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機器人混戰:程天科技做“深”,傅利葉智能做“廣”
經歷漫長的探索期,國內外骨骼機器人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覆蓋軍用、醫療、工業、物流等領域,商業化模式也越來越清晰。廣闊的市場藍海催生了許多行業獨角獸,亦吸引來海內外諸多科技廠商和初創者,外骨骼機器人市場一片火熱。
小到康養醫院,大到大型工廠、大型運動會,都有外骨骼機器人的身影。例如:今年杭州亞運會上,傲鯊智能BES-HV腰部外骨骼機器人被運用于搬運大型貨物上,最大助力可達35kg,綜合減負60%以上,最大助行速度達7.5km/h。
外骨骼機器人商用范圍愈加廣泛,產業發展不斷提速。隨著外骨骼機器人深入B端細分領域,開拓C端市場,將造福程天科技、傅利葉智能等更多行業先行者,資本投資熱度也將不斷攀升。
外骨骼機器人漸入佳境
作為投資者關注的首要焦點之一,外骨骼機器人投資熱度呈現上升趨勢。
2022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投融資數量發生9件,達到新高。2023年,或許是基于技術前景、市場需求、創新能力、商業模式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考慮,資本方仍選擇繼續投資外骨骼機器人廠商。
邁寶智能科技、傲鯊智能科技、程天科技相繼傳來獲得融資的喜訊。
5月份,邁寶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獲得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拓展產品系列,降低產品成本,探索消費端應用模式,拓寬公司的業務范圍。
8月份,上海傲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將用于提升公司外骨骼產品的核心技術、加速核心產品的迭代升級和新品研發、完善團隊架構及產品市場推廣。
10月份,程天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完成后計劃在全球范圍引入研發、營銷人才,繼續與國際研究機構、臨床機構的合作,推廣基于RaaS(康復即服務)模式的外骨骼技術平臺。
可以發現,邁寶智能科技、傲鯊智能科技、程天科技不約而同的,計劃將融資資金用于技術的研發、產品的生產以及新場景的拓展方面。此舉無疑是為了持續創新、提高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側面說明了外骨骼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
技術進步、廣泛應用領域、市場需求增長等因素共同反饋,讓投資者們看到了外骨骼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潛力并愿意為其融資,這進一步推動了外骨骼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以程天科技、傅利葉智能為代表的機器人廠商也正在蓄力“再出發”。
程天科技“厚積薄發”
業內人皆知,程天科技主要開發包括核心算法和元器件在內的外骨骼機器人技術,為醫療康養機構、個人用戶提供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但不曾知道,在布局外骨骼機器人市場之前,程天科技研發團隊還做過巡檢機器人、水封涵洞檢測機器人等不少項目,可惜都未做大做強。
常言道:“選擇大于努力”不無道理,正確的選擇可以帶來更大的機遇和更好的發展空間,程天科技團隊洞察市場需求,選擇聚焦外骨骼機器人,最終在一眾機器人創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國際風險投資公司 Pappas Capital 投資,算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究其強勢崛起的原因,除了造化弄人的運氣(選擇)外,還有程天科技掌握了做大做強的核心秘訣,即強大的產品力。
在產品方面,程天科技專注打磨產品,用高質量、高品質的產品,輔助更多殘疾患者恢復運動能力。例如:適用于中樞神經病變(偏癱、截癱、腦癱等)的外骨骼機器人UGO、兒童外骨骼產品“童行(KidGo)”、GOGO助力外骨骼等等。
外骨骼機器人(康復領域)的目標用戶是偏癱、截癱患者、失能弱能老人等人群,對輔助工具的精準度和高效性有很高的要求。為此,程天科技開發出三條業務線,針對康復治療場景、無自理能力人群、行動代償場景提供精細化的服務。
在技術研發方面,程天科技組建專業研發團隊,實現了關節模組、傳感器、減速器等核心元器件的100%自研自產,這使得他們能夠提供先進、高性能的外骨骼機器人產品,保持產品競爭力。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程天科技持續的技術創新,可以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和功能,保持企業的領先地位。據了解,程天科技已自主申請知識產權500余項,授權300余項,并于2023年榮獲中國專利銀獎。
在渠道布局方面,程天科技不僅推出RaaS(康復即服務)理念,將外骨骼技術推廣至專業康復機構(B端市場),還積極布局C端市場提供租賃服務,打造B端+C端全套養老、康復體系,拓寬了商業化空間。
據程天科技官方數據,“過去兩年內,程天科技已進入超過560家康復中心、殘聯機構及醫院,覆蓋了全國超92%的省級行政區域,累計服務超30萬人次。”
不過,造價成本較高、售價高仍是外骨骼機器人普及的限制因素。即便程天科技提出“康復即服務”理念,將外骨骼機器人投放至各級康復醫院,通過租賃方式獲取收益,但很多患病家庭仍難以支付每月千元左右的租賃費。
程天科技憑借技術領先、良好的用戶體驗、高品質和可靠性以及優質的服務,建立起了競爭優勢,但商業化落地依然面臨諸多挑戰,營收、凈利雙增長之路任重道遠。
傅利葉智能“穩中求進”
