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直播|阿康的未來在哪里?
在開始直播之前,我們在「超級阿康社群」進行了一次田野調研,本意是想了解阿康在工作時,會遇到什么困難、問題,但結果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
意料之外的是,只有12.5%的阿康堅定會繼續做阿康。其余的阿康,要么打算另尋出路,要么還在迷茫中…很多人誤解阿康只是信息傳遞者,且背后隱藏的諸多心酸與委屈,成為了很多人不愿意再做阿康的原因,因此12.5%這個比例結果也在情理之中。
接下來詳細剖析一下,
阿康不想繼續做阿康的原因:首先,是“看不到未來”。調研發現,很多人最初成為阿康是為了更了解廣告、甲方、市場等,甚至是為未來鋪路。真正成為阿康后,發現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感受不到成長,不由得開始產生了“繼續做下去的話,真的會有未來嗎”的疑問。
第二,是“認為自己是受氣包/背鍋俠”。調研顯示,在做內外部協調時,阿康極其容易變成背鍋俠。比如,客戶與創意意見相左,客戶不滿意創意的想法向阿康施壓,創意埋冤阿康沒有溝通藝術。此時阿康容易陷入委屈的情緒里,并且感到很無力,這種無力感經過積累就會變成挫敗感。
第三,是“覺得學不到東西”。阿康被譽為“連接客戶最有效的橋梁”,很多阿康懷揣著對廣告的熱情入行,但在重復的溝通工作中,卻發現并沒有學到有用的技能。于是阿康產生了困惑:到底什么才是阿康護城河和價值壁壘,怎樣才能成為無可替代的阿康。
第四,是“成就感缺失”。就像很多人不相信阿康可以帶隊參加戛納一樣。每個出街的項目,或許會被夸BIG IDEA很好、VIDEO拍得很美……但是卻比較難清晰定義阿康對于項目的貢獻,能獲得的成就感并不多。
為什么選擇成為阿康:“我是廣告專業的,從實習生開始,我就在廣告公司做阿康,過程中我獲得了很多的機會,升職也很快。五六年之后,我被客戶挖到了甲方,成為了一位年輕的市場總監。但在甲方的三年,我最大的感受是,我還想做廣告。原因也很簡單,廣告行業有一定的自由度。很多人認為甲方有相對的主導權,但現實并非如此。甲方有著層層的決策鏈條,不管是總監還是CMO都需要層層匯報,在決策上達成共識,是一件很難的事。我想在熱愛的行業里,做出更多的作品。哪怕一位客戶不buy in idea,我還可以轉做另一個。總歸在20多年里能做出很多不同的案例,哪怕不能稱之為代表作,但至少在這個行業里沒有后悔。從甲方跳回到agency,經歷了兩家國際4A,做到了管理層,但是后來我發現,阿康的這條路子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開一家agency,掌握一個行業的運作模式。”
-TOPic聯合創始人&CSO 周峻林Eric
“我是在廣告黃金時代土壤里成長起來的,也很有幸見證了這個時代。入行的時候,我的想法也很簡單。畢業的時候看港劇,劇里面那些精英、專業、穿得也很有型的人,都是廣告公司的人,而我剛好也是廣告專業的,我就想要試一試。看到你們在很松弛地討論阿康這個角色,蠻感動的。因為現在很多阿康都覺得自己在水深火熱當中,有著很多的匱乏感。阿康是一個門檻很低,但天花板很高的職業,我們要對這個職業有耐心。昨天我看到導演席然的一段話,很適合此時分享給所有阿康。他說,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是一顆時常等不到自己成熟的果子,因為往往在成為大樹的時候,就已經失去耐心了’。我們應該有 Passion去等待一棵小樹苗,長成大樹、再結出果子,或者說在別人采摘了果子之后,我們如何生長出新的果子,而不是一直在想為什么不能直接成為果子。這是我今天一個的感觸。”
-TOPic創始人&CEO 李雪Snow
“我入行是個巧合,在報考大學時候,碰巧與一位從事廣告學專業的學姐聊天,因為她,讓我對廣告這個行業產生了向往。又一次機緣巧合進入了廣告專業學習的過程中,越發著迷喜歡這個專業。畢業之后,我也沒有定義自己是一個阿康,處于啥都做的狀態。但是我后來我發現,作為阿康,我把控著整個項目,推動項目往前直到它完成,這很有趣,也讓我想在阿康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TOPic 客戶經理 冼弋力Liya
“很多人可能跟Liya比較像,陰差陽錯到了一個專業,因為喜歡就入行了。我的媽媽是做廣告的,從小耳濡目染。小時候,媽媽每天下班回來就會跟我說“你看我今天拍了什么”,這個傳統至今仍在延續。第二個啟蒙是話劇社老師,她說“如果你可以把一杯水演出 ‘賣得很貴’的感覺,你就是很厲害的表演者”,好有趣,還跟廣告有一點點像。在做廣告前我做銷售的。銷售的經驗對我來說最大的助力是,它讓我具備了洞察能力。比如當我到客戶的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觀察辦公室來摸清老板的愛好。因為他是我產品的消費者,是TA。如果老板的墻上掛了高爾夫球桿,那話題就來了…當你把自己放在TA角度去思考的時候,很多事情都可以更順暢。做廣告,我覺得也是一樣。”
