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吃麥當勞的人能壞到哪里去?麥門!
若要細數今年火起來的新潮熱梗,怕是十個里面得有一半都和麥當勞有關。
從麥門文學到窮鬼套餐,從紙袋拍照到聯名制服,麥當勞總是能輕松挑動年輕人的味蕾和心情,每次都能在社交網絡掀起浪潮。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說說,麥當勞是如何以一己之力,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快餐必選的。
一、麥門,當代年輕人的新信仰
麥門,若你去年12月份之前搜這個詞,你搜到的或許還是中藥:
直到那之后,麥當勞的粉絲們給這個詞賦予了新的含義。
根據資料考證(假裝有),麥門的全稱是“麥當勞忠實門徒”。由一群喜愛吃麥當勞的人在網絡上聚集在一起,成立了這個類似飛天意面神教的組織。(?
你別看好像是突然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神奇組織,麥門在形式上還是很完備的。
比如說,它有自己的專用術語:年輕的麥門信徒在說完一句箴言之后,會加一句類似于“阿門”的“麥門”。
麥門箴言
一個覺得麥當勞好吃的人,再壞也不會壞到哪去,這就是我的善惡觀,麥門。
如果一個人一聽麥當勞好吃這幾個字就開始指責,裝清高,
這個人搞不好以后會偷偷望你漢堡里加酸黃瓜,麥門。
沉浸式文學味兒拉滿。
你以為這就完事了?麥門還有自己的“國歌”。
一次演唱會上,陳奕迅把自己的《夕陽無限好》進行改編,激情獻唱一首《麥當勞之歌》。
而后,這首歌被翻出來,被奉為麥門信徒之歌,被網友們制作出超多表情包。
麥當勞之歌歌詞
麥當勞漢堡,好好好
麥當勞薯條,條條條
麥當勞奶昔,奶奶奶奶奶奶奶
麥當勞雪糕,GO GO GO GO GO GO GO
麥當勞叔叔,叔叔叔叔;麥當勞沙律~~~
而將麥當勞之歌推到一個小高潮的事件,當屬商場國歌大合唱事件(?這名字)。是指某商場里原本的一首《夕陽無限好》,秒變《麥當勞之歌》經典大合唱。是臺上小哥拉都拉不回來最后只能強行加入的程度。
商場旁邊就是麥當勞門店logo讓本次麥門團建事件的好笑程度上升至100000%。
網友辣評也是為笑料添把火的程度。
麥門門徒的狂熱程度和品牌出圈可見一斑。
當然,形式歸形式,麥門信徒最重要的事兒還是吃麥當勞。不少人在點餐時跟麥當勞門店許愿:“我是忠實的麥門信徒,多年前我被肯德基暗算,可以給我幾根脆脆薯條嗎?聆聽我的復仇故事,謝謝你!不可以也沒關系,祝你有美好的一天,麥門!”
搞怪得來又彬彬有禮,我是店員的話高低得給他偷偷塞倆。
二、1+1=?年輕人的自由拼圖和圈層勛章
雖然看起來花里胡哨的,但光講虛的可不行。價格太貴,或者東西不好吃的話,誰都不買賬。
這兩年,隨心配1+1風頭正盛,廣受好評,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窮鬼套餐”。在當時一個漢堡套餐要三四十塊錢的市場環境下,1+1隨心配能做到10幾塊錢,對追求性價比的打工人來說十分友好了。
不僅如此,1+1套餐真正做到了隨心配,讓擔任各種社會角色的人們,實現麥當勞自由。
囊中羞澀的學生黨,憑一己之力全款拿下麥當勞隨心配,成就感滿滿。
健身減肥的朋友們甚至算出了每個搭配組合會攝入多少大卡,清晰明了,健康滿分。
更有人調侃,“以前在社交媒體大秀貴價餐飲新包包,現在改為大秀12塊麥當勞和拼夕夕3元可愛拖鞋。”
值得一提的是,總有些人分不清肯德基和麥當勞,這里再給大家捋一遍:麥當勞是窮鬼套餐,肯德基才是瘋狂星期四!肯肯別來沾邊!!(不是
是的,這屆年輕人的消費觀,已經變了。
按需搭配,玩出花樣,這似乎成為年輕人之間的一種可以建立的身份認同,由社交媒體傳播后,成為麥當勞消費者之間的一種暗號,像是同圈層之間的身份勛章,一種會員證書。
三、麥·網絡爆梗王·當勞
除了建立起強烈的身份認同之外,麥當勞還借力社交媒體,并懂得「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媒體特性,打造不同平臺的不同運營策略和品牌人設。在媒體運營上整出花活,爆梗不斷。
