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意十周年,我們做了一個翹翹板【福利】
前絮
一轉眼,橙意就十歲啦!結束這個萬能且常規的開頭后,老板說,十周年我們做點快樂的內容吧。滿口答應才發現,真的很難高度概括,這么一大群人在創意中的快樂,更何況還要提煉一個主題。畢竟我們多少清楚,搞創意的人多半都是「痛并快樂著」。一面心想“真的不想再動腦子了”,一面又小心翼翼地善待著自己的作品。
這種忽上忽下的日常,搖晃出橙意現在的模樣,這個過程,就好像……好像是在坐翹翹板!
是的,翹翹板!
我們把想法與熱愛擺在那頭,熱情和快樂在這頭高高翹起;我們把伙伴和客戶擺在那頭,默契和嘉獎在這頭高高翹起;甚至有時候我們不惜把自己也擺在了那頭,用渾身的勁兒去翹起更多的快樂,妄圖掀起更多的創造和想象之不可能。是的,在快樂地做創意這件事上,橙意堅持了十年,而快樂也將時刻反哺我們的創造能力。那這一次,我們就只管快樂好了!
第一次十歲,還是有點激動的。但不就是十歲嘛!又有什么包袱好背,快樂就好!我們給每一位橙意er發了一張空白紙,讓他們即時涂鴉畫出自己的快樂瞬間。
于是那些舒展的、生龍活虎的、生活的、工作的、世間萬象的快樂就這樣略顯笨拙的,甚至潦草的,或者張牙舞爪的,從腦袋里統統翹起。管他是:翹里翹外翹上翹下翹東翹西翹前翹后翹左翹右翹……在橙意,都隨你翹來翹去!
橙意十年,就這么翹來翹去
不是說長大后的日子,容易變得很平嗎?十年了,橙意從不這樣覺得,讓快樂「開翹」,是我們最擅長的事。
在屏幕時代堅持翻書,看到喜歡的一頁,還是習慣折一個角,閱讀的幸福就翹了起來。視覺內卷之下,仍有手指在鍵盤不停翹動,一行一句地,用文字創造奇觀;AI勢頭正盛又如何,更偏愛扎成一堆腦暴,包袱你一個我一個,眉毛都翹成彎的,笑成了一堆表情包;哪怕想不出好點子,把耳機一戴,上下翹著腳,自然能找到合適的拍子;直到做出滿意的畫面,才忍不住來來回回地看,偷偷把“得意”二字翹到嘴角,創意總要先征服自己;甚至就算腦袋空空,也把二郎腿翹得好高,說不定發呆,只是下個高光的前菜……
這里的快樂,因為每個人的創造,根本收不住、藏不了,拋棄不痛不癢,伸展想象的邊界,打破習以為常的平衡,然后一上一下地,讓專注創意的心,被不斷翹起。也是這份快樂,出自本能也出奇不意,所有大膽又可愛的時刻,將在橙意被持續創造得更多更久。十年了,喜歡這樣的快樂,下個十年,還要繼續這樣。
視頻
十周年之際,我們以就這么翹來翹去作為主題,有人在問橙意的翹,是什么?又為了什么?我們以一部“翹”起來的小片,回答了這個問題。
不論是同事間的你來我往,還是靈感捕捉時刻的自我玩味,甚至是忙碌時刻的走神與開小差,都正在被凝結成快樂的瞬間。
“翹”起來的小片
我們請師傅做了一款翹翹板,并讓它帶我們去溜成都gai
翹,不僅是在橙意工作中的細小舉動,在生活中,也時時刻刻發生著。于是,我們把翹翹板定制出來,把接近200斤的翹翹板裝置帶到了成都最具有生活氣息的鬧市街頭,讓它成為我們和生活交互的載體,讓具體的人、事、物與我們相對而坐,把對日子的感觸和情緒,緩緩擴散出去。并用鏡頭摘抄了一個又一個“翹”的瞬間。不需要請模特 ,不需要打招呼,老人小孩都自顧自地瞧一瞧、翹一翹,就連它自個往那一坐,都自帶文本。
它想說的太多了,我們僅僅提煉了9句。更多的話語,也許是它想說的,也許是不必說的,那就這么翹來翹去吧。
翹著翹著就會長角奧
走,跟我上車
路過,想起我那逝去的童年
允許就地坐彈
你自個翹吧,我歇會兒
那就收工,回家
暴走兩萬步在成都最熱鬧的街頭巷市,我們感受到了來自生活最好的饋贈和哺育。玉林說,生活在附近,我們說,靈感也在附近。
翹好玩禮盒,有趣又實用
我們一直對文創禮盒有一股執念,要有趣、要實用,我們希望它是你能常常用到但又很特別的存在。或許它可以不那么適用,但你看到它依然能感受到它起源里本質的快樂。當然也要體現今年的周年慶主題。對橙意來說,創意本就是快樂的源泉。
這一次橙意十歲的文創禮盒我們希望大家能去野外去自然里,尋找未知和答案。所以我們這次把翹翹板變成了玩具,缺乏靈感時可以翹一下,裝上小卡片又能時常如備忘錄給你一個提醒;定制十款款形象徽章,總有一個身影代表你。
我們把包裝盒變成了超能裝亦可折疊的可持續使用的露營裝備,鼓勵大家走進大自然去尋找答案;誰說杯子只能用來喝水,也可以是時尚最時尚的單品;一本可以DIY的手帳筆記本,可以隨時記錄生活和思考。
十歲生日嘛,就是在一起過才有勁
眾所周知,橙意周年慶有三個傳統。一是周年慶禮盒一定要專屬定制感,二是禮盒要在頭天晚上悄咪咪放在橙意er的工位上,第二天大家一早就可以打開。三是,無論豐儉,怎么也要聚在一起共同度過。
整個八月我們都在籌備橙意十周歲的生日,終于在8·28輕松愉快地完成了整個儀式。一早橙意er們來到專屬展區互動打卡,組隊玩翹翹板、簽到填寫i人e人心愿卡、合影拍照,不亦樂乎!是橙意的生日也是各團隊成員到得最齊的時候,平時很難湊到一起的人此刻必須得整整齊齊!
