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叛逆成就品牌
哈雷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字:懂。
當年,美國社會矛盾多,主流文化讓人厭煩,年輕人內(nèi)心壓抑。哈雷看準了機會,把“叛逆”打造成品牌靈魂。它賣的不是摩托車,而是一種態(tài)度:不妥協(xié)、不循規(guī)蹈矩,想干嘛就干嘛。
定位很準。摩托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反叛的象征。一輛哈雷,就是一個宣言:我就是與眾不同。
廣告夠狠。畫面里沒有光鮮亮麗的主角,只有開著哈雷的“硬漢”。皮衣、靴子、狂野的笑容。一望無際的公路,轟鳴的引擎。不刻意討好任何人,只為那些“懂”的人服務(wù)。傳遞的信息簡單直接:哈雷不是給所有人開的,得有點“野”。
用戶變朋友。靠硬廣告圈粉是不夠的,哈雷扎根用戶圈子。早早搞起了車友會(H.O.G.),組織騎行活動,做線下聚會。買了哈雷,不只是買了輛摩托,還進了一個有歸屬感的圈子。用戶變粉絲,粉絲變家人。只要開上哈雷,就有共同的語言,陌生人也能點頭致意。
對品牌有何啟發(fā)?千萬別試圖討好所有人。哈雷沒想著取悅每個消費者,而是抓住了一群特別忠實的粉絲。品牌的魅力,來自專一、深度的連接。
有情緒,有態(tài)度。少點套路,多點真誠??蛻粢氲侥銜r腦子里有畫面,有感覺。哈雷不是用錢砸出來的,而是用清晰的定位和超強的共鳴打拼出來的。你要做的,是找到屬于你的“靈魂關(guān)鍵詞”,去深挖,去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