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把21個產品放進一個平面,看人工智能如何融入生活
話說兩周前,我們接到科大訊飛的委托,要求把21個人工智能產品放在一個平面廣告里。
這個任務的難題,其實不在于兩周時間和21個產品,而是……人工智能。
提到人工智能(A.I.),很多人的印象基本來自科幻電影,比如:終結者?變形金剛?西部世界?哆啦A夢?內行一點的人會想到比李世石更會下棋的阿爾法狗。
如果你去問一個A.I.工程師,他會告訴你: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我們身邊很久了。你手機里的語音導航,購物app的“猜你喜歡”,高鐵站的刷臉識別……都是人工智能。
不過在人工智能領域,科大訊飛的技術可是全球頂尖的。你可能會驚訝,嗯?居然不是美國公司?
這里要提到人工智能行業的權威測試——請注意不是圖靈測試,而是——SQuAD(斯坦福大學自然語言理解比賽)。
那么誰是這個比賽的常勝冠軍呢?不是Google的AlphaGo,不是IBM的watson,也不是埃隆馬斯克的OpenAI,而是(你猜對了)科大訊飛的“訊飛超腦” 。
科普一下,A.I.研發的難點并不是學習和計算,而是理解能力。
科大訊飛一直專攻A.I.領域的硬骨頭:自然語言理解和語音識別,也就是讓機器能聽會說。
比如很多人熟悉的訊飛翻譯機、學習機、訊飛聽見App和訊飛輸入法。
有了人工智能,就能找到孩子的知識薄弱點和加分項,實現因材施教(訊飛學習機);
有了人工智能,輸入文字動嘴就行了(訊飛輸入法);
有了人工智能,故事機能用爸媽的聲音講故事(阿爾法蛋故事機);
有了人工智能,能讓全世界的人都聽懂中國話(訊飛翻譯機);
……
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就是這樣融入我們生活的。(如果不把手機旋轉90度觀看,還可以防治頸椎病)
是不是……一點兒也不科幻。因為科大訊飛相信,比人類強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人工智能的人類。而人工智能已經不是幻想,而是像水和電一樣,正在致力成為美好世界的新基建。
A.I.不科幻,A.I.在左右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