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問近思:茅臺跨界熱點與爭議背后(上)
最近,貴州茅臺與瑞幸咖啡、德芙巧克力的品牌聯名無疑創造出了流量熱點和銷量高峰。9月4日,茅臺與瑞幸聯名推出的“醬香拿鐵”刷屏各大社交媒體,單品首日銷售額突破1億元。9月16日,茅臺又與德芙聯名推出酒心巧克力新品,2顆售價35元,開售即售罄。
在消費者和公眾或參與、或觀看這場典型的中國式跨界營銷“奇觀”的同時,不少品牌營銷領域的資深人士、專業機構也紛紛對此熱點發表點評。贊賞者認為,此番跨界幫助茅臺“破圈”,推動品牌年輕化。但也有聲音認為,茅臺此舉拉低了品牌形象,有損于奢侈品的品牌資產。
圍繞這一品牌營銷熱點及其引發的爭議,根元組織了一次切問近思的內部討論。我們將分為上、下兩篇,分享討論中的主要觀點。本篇為上篇。
觀點概要
“我們今天之所以討論這些問題,是因為它們涉及到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實踐——品牌聯名制造市場熱點和銷售高峰。一些爭論的焦點在于:這樣做對于品牌的高端化、奢侈化是否有害?
對于茅臺的這次跨界,至少不必武斷批評,值得看一看茅臺本身想到哪里去,以及現在的做法可能產生的實際好處或損害。至少從短期看,年輕市場的反應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茅臺跨界的戰略進取心和合理性。當然,我們對茅臺品牌還有一些建議:認真想一想自己到底要往哪個方向走,應該用哪些元素來支撐未來的發展。
在討論中我們還意識到,應該比較多地關注中國奢侈品牌的在地復雜性:一是中國文化對于奢侈的理解,值得進一步挖掘和思考;二是在品牌作為符號而非依賴產品資源稀缺性創造價值方面,中國企業還大有可為。”
與會人 | Frank、Alex、Knight
整理 | Eric
茅臺跨界聯名親近了年輕人,不必武斷批評
Alex:我并沒有覺得茅臺做這件事情有什么不對。作為它的潛在客戶群,我感興趣了,甚至愿意去下單買一個嘗嘗,甚至拿到產品后還會主動去宣傳。之前就算是在酒桌上喝茅臺,我也不會去拍個酒瓶子,我可能會覺得那是非常油膩的中年行為。但是拿著一杯醬香拿鐵去發個朋友圈,就是非常make sense的。哪怕是一個女性,也可以這樣做,一點都不油膩。我覺得從結果上來講,這對茅臺是有價值的。
瑞幸雖然不是一個昂貴的咖啡品牌,但一直是以聯名和年輕化為品牌特質的。這些特質放到跟茅臺的這次合作上,我覺得沒有把茅臺拉low、對它造成損失。茅臺其實就是要把自己跟一些人區分開來,甚至是去建立一些新的話語邏輯。
Knight:我也不贊成武斷的批評。在選對大方向和堅持底線原則的前提下,可以先往正確的方向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根據市場的反饋不斷調整,我覺得這是一種更高效的方式。茅臺的大方向就是要更多地跟年輕人接觸,那為何不先做著試試看?事實也表明,普通拿鐵加了幾滴茅臺賣得更貴,產生了溢價,年輕人愿意為溢價買單,也就是確認了茅臺的價值。
熱點與爭議背后,是白酒文化在年輕世代中的消失和再激活
Alex:很多人和他們的父輩不同,“我的五糧液”“我的茅臺”,這些在他們的生活情景和對于美好生活的想象里已經不存在了。資產到一定程度的人,發朋友圈去營造人設的時候不會選擇茅臺、五糧液,而可能是麥卡倫或其他品牌。這些大家共識性的“意象”可能會影響一代代人,等回過神來時,發現茅臺只存在于過去的代際里,甚至可能只存在于A股里了。所以,這次茅臺跨界熱點爭論的背后,并不僅僅是茅臺會不會做品牌的問題,而更是一種文化的消失。
Frank:我們能夠看到三類對酒的追求或者與酒有關的文化:一類是權力和財富,一類是西方現代生活的格調,還有一類是東方文人雅士的調調。
Alex:對。傳統文化里提到酒,會聯系到吟詩作賦,現在影視作品里喝白酒的場景都是“干了”“自罰三杯”,或者用它表達一種權力關系。現在的年輕人會向往這些嗎?之前看到一篇調研報告,白酒在年輕人群體中存在某種"心智危機",白酒和黃酒都被認為是"上一代喝的酒"。白酒品類需要年輕人。從中年油膩的聯想到新用戶群的聯想,這對于茅臺是有價值的。
Frank:所以,大家的一種觀點是:這次聯名合作有助于作為白酒領導者的茅臺加強與年輕人的聯系,在品牌資產上,未必會有損失;并且不能排除一種戰略性的進取心——代表品類擴大城市年輕人的親和度,激活他們對于白酒的興奮感。
與會人
Frank/聯合創始人&董事長
長期關注商業與人心的對話進程,致力于幫助客戶構建美好的生意,把握有度與無限的人生。Alex/策略總監
相信“元思考”是發現問題、推動問題解決的關鍵動力,樂于通過元思考驅動的洞察力與策略力,幫助品牌創造創新解決方案。Knight/高級專家
長期專注于研究品牌與商業背后的邏輯與理性思考,幫助企業構建更高效的品牌策略。
更多內容,歡迎期待下篇。
頭圖來源:unsplash
本文由根元咨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消息欄回復“轉載”查閱須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