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看見手藝計劃:每一件手藝背后,都是價值百萬的故事
10月23日,抖音正式推出「看見手藝」計劃,同時在景德鎮召開「看見手藝」計劃發布會,要在未來一年,讓1000位手藝人年收入破百萬。不同于以往的跨界聯名玩法,這一次,我們的目光只聚焦于手藝,讓大家實實在在地看見手藝作品和他們背后真實的「人」。
傳統手藝,正在發出新的聲音
許多人認知的傳統手藝,大多只存在紀錄片里、或者某個old school同事的工位上、又或者是某個品牌的聯名產品里。將離我們很遠的傳統手藝文化融入自己的產品,是很多品牌熱衷的玩法。但在紛繁復雜的聯名與再創造中,傳統手藝本身似乎漸漸被置于幕后,成為這股浪潮的背景板。
實際上,傳統手藝和手藝人們離我們并不遠。他們甚至并不“傳統”,他們生活在每個人身邊,通過創新讓手藝在抖音生根發芽,讓傳統手藝不斷重返每個人的生活。
「看見手藝」計劃,就是要讓手藝人在抖音被更多人看見。助他們在堅守傳承的路上,溫暖而有力量的前行。
既然是「看見手藝」,那我們的看法是?
當打造「看見手藝」主題視覺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時。我們仔細地研究著每一個手藝人的作品細節。經過不斷的碰撞與嘗試,最終決定將「看見手藝」的主題以細膩的手藝元素進行直觀地呈現。
「看見手藝」,更看見背后的手藝人
在承載著手藝人故事的人物海報中,我們深挖了每個人背后的故事,發現了他們在傳承堅守手藝的同時,也各自經營著自己美好的生活。于是我們決定讓手藝人們從幕后走向臺前,將他們日夜耕耘的工作臺轉化為展示自己的舞臺。通過微縮人物于他們的作品相結合,用最真實的狀態,去展現他們在抖音里譜寫的“新”故事。
@南街壺娘
她在抖音傳承紫砂手藝,斟滿一壺江南春色。
@殿前司-胖虎
他潛心守護甲胄文化,在抖音喚醒你的民族記憶。
@篆刻家王臻
刀走凌云志,字形流云姿,抖音為他呵護篆刻藝術。
@大魚瓷活工作室
她心有美景,手中瓷器有意境,在抖音見證美好。
@非遺鴻銘閣老李
孤獨守護竹編手藝52年,抖音為他開拓一方天地。
@皮雕大師喬師傅(奇人匠心)
皮上10萬刀,敲擊60萬次,她在抖音雕刻千里江山。
@銀匠雪兒
不被理解的大學生銀匠,在抖音傳承非遺苗銀技藝。
@古阿新
傳承苗繡的路上,抖音助力他織藝繪夢。
再來看看那些手藝背后歡脫的花絮
有文化的主題,必須由我們文化人兒美術親自下筆
這么一看是不是感覺頭盔還挺小巧?
戴在文化人的頭上,立刻彰顯出傳統文化的磅礴和碩大!
和@銀匠雪兒合影的@殿前司-胖虎貌似嚴肅,其實是個健談的暖男。
這一次關于手藝的創作,也是WMY的小伙伴們重新認識傳統手藝的一次旅程。我們結識了更廣泛的創作者,也領略了傳統文化嶄新的生命力。感謝客戶與制作團隊全程的支持與配合。廣告這門手藝活兒,我們還將繼續打磨!
創作人員名單
創意群總監:石島
創意總監:丁陽
美術指導:馮偉
文案:吳啟芃
客戶總監:王帆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WMY 北京,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2020年10月,抖音正式宣布面向全國手藝人、手藝商家推出"看見手藝"計劃。該計劃發揮抖音視頻直播、電商的能力,通過流量扶持、費用優惠、官方培訓、專屬運營活動、直播基地服務等多項舉措,助力傳統手工藝被更多人看見,為手藝人創造更多收入。
【洞察與策略】
抖音推出的手藝人扶持計劃,讓傳統工藝插上短視頻的翅膀,改變的不僅是展示形式。簡而言之,手工藝天生適合視頻和直播的傳播形式,不僅可以展現作品細節,還可以直播作品制作過程,高清大屏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真實可感。
同時,傳統手藝和手藝人們離我們并不遠。他們甚至并不“傳統”,他們生活在每個人身邊,通過創新讓手藝在抖音生根發芽,讓傳統手藝不斷重返每個人的生活。
【創意闡述】
實際上,傳統手藝和手藝人們離我們并不遠。在承載著手藝人故事的系列人物海報中,我們深挖了每個人背后的故事,讓手藝人們從幕后走向臺前,將他們日夜耕耘的工作臺轉化為展示自己的舞臺。通過微縮人物于他們的作品相結合,用最真實的狀態,去展現他們在抖音里譜寫的“新”故事。
【結果與影響】
看見手藝計劃傳播推廣,幫助品牌塑造了明星手藝人們的傳統文化光輝形象,使其從幕后走向臺前,放大了人物特質及手藝特質,使受眾重新喚起了對傳統手藝的興趣及美好印象。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平面組-數字類
-
數字化的世界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脫穎而出做主角。更何況是身懷絕技的中國手藝人。
-
這幾年隨著國貨、國風潮,越來越多的傳統手藝逐漸重新進入大眾的視野,但大部分都是通過大型紀錄片、旅行綜藝的串場等,似乎離我們普通生活非常遠。但抖音的“看見手藝”項目反其道,另辟蹊徑,講述傳統手藝和手藝人們離我們并不遠,甚至并不“傳統”。去掉其沉重的一面,讓“傳統”輕裝上陣!
-
細節盡顯的執行品控。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