-TOPic 內容策劃 李鳳軒Sean
每個人成為阿康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出發點都是對于廣告行業的熱忱。在調研中,我們看到了25%的阿康想做生意或創立品牌,而30%處在迷茫中,但高達43%的人希望能發展為策略…
就此,再聊聊阿康的未來在哪里:End to End以橫尺為例,橫尺的0CM往前就是市場、消費者、以及一切在廣告公司以外的無盡宇宙,通常阿康是站在最前端,去了解無盡宇宙。
橫尺往后走,包含阿康、策略、創意、制作、活動等內容,是指一個完整的廣告制作流程。從橫尺子的前段至后端,是一個人在廣告行業里面發展的鏈路,我們稱之為End to End。
這是一條必須打通的線,打通后,你就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可以跳出廣告公司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樣子,去甲方、去創立品牌、做更多的事情。所以,第一關鍵是橫尺。是否愿意走完它,還是直接跳到外面的宇宙,取決于個人。如果你覺得不想走完這條尺子,只想停留在這5公分,真的有可能“不想再做阿康”的心情會每天伴隨著你,因為你必須不斷突破尺子,你的客戶才會完完全全地信任你。
“T”型能力橫尺之上還有一把豎尺,這就涉及到了T型人才的概念:“T”的垂直線不受現有崗位的限制,是自己選擇的一個無法被取代的位置。落點可以根據我們的特長去任意選擇,甚至選擇多個。
你的“T”是什么?
“是懂案例吧。我會一直逼自己去看案例的原因,除了它很重要之外,我覺得要做好一個策略,得先看別人是怎么做的。當跟我的team一起做項目時,我可以通過案例來inspire創意。”
-TOPic 內容策劃 李鳳軒Sean
“為什么要看案例?不是為了純粹地看價值觀上的東西,更多的是看到一個案例背后帶來的新的想法,以及它產生的銷售的可能性。一條廣告并不是要立刻賣貨,當受眾萌生了“我好想擁有它”的想法,就已經完成了銷售的目標。就像我想擁有一臺萊卡M11,它售價6萬塊,我可能不會立刻入手,但我看到廣告的瞬間,我把它放入了我的心愿清單,想著總有一天會擁有它,甚至擁有它下一代的產品。這就是看案例本身,是能夠帶給我們的更多思考。”
-TOPic聯合創始人&CSO 周峻林Eric
“我的T可能是在social端,因為我本身是一個抖音、小紅書沉浸式上癮者。即使加班到4點,我也要刷半個小時的抖音或者小紅書。”
-TOPic 客戶經理 冼弋力Liya
“我真的非常期待TOPic能夠出現一些KOL。
當你成為了一個KOL,開始了解了整個生態,你的護城河就會變得很深,你也可以把經驗用來幫助品牌的生意,甚至幫助所在的agency能夠變得更好。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T,這樣你就可以擁有更多用于“走路”的腿。”
-TOPic聯合創始人&CSO 周峻林Eric
現場連線社群小伙伴:你覺得阿康的未來是什么?或者說你想象中2~3年后你會是怎樣的人?
“在未來2~3年,我還是想做阿康,而且我要做一個好阿康。我一直覺得阿康這個崗位是挺關鍵的,就如大家所說的,阿康是橋梁,連著內外部各個部門。對外,阿康要比創意、策略更懂如何解決客戶的生意問題;對內,阿康要推動創意的落地。阿康也要盡量維持工作氛圍,在士氣低迷的時候要提供元氣,在團隊放飛自我的時候,還要能收得回來;碰到問題時得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地沖在前面,并為問題兜底。這是我想在未來2~3年想成為的阿康。”
-SAM 葛焱
總結一下:
“回顧一下今天的內容,首先,87.5%的阿康“不想再當阿康”,最大的原因是覺得阿康在廣告公司里是毫不重要的,老板永遠關心的是客戶和創意怎么想,而阿康卻像是一個messager。這個情況無法因為廣告行業的變化而改變,相反,這取決于每個人。我覺得阿康在未來就在于,忘記阿康的職位,改個title沒有用,比如說曾經李奧貝納把 AM改成了BM,必須在實際認知上突破title。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真正地改寫阿康的命運。”
-TOPic聯合創始人&CSO 周峻林Eric
(直播回顧的最后,也回顧一下誠意滿滿的海報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