無數人因為相同的念頭跋山涉水回到長大的地方,但除了親人久違的笑容,他們看到的往往還有一個比去年更加寥落的故鄉。
那個故鄉有你的整個童年。最深沉的土地,最濃烈的酒,和最樸實的人。
它甚至曾經是中國人的精神原鄉。很遙遠的舊時,年事已高的國子監祭酒或大學士褪下官服一襲布衣回到鄉里,拿出部分積攢多年的俸祿蓋了一間學堂,以后的日子里,朗聲讀書的孩童變成青年舉子,帶著族人資助的盤纏一路風塵趕往京城,鄉村的肌體和生命力就在這樣文脈綿長的有機循環中生生不息。
而今天農村在文化上最顯著的貢獻是創造了兩個詞匯: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
今天我們不談情懷,是因為我跟你講的所有這些都不是故事,而是每天發生的現實。所幸的是,現實中總是有一些人在努力改變現實。
你看這個帖子的時候,我們年輕的合伙人正在田間地頭日夜奔波。我們的物流伙伴正在垂直落差1000米的盤山路上小心挪動。
某個村口的空地上,我們可愛的中國大媽正跳起廣場舞歡迎服務站的入駐。每一分鐘,我們都在把淘寶發明的那個“親”,變成鄉親的親。
我們不談情懷,只談莊稼、肥料和收成,還有一些正在改變中的人和事。
今天我們為這些人拍了一條片子,可能有點粗糙,但足夠真誠,如果你和我們一樣期待農村的未來,在網絡上遇到這條片子的時候請隨手擴散。
系列平面海報: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