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船鈴響—鈴鐺文化收藏展”在上海船廠1862開幕
鈴鐺的文化始終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變化,印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歲月的積淀,它是我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載體。從穿越秦關漢月的絲綢之路上傳來的陣陣駝聲,演奏著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頌歌;響徹千年茶馬古道上清脆悠揚的馬鈴聲,鳴響著古代我國西南各民族交往的樂曲,深山密林寺廟檐角上的悠悠風鈴聲,指引著人們走向那曲徑通幽處 ……
此次展出的鈴鐺藏品,其自身所蘊藏著的造型學、美術學、音響學、文字學、冶煉學等,都值得人們深深研讀,希望觀者得以深入了解鈴鐺文化,通過鈴鐺嬌小鈴瓏的身軀,探索其中蘊藏的歷史之韻和文化之美。對于葉堅華先生傾其個人收藏化為社會共享文化資源的理念,也是這次展覽的意義之所在。
此次展出的鈴鐺收藏家葉堅華先生現為上海市收藏協會顧問、上海市收藏協會鈴鐺收藏沙龍主任,是一位鈴鐺收藏家和研究專家,也是中國鈴鐺收藏界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鈴鐺收藏第一人 " 。曾被上海市首屆市民文化節評為市民收藏家。獲收藏鈴鐺數量和品種"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稱號。葉先生收藏鈴鐺已有二十余年,各國、各類鈴鐺藏品達四千多件。他還悉心研究,出版有《美姿雅韻賞鈴鐺》等專著,熱心傳播鈴鐺文化。他為弘揚海派收藏和海派文化作出了貢獻,用自己的藏品詮釋了文化自信,從一個側面顯示了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文化軟實力。
9月15日,風吹船鈴響”鈴鐺文化收藏展在船廠1862開幕。此次展會是由上海寰宇鈴鐺博物館,中船置業有限公司,上海現業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此次展出近千余件鈴鐺藏品,其中中國古代鈴鐺就有青銅鈴鐺、虎撐等,近代鈴鐺有海軍哨子、銀鈴鐺等,這些鈴鐺凝聚了當時工匠的智慧與創造力,更是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不同于中國鈴鐺,海外鈴鐺也有著它獨特的文化,本次海外的鈴鐺也展示了諸如泰坦尼克號、國外陶瓷鈴鐺、水晶鈴鐺、宗教鈴鐺等。現場還將不定時開展手作風鈴互動活動,現場可免費領取風鈴進行制作體驗。
本次展出地點船廠1862前身為始建于1862上海船廠,曾是中國現代工業文明發源地之一,記錄著中國造船業的發展史。船廠1862 的改造由世界建筑大師隈研吾親自操刀,歷時6年改造,修舊如舊,老船廠從滄桑的工業遺跡,蛻變成了魔都時髦地標,形成一個26000平方米的時尚藝術商業空間,集展覽、演藝、發布會、高度餐飲、定制設計師品牌為一體,正成為上海“永不落幕的舞臺、永不間斷的展覽、永不退潮的時尚”。
黃浦江畔,風吹鈴響,鈴鐺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寓意引領與平和的吉祥之物,來到有著百年歷史的船廠1862,讓我們從鈴鐺中聆聽娓娓的歷史回響,啟迪心中暢想的美好未來!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0月20日,地點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船廠1862一層,展會對公眾免費開放。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