和程天科技一樣,傅利葉智能深耕外骨骼機器人(醫療領域)多年,率先發布了國內首款商業化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旗下核心康復機器人也進入規模化應用,是國內智能康復領域的領頭羊。
傅利葉智能的發展如此迅速,離不開資本在背后的推波助瀾。自2015年成立以來,傅利葉智能獲國中創投、IDG資本等機構的多輪投資;2022年1月,傅利葉智能宣布完成4億元D輪融資,創下當時國內該領域史上單輪融資額最高的紀錄。
更重要的是,傅利葉智能把“先發技術”轉化為“先發優勢”,還將先發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通過不斷研發新技術、開拓新場景、建設新渠道,來保持行業頭部地位。
一來,傅利葉智能勇于開拓外骨骼機器人空白市場。2015年,國內外骨骼機器人市場相對空白,彼時機器人運動能力、AI算法等技術條件和市場條件尚未成熟,國內外骨骼發展主要依托于高校的研究資源,商業化可以說是處于“無人區”階段。
在此背景下,傅利葉智能團隊全身心投入到了外骨骼機器人的產品研發中,陸續推出了上肢康復機器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等三十多款產品并且成功商用。雖然傅利葉智能不是國內外骨骼機器人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它努力后實實在在地吃到了市場紅利。
二來,傅利葉智能勤于自研核心硬件及技術,構建技術護城河。據了解,傅利葉智能研發投入累計超過5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的30%以上,共計申請知識產權近200項,授權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專利29項,主要聚焦機器人機械電子技術、硬件控制技術、智能軟件技術等技術領域。
要知道,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究起源于國外,十幾年前該產品核心技術基本被海外玩家壟斷,傅利葉智能自主研發出力反饋技術平臺、多關節機器人運動控制卡、多維力傳感器等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突破了技術限制為市場帶來創新和進步,也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三來,傅利葉智能注重市場拓展,構建了豐富的產品線,打造了全球化銷售道渠。傅利葉智能不僅在技術上具備優勢,還有著強大的市場推廣能力,其開發的機器人產品已出口到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入駐國內外1000多家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傅利葉智能已從側重專用的康復機器人,轉向搭建通用機器人技術平臺,基于外骨骼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積累,研發通用型機器人,商業化道路越走越寬。今年9月份,傅利葉智能通用人形機器人GR-1開啟對外預售,可應用于科研教育、AI具身智能本體、演藝展覽、醫療康復、安防巡檢、迎賓接待等領域。
不得不說,傅利葉智能已經完成了前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生產、銷售,接下來如何繼續拓寬應用場景,實現商業規模化增長是其最大的挑戰。
商業化提速,競爭格局進入新階段
市場需求旺盛、利好政策層出不窮、資本投資熱度升溫,外骨骼機器人產業享受多重利好,發展前景相對明朗。
據邁步機器人MileBot數據,我國外骨骼機器人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0.03億元上漲至2021年的4.4億元,同比2020年上漲76%,年復合增長率為171.19%。預計2025年我國外骨骼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42億元。
隨著外骨骼機器人產業走向成熟,優先發展和布局外骨骼機器人產業的傅利葉智能、程天科技等企業,也將獲得長足的增長。
首先,外骨骼機器人制造門檻降低,均價呈下降趨勢。制造工藝的優化、材料成本的下降,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外骨骼機器人的制造中,他們提供開放的軟硬件平臺和開發工具包,使得外骨骼機器人的制造流程更加簡化和標準化,規模化量產難度大幅下降。
其次,外骨骼機器人技術持續地創新和改進,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眾所周知,資本投資熱潮催生了一批傅利葉智能、程天科技等明星企業,這些企業不斷將獲得的融資投入技術研發,解決產品在人機交互、機械結構、控制、驅動方式等方面的問題,形成良性競爭局面,促進了產業的升級。
再有,外骨骼機器人應用范圍廣,市場需求旺盛,市場景氣度高。在醫療領域,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幫助殘障人士恢復行動能力;在生產制造領域,它們可以增強工人的力量和耐力,提高生產效率……
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將促進外骨骼機器人市場的迅速發展。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產量約為914臺套,需求量約為265臺套。其中軍用及其他領域需求較為旺盛,占比為70.84%,康復外骨骼機器人占比為29.15%。
未來,外骨骼機器人滲透的行業和品類將持續擴大,覆蓋更多應用場景,即時傅利葉智能、程天科技等外骨骼機器人企業間的交鋒,無疑也將會變得格外猛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