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旅行:成都春熙路爬墻熊貓離奇“失蹤”記
別人看熊貓的時候,有人正變“熊貓”。
為了美團旅行,我們調戲了網紅熊貓,并導演了一場熊貓大戲。
搞事情,聽說熊貓被我們拐跑了?
你在哪兒?
我在熊貓屁股下面!
據說,自春熙路IFS廣場的爬墻熊貓“誕生”以來,這樣的對話在成都的朋友們之間已經成為了一種頗為實用的梗。他們等人,會約在熊貓屁股下面見;他們打車,也會和司機約在熊貓屁股下面見。無論是明星大腕,還是達人網紅,到了這,都會折服于它的魅力之下,紛紛拍照打卡,來自國際國內其他地方的游客,更是趨之若鶩。它也因此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網紅代表。
這只由三千多塊三角形構件組成的大熊貓,因狀似爬墻,被成都人親切地稱為“爬墻熊貓”。而其設計師Lawrence Argent給的命名是:“I Am Here”,文明廣告的小伙伴們,對此有個大膽的想法:如果“I Am Not Here”,爬墻熊貓消失了,會怎樣?
故事要從不久前美團旅行的一份brief說起。當時創意部對這次任務的解讀,總結一下就是,“任務多,期待多,要求多……”
然而正如越危險的地方反而越安全的道理,大家深信,越具有挑戰性的難題,也許越容易找到突破口。懷著這樣的信念,眾人開始思考,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最大化廣告傳播聲量?
肯定需要借些巧勁。美團旅行想在川渝地區傳播6月火車票首單9折的優惠,那川渝一帶最火的是……當屬熊貓啊!那么,這次不如搞個大事情,讓成都春熙路著名的爬墻熊貓消失一下吧。
大家會心一笑,成功和客戶確認了創意想法和執行方案。
第一波預熱階段,為了炒作話題,制作網絡營銷視頻,以爬墻熊貓消失的噱頭,新聞播報的方式,一本正經特別嬉皮地引起了大波吃瓜群眾的轉發評論和持續關注。
第二階段關鍵詞是解密, 采用線下事件營銷的方式,促進真實購票。一只面朝爬墻熊貓,舉著“美團旅行6月九折,帶我出去?!睆V告牌的雕塑熊貓,領著一大批小熊貓驚現IFS門口,堪稱大型表白現場,在當地引起了巨大轟動,獲得了圍觀群眾的不俗口碑,還吸引到許多周邊城市的人趕來觀看。從早晨到晚上,人流量爆棚,絡繹不絕,以至這里的氣氛一直熱鬧非常,群眾紛紛合影,在朋友圈持續刷屏。
到了第三個階段,為進一步延續熱度,兩只熊貓玩起了抖音神曲,購買車票并輾轉多地秀恩愛。
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好玩,該項目的大小伙伴其實也經歷了蠻多“坎”。
比如在上海北京四川武漢多地不斷切換;比如拍攝當天打飛的緊急轉場,比如拍攝現場被保安蜀黍追來趕去……最有驚嚇感的一次,莫過于熊貓人偶道具,維修復雜,很可能耽誤定下來的廣告上線時間,幸好和廠家溝通及時,才如期完成。
跨過的坎越多,效果、掌聲和肯定也就越多。這波Campaign收獲了社會大眾和客戶的極佳反饋,參與度和轉化率都取得了顯著效果。
在歡呼的同時,文明的大小伙伴們,也在迎接新一場挑戰。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