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秀|東東槍的“道”與“術”
大咖秀:TOPic內部的不定期分享,大致以月度為周期邀請行業內的前輩進行線下主題分享、問題交流。經過分享嘉賓同意后,將分享內容整理、沉淀并與行業伙伴們共享。
本期嘉賓:東東槍文字/創意工作者,個體創作者,各種愛好者。
TOPicer:創意是否有方法論,是否有方法能夠快速地幫助我們想出創意?
東東槍:首先要相信有,我見過一些創意高手,他們能用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質量產出創意。從這看來,創意的確是有方法的。你要明白方法背后的原理,即那個創意是從哪來的,用什么樣的路徑可以更好地接近正確答案。
其實這本書(《文案的自我修養》)就是試圖在尋找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但是你要問“道理”是“方法”嗎?它倆之間可以劃上等號嗎?我不是那么確定,至少我覺得它是有道理的,而不是只能告訴你說,“你就再想想”,或者讓你自己去領悟。它的反饋是準確的,或者說它給出了一些指導性和方向性。我此前也一直在思考,當我們每次接一個新brief時,它就像解一道新的數學題一樣,甚至比數學題更難,沒有標準答案。經常摸不到脈絡,只能憑一些經驗。要說我們找個什么樣具體的方法,用什么樣的方式去破這個題,好像確實找不到一個很有經驗的體系去指引。以往我們評價創意,往往會說創意好或者不好。但我后來有一個體會是,除了好壞之外還有對錯,也許明白這些道理,至少能先讓你做出正確的創意。先談對錯,再論好壞。
陳聲雄(TOPic創始人&CCO):“好”跟“壞”非常主觀,是個人審美標準。“對”跟“錯”則是跟商業目標有關,是客觀的策略思考。TOPic有一個對自我作品的評判標準,分三個層級。第一級:能解決問題的創意;第二級:能用新方法解決問題的創意;第三極:能用新方法解決問題,還給人留下點什么的創意。這三個層級,我覺得某種程度上回應了東東槍老師講的“對”跟“錯”,“好”跟“壞”。
東東槍:每家公司、每個創意人都會有自己的標準。當你在做一個創意的時候,你的腦子里會冒出30個想法來,你得按你的標準來做篩選,覺得哪個是好的,是值得和你的老板或者是客戶聊一聊。這本書就是我找到的標準,我覺得至少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價值。
陳聲雄:這本書的確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也一直鼓勵我們的創意小伙伴想創意時,不要把我的喜好或某個客戶的喜好作為標準,一定要站在解決此次傳播目標的角度去思考,盡量站得更高一點、看更遠一點,才能找到正確的路。
東東槍:的確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出一個標準,我再回到這本《文案的基本修養》,書里提到,不同的標準的存在,其實就在于從不同的層級上來看。就比如,咱找一導演拍片子,導演為“執行”負責,把這個片子拍好了,在他的標準上就是一個好作品。如果我們接了一個brief,當中有非常明確的策略,讓我們產出一個創意作品,那我們就對idea負責就行了。如果客戶拿著一個商業命題來找我們,說“你們有沒有可能用廣告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得負全責,那個時候標準可能就要抬得非常高了,每個程度上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陳聲雄:是的,標準也分不同階段、不同程度、不同語境、不同人群。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抖音快手里的某些視頻火得不得了,難以解釋,也不符合主流審美,但肯定有它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龍杰琦(TOPic & Loong 廠牌主理人):在我看來,“標準”其實是在講品位,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標準”能成為大家的“標準”,而是每一個人的品位都各不相同。至于品位好還是不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你看現在國內的那些作品,好與不好,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客戶的品位。
陳聲雄:同意,我們這行業是代理商決定了作品下限,客戶決定了作品上限。
TOPicer:我有一個問題,也是跟工作相關的。在之前服務客戶時,客戶的要求跟我自己價值觀有相抵觸的地方,但是我又無法拒絕,遇到這種情況,東東槍老師會怎么處理?