10點(并沒有踩點10周年的10)主持人帶領大家集合光明頂階梯室,以主題小片開啟了本次慶典的活動。參演短片演員皆為座下橙意er,當播放設備循環了2次后,i人已經原地尷尬,直到接下來的《我在橙意玩創意》脫口秀環節上場,才發現,嘿!一本正經的怎么玩得過大膽選手的野路子!
@王宇濤:“我的前同事們呀 ,都叫我燒鴨。我不理解為什么是鴨,直到被領導叫來說脫口秀,被趕鴨子上架,原來我才知道,這個鴨子在這等我。……在橙意玩創意,首先拒絕琪哥的CityPOP,你做你的原研哉,反正我們不做雷軍。”(公開叫板領導,主打的就是一個創作平權)
@張康陽:“既然彈不了鋼琴,那就拍一部小小的、微電影吧。”(這就是“在橙意,有一種不易察覺的自然卷”吧)
@駱雅莉:“我不理解,老板們為啥開了個夜總會,我就被拉來搞脫口秀。我感覺我在橙意就是被創意玩的。不理解之余,我爬到橙意官網上看到這句話:‘真誠與善念是創意王道’,我家屬說,那我姥姥每天吃齋念佛,還不是個創意大師呀。我說你別這么說,我們最近不招人。希望大家最后都能做出“不會讓人覺得打擾”的創意廣告。”(記住這個人后面還會出現,以讓人嫉妒的形式)
@鐘毅敏:“為什么會讓我來做這個分享?得從這張‘真的跪著’做稿子開始回憶起。”
@曾玉婷:“雖是脫口秀,但大家一看到我,恐怕就是兩個字:價值。對,最后總是要上點價值。”(此處幫大家略去價值點無數,因為接下來會有高密度的價值點是不能省略的)
最后分享嘉賓來自橙意機構創始人·CEO·首席執行官·十年創意人·曾爸·曾總·曾老板!
“從蓉上坊(2013)、到外灘(2014)、到大合倉星商界(2017),再到高升橋(2022),橙意從一環回歸了一環,;從曾爸、到曾總、到曾老板,身份稱呼的變遷也意味著責任和重擔;我們用十分鐘回顧了橙意從蓉上坊搬到到高升橋的故事,但這條路走了十年。非常多細致的情緒與故事都被一一收藏起來,重新打開,都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橙意十年,我們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到2019年做了重大戰略調整,橙意已經不再是我一個人的橙意,而是我們共同的橙意。為什么我們要一直講基本的價值認同?因為在這里,希望在橙意做創意的人能夠發揮更好的價值。在全員投票選取‘專業、熱愛、正直、創造’為橙意的團隊文化后,今天我篤定地將‘開放’一詞加入其中,我們應踐行創作平權、多元包容、尊重人性、尋找不同。
而且我們會持續去做更多的探索,不限于做沃土計劃,落地一些集合創意、策展、藝術的實驗性、探索性項目,持續做游學項目,不斷提升員工幸福感。未來10年的橙意我們希望它成為一個磁場,吸引優秀的創意人加入,用優秀作品影響更多的人,探索未來創意驅動文化商業、改變生活和世界的無限可能。”
密度過高,陷入沉思,必須要發獎助興。被禮物砸中的快樂是藏不住的!
必不可少的切蛋糕環節意味著十周年生日趴走向ending。“如果你錯過了公司的前十年,那我們一起奔赴下一個十年吧。”
Ps,等等,還有彩蛋!
從開心到快樂,是量變到質量,是感受到思想。我們限時呈現了一次玻璃窗文字展。我們知道,快樂雖時時發生,只有思想會久久沉淀。“當我在凝視窗的時候,窗也在凝視我。”自從去年10月搬來高升橋的高樓層,我們常常看著窗外的蔥郁老樹里的老舊房屋。
一環里的這些建筑和人,在這里過了多少個年頭,它們的存在就是話語。隱隱約約通過這個窗子,感覺常常有一種錯覺,玻璃上浮現了一些語言,似旁白也似默語。慢慢地開始攢著一些句子。也收集了橙意人的沉淀下來的思想。入秋了,人要服老,病要服藥,冷要穿棉襖,但靈感來了別亂跑~
主創成員來刷個臉
總策劃統籌:布卡
文案:柯卓君
主視覺:何琪
3D與插畫:肖旭剛、關欣
導演:洛天
動效 剪輯:黃宣霖、夏汝恒
專為數英可愛的你們準備的福利時刻
創意要好耍,要靠翹皮話。選取翹皮創意留言,贈送十周年定制禮盒5份,翹皮話示意方向:創意人文學、翹快樂的瞬間。
搞創意就像貓尾巴,還是翹點才快樂。創意就是,“創”翻全世界的意思。創意的快樂,創意人才懂。
活動截止時間:2023年9月5日,將于評論區公布獲獎結果并寄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