在微博,麥當勞官微就樹立「頑梗爆梗老司機」人設,用俏皮幽默的互動話術創造品牌麥門文學。
有時候不能不承認,麥當勞的官微活躍得仿佛像個假號,都說了不能讓00后逮到機會上運營崗啊喂。
這不,官博小編帶頭聯系三周開啟“狂熱禱告式發言”,相當于官方認可“麥門”。在評論區成功集結大批麥門信徒,開始了麥門教內部的小范圍狂歡。
開辟#深夜開麥#話題,展開造句活動,是每天都被麥門信徒笑暈的程度。
在微信公眾號,將粉絲創意以類似于品牌內容雜志的形式發布,創意新穎亮眼。
大暑?大薯?傻傻分不清楚。像這種適合玩梗的節點,麥當勞才不會放過這種絕佳的宣傳機會。不過,到底是誰想出來的大薯日,還搞了個新聞報刊啊喂。
點開每個報紙的不同板塊,還可以解鎖更多詳盡的信息,讓人很難不對枯燥無味的內容立刻興趣盎然。
評論區也是精彩到每一個梗都不會掉在地上。
B站的麥當勞官方則化身品牌UP主,發布麥麥指南《麥當勞:麥什么門?》進行正二八經的科普,接著「麥門」梗的東風,這支播放量達16.8w的長視頻成為品牌最熱門的代表作之一。
四、麥門和門徒雙向奔赴的互動
你以為只有麥麥一個人在苦苦支撐?其實是麥門門徒與麥麥的雙向奔赴。麥麥的每一個營銷動作,門徒們都第一時間積極響應。
小時候用好成績、好表現才能求父母帶自己去的麥當勞,在20年、30年后的今天,依然陪伴在我們的身邊。從曾經的“高不可攀”,到現在的“窮鬼套餐”,麥當勞用它自己本身的魅力留住了每一個從小支持它的粉絲。
也許也正是因此,門徒們對麥麥也格外寵溺。
線下打卡紙袋自拍,即使是社恐,為了麥麥也要努力拍出一張好看的照片證明自己麥門門徒的身份,門徒們真的,我哭死...
購買麥當勞開心樂園餐附帶的一個店員同款帽子玩具,這個活動前段時間讓麥當勞又火了一把。帽子被門徒們搶劫一空,讓自己或者自家毛孩子帶上子。世界離了小貓小狗不能轉!
從線上評論區留言互動,到線下打卡創造話題。如果說麥當勞使出渾身解數,和年輕消費者們共同創造了屬于麥門的專屬爆梗,那么這幫年輕人們做到的還有一個就是,不讓一個梗掉在地上。
這源自人們對麥當勞品牌的堅定信任,也來自于消費者們對于這個老牌但又努力追隨年輕步伐的經典品牌,發自內心的喜愛。
五、互動之外,還有一些新奇聯名
和其他品牌做聯名這件事放在現在的營銷圈,怎樣都不能算是新奇,但麥當勞就是有本事能在老生常談的領域做出花來。要不怎么能怪人家品牌長青呢。
這不,麥麥不僅和粉絲雙向奔赴,還在跨界聯名上選擇了與潮流雙向奔赴,也算促成了一對令人略感意外的冷門cp,效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好。
陳冠希的潮牌 CLOT 與麥當勞推出的這款聯名禮盒,內含帶有麥當勞和CLOT品牌標識的衛衣、杯子、托特包等聯名單品。
聯名款中的衛衣,將CLOT經典絲綢圖騰與麥當勞經典麥辣家族相結合,整件衛衣看上去潮流又可愛。
此外,麥當勞還與小黃人、line friends、Hello Kitty等多個人氣IP推出聯名玩具。
與《上新了·故宮》推出的“十公主童頑故宮”系列產品。
借助這些IP的大名氣,麥當勞成功跨界到各個領域,打通了品牌和消費者生活、娛樂的邊界,像集郵一樣,在與更多品牌產生交集的同時,不斷輸出“快樂文化”,最終實現精神共鳴,增強消費者對麥當勞的品牌認知。
此外,在開發周邊這條賽道上,麥當勞可以說是從來沒輸過。不管是之前迎合大暑節氣,推出的“大暑風箏、飛盤、沙發”,還是“麥樂雞跳水臺、喵喵薯夾、疊疊薯”之類的小玩具,每一次都能掀起陣陣聲浪。
這些看似“沒用”的周邊,不僅能吸引兒童的喜愛,更是能招來一批年輕消費者。新奇有趣的周邊也能為麥當勞制造熱度和流量,通過麥門門徒們的社交平臺分享,幫助麥當勞打造“社交貨幣”,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
眾所周知,想要做好品牌營銷,拿捏住年輕人的喜好是必不可少的。麥當勞在這方面給了其它品牌很多可借鑒的地方。
結尾再附贈一個彩蛋,來自麥麥的麥門文案海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