東東槍:我自己的大原則是,第一,我們終究是乙方,是給甲方服務的。當我們在為甲方服務的時候,我們個人的意志,甚至用龍哥的詞來說,我們個人的品位,甚至是個人的標準,在甲方的需求、傳播目的和商業目標面前,是無足輕重的,是沒有那么重要的。個人的品位、偏好,在個人創作的時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就聽從自己的內心就好。但是在為客戶服務的時候,首先,我們是團隊合作,這個團隊當中恐怕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和偏好,誰是最后做出決策并且為決策承擔責任的人,我們就該無條件的去聽他的。說的簡單點,比如說我跟雄哥是創意,龍哥是創意總監,我們的意見跟龍哥不一樣,但是最后就得聽龍哥的,因為龍哥是被公司指派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我們倆沒有道理不聽龍哥的,而去做一個不一樣的東西,這是一個工作邏輯和工作倫理的問題。其次,你一旦接了客戶的brief,你就應該為brief去服務。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你的團隊都認為brief沒有問題,客戶的需求沒有問題,你就該為客戶服務,而不該去論你自己的個性,你的價值觀如何。但是確實有特殊的情況,當你接到的是一個違背公序良俗甚至是違法的要求,比如像我剛才所說的,他要求你去撒謊,在我看來這種需求是應該拒絕的,是應該跟所在部門的領導說,咱們應該拒絕這樣的要求。如果我所在的部門領導不拒絕這樣的要求,我就認為領導有問題。如果我所在的公司不拒絕這樣的要求,我就認為這個公司有問題。
TOPicer:廣告和內容創作有邊界嗎?
東東槍:這個問題,從二零零幾年我在奧美,到我后來去了字節跳動,一直是個被討論的、模糊的問題,甚至導致了我們這個行業的邊界都是模糊的。但是前兩年我意外地搞清楚了這個事情,在我去了讀庫之后,看到了一個90后小伙子寫的文章,他在騰訊研究院上班,算是一個互聯網觀察員,文章的標題叫《壟斷的困境》。它里邊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讓我發現找了那么多年的答案就在這。因為原話說的比較啰嗦,后來我做了總結,特別簡單的一句話,“免費的內容都是廣告”。如何區分內容和廣告,不是給你個片子,你看完來判斷這是內容還是廣告,不是這樣的,不收費的都是廣告。所有你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不收費的內容,包括一條微博、朋友圈,任何一篇公眾號文章、一張圖片、一個姑娘發出來的自拍…全是廣告。我的朋友圈是我的廣告,它帶有目的性,想想你們為什么要發一個朋友圈,曬自己這個周末干了什么,那是你給自己做的廣告,要讓別人了解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品牌,你就是在不斷塑造這個品牌。有些人曬自己的生活品位、健身成果,或者曬自己周末在家帶娃做飯,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廣告。收費的才是內容。如果你登陸了一個視頻網站,看電影是收費的,它就是個內容產品,因為它是用來賣錢的。那些免費讓你看的劇就是這個平臺的廣告,是為了讓你多去這個平臺看看別的東西,最后在平臺上花錢。從我明白了這件事之后,我再也不為此糾結了,從這個角度上,我們這個行業也要重新定義了,我們所做的廣告,要跟所有線上線下所有免費的廣告做競爭。只是以往的我們不這么定義,沒有想到我們這個圈竟然可以畫那么大。
TOPicer:我們是做品牌服務的,在這個語境里面,您說的“免費的東西都是廣告”,也是成立的嗎?因為其實廣告它是帶有商業目的,我們是要幫客戶解決生意問題的,比如賣貨。
東東槍:咱們可以細分一下,廣告的終極目的當然可以導向銷售,但實際上也不是所有的機構、所有的商業廣告的模式都只有銷售,它并不都是那么一個簡單的鏈條。我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視頻平臺在線上線下投大量的廣告,吸引用戶到站內觀看視頻,隨后平臺獲得了良好用戶的流量數據,視頻平臺再以此去找廣告主來變現。在這個情況下,你就不能說廣告是為了直接銷售東西給這些看廣告的人。但是你這么說也沒問題,它終究可能是為了銷售。但是我們探討這個話題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咬文嚼字,如果只是為了咬文嚼字,我也可以把話說得更嚴謹一些,“免費的內容都是廣告”,那么不免費的內容,我們可以給它一個更精確的定義叫“內容產品”。內容產品就是用來賣錢的東西,那內容產品可不可以承載一些廣告的目的?當然可以,比如我的這本書,第一,它是賣錢的,它是一個內容產品。但是它也能起到東東槍的個人廣告的作用和目的,除非是我這本書印出來全都免費送人,那就是一個純廣告物料。但是我們要分清廣告和內容的概念以及理清邊界,咱們并不是為了咬文嚼字。我們以前老說不要陷入分類學陷阱,如果在你的腦子里對于邊界的界定是有偏移的,沒有任何問題,不必非得從我這聽走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認識。
TOPicer:做廣告,你學會的“道”和“術”是什么?
