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音樂節打法:把山水當場景,用市井塑社交
作者|咸魚魚
監制|吳懟懟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音樂節聚攏了一票樂迷,是小眾音樂人與一線城市的狂歡,而近兩年,音樂節的舉辦越來越頻繁,不僅在三四線城市遍地開花,遇到假期甚至可以攢出幾十場演出。
但越頻繁,也越普通,有吸引力的樂隊和音樂人就那么多,新的音樂節要如何出圈?
喧囂夜晚,搖曳歌聲,音樂節還是音樂節,但落地順德,酷狗音樂現場讓音樂節又不再只是音樂節,山水之間,市井之中,音樂節的意義在于此時此地,也在于“融合”:當下,喜歡音樂的人、產業上的生意人,甚至是新進入的文旅城市,都將在這場音樂融合中,建立并沉淀新的關系。
這一場持續兩天的演出,來自酷狗音樂聯合萬和電氣共同舉辦的SoulPop音樂節。
01
一場奔赴,而非趕場
十萬人期待。
——在SoulPop音樂節的陣容流出時,有人用這樣五個字形容這場音樂節。
8月26日,這場音樂節如期而至,而開場不到一個小時,社交媒體上便涌起多個熱搜。
時至當下,點進微博話題#萬和電氣30周年SoulPop音樂節#,仍舊滿屏都是樂迷的淚目和感嘆號,有人迷失在大合唱里,有人手機錄到發燙,還有人結束幾天,都沒發完返圖。
一個不遠萬里奔赴而來的樂迷,在微博上認真地寫到:此行匆匆,但夜晚迷人。
確實迷人。
在音樂節扎堆的當下,以拼盤形式攢出一場演出很簡單,但要想玩出些內容來,卻并非易事。
一方面,今年來,音樂節演出次數暴漲,各大音樂節的陣容同質化嚴重,重復率高,另一方面,對這一代樂迷來說,音樂節在質不在量。新一代樂迷對音樂節的想象早就不局限于草地上聽歌蹦迪,而是擴展到“音樂+旅行”,為一場音樂節而赴一座城的現象越來越頻繁,對主辦方的考驗也越來越明顯。
而酷狗這場音樂節的出圈之處在于,它不僅在陣容呈現上誠意滿滿,同時還結合文旅產品進行個性化組合,圍繞音樂節IP進行深度開發,從而把一場音樂節演變為一個表現手法更為創新、表演場地更為豐富、參與群體更為活躍、影響力更為深遠的現象級音樂場景。
這場音樂節,以知名度+時下熱度+地域特色為三大維度制定陣容,匯聚了陶喆、楊千嬅、王若琳、萬萬小宇宙、李玖哲等16組華語音樂中堅力量,兩天到場上萬人次,在多個平臺都有自來水傳播。
其次,主辦方選擇在美食之都順德,落地這場音樂節,其實亦是在定向結合當代文旅大熱潮流。
本質而言,音樂節的場景魅力,在于提供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意義空間,在早期階段,這個空間的標志性元素,是草地、海灘和不眠的夜晚,而到了主辦方酷狗這里,這個意義空間更進一步了。
是的,酷狗選擇將音樂現場帶到更具體的地標,在這個空間里,音樂舞臺和山水、市井、人群交相輝映,由此也實現了與樂迷的共情,以及與城市的共鳴。
02
旅行、演出二合一,音樂節不止是音樂節
相較于其它音樂節來說,順德SoulPop音樂節最大的特點,是打破刻板印象,把音樂節當成一種風格化的內容產品來做。
坦白而言,穩定而程序化的從眾喜好會影響到音樂本身的生長,相比起大家都喜歡,音樂節的創作應該有更多彈性空間。
草地和海灘很好,但山水和市井也不錯,音樂節在空間上不必設限。
這也是酷狗音樂現場的宗旨,平臺不僅負責提供舞臺與資源,還會找到內容痛點,倒推解決問題所需要觸達的目標人群,再依據這類人群的喜好,設計相應的內容及舞臺方式。
之前我們就提到過,參加音樂節的核心驅動,是看喜歡的音樂人表演,如果,這個表演又疊加一重風景,那么記憶會更加深刻。
事實上,當下音樂節的文旅屬性,正在增強,這不僅僅是因為音樂節給地方文旅和品牌聯名提供了新想象,更重要的是,這種形式,確實實現了音樂節內容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共贏。
拆解順德SoulPop音樂節,可以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三方共贏案例,一方是音樂節本身,一方是順德,另一方則是冠名品牌萬和電氣。
