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館》:這些臺詞深刻又有力量
從哪來回哪去。
你要送我回中國嗎?
沒有一個中國人能笑著走出大英博物館,也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平靜地看完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
半個月前,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了,一分鐘的預告就收獲了300多萬的觀看量。短劇自正式上線后,迅速火遍全網,總播放量高達3.5億,獲2400萬點贊。
作為兩個自媒體人自制的短劇作品,做出這樣的成績真的令人欽佩。
不過我們今天不是為了說它有多火的,畢竟片子的熱度已經過去半月有余了。
更重要的是,經過時間的沉淀之后,這部短片依然以其承載的文化底蘊和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深刻歷史使命感,讓人印象深刻,余韻猶存。區別于碎片式的、快餐式的熱點轟炸,《逃出大英博物館》就像一碗需要細品的酒,散發沁人心脾的香氣,濃烈又醇香。
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這部爆火的文化向短片背后,那些細節處表露出來的深意,已經那些令人聞之動容的臺詞。
一、年少時開的槍,在此刻正中眉心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去回顧了一次完整的《逃英》,漸漸濕了眼眶。
《逃出大英博物館》,短劇內容就像它的名字。這部由自媒體博主自制的三集短劇,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一盞化為人形從大英博物館出逃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偶遇了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國媒體人,在其幫助下順利歸國的故事。
事實上,中華文物有一部分因為歷史原因散落海外,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是逐漸被大家接受的事實,但隨著時代發展的洪流激流勇進,國民的凝聚情緒不斷高漲。而正是這部短劇的出現,讓國人對這些散落在外的文物返回祖國的心情達到巔峰。
這感覺像什么呢?借用史鐵生老師的話,像是年少時開的槍,在此刻正中眉心。
縱觀全劇,有幾處臺詞和細節都十分令人動容。
她是清清白白的,記得回家的路。
其實“小玉壺”的原型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俞挺于2011年創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館購藏。
眾多文物中,為什么選擇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為什么是它?
因為“小玉壺”的來路和年代最清晰,她并不是被擄去英國的,而是為了證明中國的玉雕技藝并沒有失傳,用以推廣中國文化的。所以她在文物中最年輕,清清白白,也記得回家的路。
這么大柜子只睡兩個人?
短片中“小玉壺”的臉總是臟兮兮的,其實是因為在大英博物館內的很多中國文物,在展陳時都擠在一起,沒有名字,只有編號。還有的甚至沒有保護罩,任由往來游客觸摸。外國人可能并不懂得文物的含義和價值,甚至會按顏色將很多相同顏色的文物擺放在一個柜子里。
你是大英博物館那只玉壺,你講過很多遍了...
是盞,是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
中文一直是公認的很難學習的語言,中國古代的量詞很多,英語很難翻譯完全。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很少有人能深刻了解中國文物細膩而又璀璨的文化背景,更無法記住那些文物的名字和由來。“小玉壺”用“盞”這個詞,一方面是表現對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用這種方式喚起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執著守護。
家人,是血脈相連的同胞,就像唐大馬和唐小馬,或者壺身和壺蓋。
黑眼睛,黃皮膚,說中文,家人就是血脈相連的人。流失在海外的每一件中國文物,也是最親的家人,承載著泱泱華夏的文明故事。
下一站,瑰葭路。
結局和大家想的都有點不一樣:逃出大英博物館,聽起來好像是歸家了,但小玉壺只是回來送個信,因為她說:“中國人不做那些偷雞摸狗的事,總有一天,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所以下一站,是瑰葭路,也是真正的歸家路。
“小玉壺”在夕陽下望著日暮美景出神,那一刻,她也在異國他鄉想念故里吧。
二、除了玉壺,還想讓你記住他們
另外,第三集短片的結尾,“小玉壺”回到中國之后,拿著書信給在中國博物館的文物們念來自異國他鄉的書信,全程高光,令人聞之熱淚盈眶。
短片選擇的大多是被擄走的與留在中國的之間有勾連的文物,短片以這種方式來表現,遠在異國他鄉的文物與祖國母親搭著脈、連著根,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簡短的臺詞最鏗鏘有力的回應和品格,漂洋過海不遠萬里只為送家書,送回親友的思念和期許。
臺詞中不斷出現文物的名字,強調文物與文物之間的關聯。《逃出大英博物館》讓大家記住了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也更想用這種方式讓大家記住更多文物,他們都來自中國。
水月觀音
水月,我早已將回還之事拋之腦后,
駐留在西方的游子,需要庇佑的神靈,
只是這具木鏤之軀,承得住偷盜者的歉意,
卻載不動故人流連的目光
唐三彩—馬
唐大馬,我是來給你送信的,信上寫:
唐大馬,我是唐小馬,一眨眼。
我們已經一百六十三年沒有見面了。
每天洋人走后,我就會圍著這牢籠跑上幾圈,
跑著跑著,我便會想起幾百年前,
我們相約跑遍大好江山的誓言。
遼代三彩羅漢
佛祖爺爺,羅漢爺爺讓我跟你說,
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乃眾生法相,
重逢,皆在一葉菩提之間。
龍耳虎足銅方壺&朝冠耳爐
龍耳虎足爺爺,朝冠耳爐叔叔想跟您說,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應自強不息,
夫愛國之士,不懼九重之淵,
前輩不必掛懷,我雖身在萬里,
仍不墜愛國之心。
明代龍紋琉璃磚
病骨支離,離家已有百年,
哪怕分神魂斷,
也斷不了這魂牽夢繞的鄉愁啊。
三彩彌勒佛
地藏啊,從前你總嫌我的笑聲吵鬧,
這么多年沒聽到,是否有那么一點想念啊,
哈哈哈哈哈哈。
象牙鬼工球
諸位同胞,我的弟弟在戰火中被洋人擄走了,
我們兄弟本是一對,如果他先回家了,
一定,一定要告訴我一聲啊。
下于茨酒壺
來,給你們壺爹爹念首詩,
杯杯盞盞念故鄉,相碰低吟訴衷腸。
陰間判官俑
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
隋代大理石阿彌陀佛像
千載暗室,一燈即明,爾等,靜待此燈。
明代銅鑄真武像
關內的將士們,替我死守家國!
四方鼠輩,凡有犯者,必誅其族,
我軍,需戰無不勝,令無不從,
待我歸營時,還我一個,
太平的萬里江山!
最后附上《逃出大英博物館》全集,讓我們一起來回溫這部橫空出世的良心佳作。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