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付費節目盤點
最近「諧星聊天會」營收預計破300萬元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各個聽友群里刷屏,甚至在某種層面實現了“破圈”。作為播客商業化的重要形式,對于播客聽眾,付費節目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對外界來說,知識付費之后,現在有一批人自掏腰包收聽不主打“干貨”的播客節目,確實有些新奇。
其實無論海內外,付費收聽都是播客常見的商業化方式。在美國有13%的播客聽眾付費訂閱過播客,約有一半的頭部播客(47%)通過付費、打賞或出售商品等方式來變現。
由于播客整體發展處于早期階段,各節目對于商業化的考量也有較大差異,所以目前播客付費節目的形態、收聽平臺、定價邏輯都有很大差異,為方便大家了解,本期推送盤點了近些年的播客付費節目。
由于人力精力有限,統計必然有所遺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
概述
節目形態:單集/專題
與音樂中的專輯和EP類似,播客付費節目主要分為單集和專題。一般來說,單集節目之間內容較為分散,專題節目會有明確的主題,內容也會有一定聯系。比如「諧星聊天會」此前推出過單期付費節目《請系好安全帶!》,售價9.9,最近推出的付費專題「諧星聊天會特別季」,共有10期正片,售價99(更新完成后恢復原價129元)。
消費模式:購買制定單集及專題/會員
除了直接購買節目,還有一種消費模式是購買節目的會員,在會員期間內可以收聽。例如「凹凸電波」的聽眾在其自有APP凹凸宇宙購買會員(12元/1月 30元/3月 98元/12月),即可收聽所有會員專屬節目,提前收聽到免費節目。
收聽平臺:音頻平臺/內容創作平臺/自建APP或小程序
除了喜馬拉雅、小宇宙、網易云音樂、荔枝等音頻平臺,很多節目有自建小程序或APP,也會通過小鵝通、愛發電等APP上線付費節目。對于很多資深播客聽眾來說,為了聽節目下載多個APP幾乎已經習以為常了。
付費單集
單期付費是最常見的播客付費形式,由于創作成本較低、對聽眾的消耗較小,很多節目都進行過嘗試,也是很多非機構類播客收入的主要來源。「黑水公園」從2019年開始,每周更新付費節目,目前已更新了近三百期節目。
付費專題
專題內容由于主題明確、具有一定深度,準備時間更長,因此定價較高,一般由專門的播客機構或者內容創作機構推出。聽眾對于專題節目的收聽體驗要求更為嚴格,機構通常會與專門的音頻平臺合作。
會員暢聽
對于粉絲黏性較強、內容生產能力強的機構,通過自有平臺發布節目,可以為APP導流,創造更多商業化機會,也能省掉平臺抽成的費用,但需要自己承擔開發與維護成本。與平臺合作,則可以保證一定基礎流量,節省開發費用。
付費新玩法
在以上的常規形態以外,很多節目也對付費形式進行了探索,挖掘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玩法。
遲早公開
「遲早更新」與小宇宙聯合推出的“遲早公開計劃”,檔節目購買人數超過50會解鎖小宇宙彩蛋,超500人解鎖節目彩蛋,超1000人節目由付費轉為免費。比起商業化探索,更像是一次社會實驗。
別來年鑒
「別來年鑒」每一集都采取pay as you wish的收費方式,聽眾可選擇任意一檔價格,支付后都可以解鎖完整節目內容。
拾音盒
「日談公園」出品的付費聲音盲盒,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氪金版(10期),一個是盲盒版(11期),盲盒版包含十期不同主題的節目,和一期隱藏款節目(只能單次抽取)。
拾音盒
統計時間截止至8月底
實習生:陳欣可、喬康乃馨、趙洋洋
作者:Jessica
?播客志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系授權
聯系方式:
[ 微信客服 ] podcaster_union
[ 投稿郵箱 ] podcasterunion@163.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