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故事:瞬間 變化 時代
今年是我創建CCE的第16年,時間過得很快。現在回想,腦子里的計數器倒不是具體的年份,而是一個個發生在瞬間的變化繼而形成的巨浪,推動我走到了今天。
CCE第一間辦公室
2009年公司接到美寶蓮的一個睫毛膏項目,要求實現在PC端的Flash互動,彼時數字化轉型的苗頭剛剛冒出,公司里二十來人面對這個技術問題大眼瞪小眼,唯一沾點邊的可能是曾經技術base的我。于是從零學習關于Flash的代碼,實現了這個項目。這也是促成CCE技術部成立,包括后來專注于技術研發與大數據的子公司螢若科技創建的開端,也是CCE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
此間,CCE在無數個瞬間中蛻變,從一個傳統的廣告公司成長為一個400人+規模的綜合性整合營銷集團。
最近一次這樣的瞬間,發生在去年的6月份,我在YouTube上看到關于ChatGPT的新聞,沒過多久,公司技術大咖維龍找到我聊關于使用AI寫代碼的這件事,我隱約感受到這又一個變化到來了。為了讓大家能第一時間感受到AI技術,我們把ChatGPT的接口接到辦公軟件中來,創建了一個新的AI同事「E同學」,再到后來AI的觸角延伸到各個行業,廣告行業制定相關規定,無數關于AI技術的交流會開展,一個新的時代已然到來。
今年6月份,CCE在成都創立西南區總部,數字人與AI技術是其中的關鍵板塊。同時,我們也嘗試將專業的技術推廣至每個崗位,并將其運用到具體的業務中,在實踐中逐步建立大模型,形成自己的技術壁壘。可能是從我看到新聞的那個瞬間,蝴蝶的翅膀早已掀起大西洋的巨浪,我身處其中,每一刻都是在場的見證。
我與CCE這粒小小的沙在時代的洪流中走過數載,浮浮沉沉間用無數個在場的瞬間見證了變化的發生,構建出現在的我們。
記錄每一個在場故事
2023數英獎,以“在場”為主題,匯聚了百個行業人物的在場故事,真實鮮活,耐人尋味,歡迎前往活動專題頁查看更多故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