李雪Snow(TOPic創始人&CEO):我覺得“道”是我們贏的關鍵,比如說,我們跟別的公司比稿,我們要立什么框架,到底是on brief還是不on brief,或者說我們重構了brief,我認為這是“道”。它其實這是一種思維,是你怎么去營銷的一個思維方式。而“術”的話,我覺得它是千變萬化的,它可以是一個好的reference,也可以是一句話。在長江商學院學習的時候,我們接觸到“道”、“術”,還有一個“勢”,“勢”就是說比如大環境、大局勢的變化和發展。要先有“勢”,才有“道”和“術”。
周峻林Eric(TOPic聯合創始人&CSO):如果雪總要用比稿來形容的話,我經常會發現我們有時候贏在“道”,有的時候贏在“勢”,當然大多數時候兩者兼具,我覺得兩者其實都是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面必須要沿襲的東西。東東槍:我覺得雪總說的其實是更高層級的“道”和“術”。其實我們對這幾個詞的定義都不是那么一致,剛才所討論的,我覺得已經是在廣告公司經營策略上的道和術了,它是一個更高的層級。
TOPicer:能否用一句話來表述文案基本修養到底是什么?
東東槍:我想到了一句話,其實是這個書里沒有寫到的話,就是我后來越來越覺得,做創意其實是做翻譯工作,我們要把客戶想傳達的 Message翻譯成可以被消費者、被傳播對象感知到的某一個東西。
打個比方,客戶的那句話是“每個人每天都該喝一升牛奶”,我們也許把它翻譯成了一個精彩的片子,然后看到這個片子的受眾精準地 get到了“每個人每天要喝一升牛奶”這個信息,也許我們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
陳聲雄:一個好的翻譯,你需要知道接收者是誰、他能聽懂怎樣的話、他在哪接收、他什么時候方便接收…東東槍:所以說,我覺得我們的翻譯工作還是還要考慮挺多的,要熟練地掌握多門語言,同時在中間做精確的連接和匹配。如果只讓我用一句話說,文案的基本修養是什么?大概就是你如何做好翻譯。
TOPicer:做創意天賦更重要,還是努力更重要?你覺得一個有天賦的創意人應該必備什么樣的要素?
東東槍:通常來說,不管在哪個行業,標準回答是努力很重要,但是沒有天賦,再努力也不行。天賦仍然是一個決定性的東西,因為我們確實也看到過在這個行業里有很多特別努力的人,但是越努力越錯,就是很悲哀的一個事情,但是咱們不得不說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但是所謂的天賦又是從哪來的?說實話,也有很多確實是靠經年累月、累積出來的。我真也沒見過,從來不學習、不思考的大天才和絕世高手。這個問題可能只能含糊地回答到這個程度,因為還是那句話,你很難把一個人的成功完全歸結到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上。
李雪Snow:我相信年輕人之所以會提出問題,是因為廣告是一個非常消耗的行業。年輕人會經常懷疑自己是沒有天賦,還是不夠努力。每當他們受到挫敗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已經花了很多時間,為什么還是不行。
東東槍:我確實有一個更殘酷的話,可以回答你說的這種情況。如果一個人做這個行業做得特別辛苦、特別吃力,還做不出來,那可能真不適合這個行業,可能真是入錯行,那別為難自己了。
李雪Snow:我再分享一個點,就是“熟能生巧”,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特別有天賦,但是你能在很多的失敗里熟能生巧,覺得自己比上一次更加得心應手,稍微有前進,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不用把天賦和努力這東西放得太對立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