數據顯示,在酷狗音樂優質站內資源加持下,這次的SoulPop音樂節站內曝光近6000萬,在微博上,也收獲多個熱門話題與數位音樂博主的關注,其中,音樂節不僅在廣東多個城市的同城榜單攬下超1600萬閱讀,還實現了單平臺8000萬量級曝光。與陶喆相關的話題更是登上了微博熱搜,#陶喆音樂節#、#陶喆回應為什么還沒巡演#、#陶喆唱了半天才知道在佛山#、#陶喆粵語認證陶吉吉#引發歌迷的議論。
當然,在音樂節本身的熱度之外,冠名品牌萬和電氣和舉辦地順德也成為了焦點。
在音樂節落地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呈現地域特色和萬和電氣的品牌特征,酷狗音樂現場選擇以定制化的方式觸達年輕人。
線上主要以定制品牌祝福VCR、藝人粉絲互動品牌展示等內容來撬動品牌參與體驗,線下以現場展陳、品牌周邊派送等走心玩法圈粉樂迷。
最終,在沉浸式體驗的驅動下,萬和電氣實現了品牌聲量的提升,而順德,在旅游熱度大漲的同時,也借音樂延展出一道新的風景。
多年前,蘋果公司發布iTunes音樂商店的時候,喬布斯曾表示:“流媒體是租音樂聽,但人們更想擁有音樂。”
當下,我們終于開始接近后一種形態,以順德SoulPop音樂節為表現形式的音樂內容消費文化開始成型,如今,音樂節在旅行城市鋪開,它在撬動地方經濟的同時,也用風格化的演出方式,譜寫著青年文化的分支。
?
03
如何把握文旅經濟和音樂節影響力?
今年來,音樂節正式進入商業化蓬勃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音樂節與品牌、文旅產品的聯動,帶來了不小的變化,也釋放了不少營銷機遇。
接下來,隨著形態融合的進一步加重,音樂節的影響力會得到更具體、更廣泛的釋放,對于品牌主而言,這一波機遇不容錯過。
酷狗音樂現場和萬和電氣的出圈也顯示出,在代際更迭進一步加快的現在,與其局限于傳統的音樂節運作模式,不如跳出來,站在融合視角,對音樂節重新進行審視。
對于音樂營銷的“老玩家”來說,通過「音樂+文旅」聯投的創新玩法,可以讓品牌跳出競爭紅海,實現新的增長。
而對于一些新品牌而言,嘗試「音樂+文旅」聯動的玩法,可以通過更具傾向性的資源布局,精準地觸達目標圈層,有效實現品牌認知度的鋪開。在順德SoulPop音樂節上,酷狗音樂現場針對順德周邊廣州、佛山等地用戶進行定向推送,為萬和電氣觸達超4000萬目標用戶。
很大程度上,酷狗音樂已經是音樂領域的前排玩家了,但顯然,將音樂內容的聲量做到頭部后,其它內容體量的進一步開拓,是酷狗音樂新的命題,也是因此才有了酷狗音樂現場。
而近兩年,是酷狗音樂現場加速進化的幾年。在此之前,先是獨創的“酷狗酷FUN現場”讓酷狗音樂從一眾音樂現場中脫穎而出,到了當下,包括酷狗繁星舞臺巡游季等一系列「音樂+生態+文旅」的嘗試,成功將酷狗音樂現場的影響力再提一個臺階。
如今,酷狗音樂現場逐漸探索出一條文旅行業+品牌營銷的獨有內容生產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酷狗音樂現場與品牌主的化學反應,是音樂經濟與文旅經濟的疊加。
以這一次的順德SoulPop音樂節為例,音樂不斷與其他內容載體進行交叉互動,也讓品牌在這種場景聯動中,實現加速出圈,由此而創造的曝光機會與交易機會,則會反哺音樂行業整體的商業想象力。
8月31日,酷狗音樂與南昌市共同宣布將在國慶假期期間推出一場為期三天的音樂節——「南昌星馳音樂節」,據悉,這場音樂節將采取「音樂現場+樂園模式」,近40組藝人連續三天痛快開唱,用音樂帶領廣大樂迷點燃假日激情。
從順德的經驗來看,在文旅+品牌的合作框架下,酷狗音樂現場可以搭載著不同文化土壤,生長出超越時間、地域的溝通價值,接下來的南昌星馳音樂節亦如是。
至于未來,隨著酷狗音樂現場潛力的進一步釋放,音樂節的場景魅力也會更具象。
我們已經見證了順德SoulPop音樂節在酷狗音樂現場的發酵下,成為全網爆款,如今隨著更多落地經驗和爆款案例的誕生,音樂流量和社交流量會持續疊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