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批改視頻作業的神器來了,每周為老師節省超8小時
在教育培訓領域,越來越多的學生作業是以視頻、圖片、文檔等數字化形式上交。對于老師們來說,及時收集、批改眾多學生的作業一直是一項挑戰。尤其是在影視制作、新聞傳播、文化藝術、播音主持、動畫、攝影等相關專業,更是需要審閱大量學生作品。
而在這個過程中,重復和機械的勞動占用了老師們過多的精力。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語言文學系的王宇紅老師,在她的西方文學名著選讀、漢語聽力、秘書學等公選課上,每周都要向近120位中外學生收集視頻作業。一學期16周的課程,在過往使用郵箱收發批改作業時,每周僅是下載和整理視頻作業的時間加起來就將近一天;這些視頻文件下載到本地,不僅占用大量電腦空間,且極易混亂;通過郵箱給學生作業進行點評,也無法做到便捷溝通。
除了高校,教培機構有著同樣的困擾。山東某大型影視在線教育企業,攝影、后期剪輯、短視頻的付費課程中,學員在半年期的培訓過程中需要上交30次作業,每位老師手中的學員少則50人,多則100人,每周一次的作業收集和點評,僅下載和整理文件就需要占用大量時間,讓老師們不堪重負。
這些實實在在的困境,讓一批敢于創新的高校老師和教培機構,嘗試對長期以來的收發批改作業習慣進行改變。
他們將分秒幀應用到這一場景之后,情況很快發生了大幅改善:省去了通過郵箱一個個下載學生作業的繁瑣流程;作業收集后自動存放到云端的指定位置,無需花費時間進行整理;還可直接在線瀏覽、批注和點評,讓學生能夠及時看到老師的意見反饋;在課堂上使用分秒幀進行拉片,使得知識講解更加清晰。
以一周一次作業計算,分秒幀每周為老師節省的工作時間就超過8小時。
這是如何實現的?
查看作業無需下載,直接線上瀏覽
電子化的作業大面積取代紙質作業后,對高校和培訓機構的老師而言,用郵箱下載每一份學生作業,就成為最機械和重復的一項勞動。尤其當作業內容是視頻類的大文件時,老師們順利瀏覽學生作品前,就會面對電腦,望之生畏。
分秒幀徹底改變了這種收集作業的陳舊方式。就像建微信群一樣,老師將學生拉到預先創建的分秒幀項目中,學生就可以便捷地提交作業內容。如果賬戶內席位不夠用,還可以使用分秒幀最新上線的「收集」功能,每次作業創建一個「文件收集」鏈接,就可以讓學生們各自將作業上傳到分秒幀指定位置,操作便捷。
由于分秒幀支持視頻、音頻、圖片、PPT、PDF、Word、Excel等海量格式文件上傳和在線瀏覽,老師不用像過去那樣在郵箱中一個一個地下載文件,就可以直接用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在線查看、批閱學生的作業。
海量文件無需整理,作業上傳即歸檔
過往收發批改作業的方式,老師需要將電子文件存儲到電腦本地進行瀏覽。一個班級至少有數十位學生,如果作業頻次較高,老師的電腦中將會積攢海量的文件。不僅占用電腦空間,對這些文件的整理歸檔,也會耗費極大精力。
“我的學生有100多,2門課用郵箱收集很亂,下載占空間,整理麻煩,總之挺費勁的。”中國石油大學的王宇紅老師向我們反饋。
通過分秒幀,只需要提前按照課程、班級或課時創建項目,就可以讓學生們將作業上交到指定位置,作業統一自動歸檔,無需二次整理。
當學生通過「文件收集」鏈接上傳作業時,分秒幀還能自動為每一個上交作業的學生創建一個文件夾存儲其上傳的內容,文件夾統一以上傳者的「賬戶ID+上傳時間」命名。只需要讓學生們統一將自己的分秒幀昵稱改為真實姓名,誰上交了作業誰沒上交就能一目了然。
作業批改精準定位問題點,反饋更直接
在課后通過電子郵件對學生作業進行批閱和點評,每個來回都需要等待,無法做到即時交流。對于視頻作業,通過郵件更是只能做到粗線條的整體點評,很難針對具體畫面中的細節問題提出建議,講解知識點。
使用分秒幀的「批注」功能之后,老師可以在視頻畫面上精準標記問題點,批改意見可以精確到幀,與畫面一一對應。針對視頻、圖片、PPT等形式的作業內容,還可以用箭頭、畫筆、方框、文字涂鴉等工具,用“圈點畫”的方式充分表達老師的想法。學生則可以實時查看反饋,并在批注欄中進行回復交流。
批閱學生作業需占用大量時間,難以一次性完成。分秒幀的「審閱狀態自定義」和「狀態篩選」功能可以幫助老師快速篩選出特定狀態的學生作業,自定義設置「未批改」「已批改」「不及格」「優秀」等,一鍵篩選,就能依據批改進度或作業質量等級對作業進行快速分類。
拉片教學,知識講解更加高效清晰
在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等課程中,老師往往會在課堂上對經典作品進行拉片分析,知識點精確到鏡頭甚至某一幀。老師不僅在備課時需要使用PPT文檔來記錄將要講解的知識點,還需針對這些知識點提前剪輯出眾多視頻片段,以便在課堂上重復播放。否則就只能在上課時不斷拖拽播放進度條,艱難定位每一個要講解的視頻片段,操作繁瑣費時。
分秒幀讓老師們針對影視作品的備課和拉片更加高效便捷。備課時用分秒幀的「批注」功能,提前在視頻時間碼上打點,將以批注的形式直接在視頻上記錄知識點。在課堂上點擊批注點,即可在拉片時立即定位到要講解的視頻片段或畫面。知識點直接呈現在視頻旁的批注列列表中,與畫面有機結合,避免講解時產生遺漏,也解決了普通播放器無法記錄知識點的問題,課前課中都節省了不少時間。
分秒幀還支持逐幀播放,也可直接在視頻畫面上“圈點畫”,只需要將分秒幀界面共享到教室大屏上,拉片時的知識講解就能更加清晰明了。
在課堂上講解和點評學生的視頻作業,老師們也是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相比以前方便多了。”王宇紅老師告訴我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