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故事:要生存就要夠變態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我創業的故事。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什么?“夠變態”。
變態是什么?變態的意思其實就是一個人的適應力。
在生物演化的維度里面,說的不是能力大不大,而是適應力強不強。
比如說小強,它一出來人家就打它,說你臟!小強也很委屈,它也喜歡干凈的東西,問題是干凈的東西不讓它吃啊。但即便是這樣,小強依靠著臟東西也妥妥地活了3億年之久。
其實人和企業的核心也是這樣的,能持續生存下去,就是一個適應力強的問題。
自由職業者和創業者就是一個代表自我的品牌,要怎么在市場里生存下去,你需要去嘗試。
這就是你能失敗多少次和接受多少次失敗的問題。這個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容錯率。
提到創業,我想講講「亞洲吃面公司」的故事。「亞洲吃面公司」今年已經9歲了,熟悉它的朋友都知道,亞面有個外號,叫網紅店制造機。
我猜可能會有人好奇,一個設計公司,為什么要起一個聽起來像餐館的名字?實不相瞞,一開始我的確是想開一家面館。
2014年10月20日,也就是9年前,我發了一條朋友圈:大伙覺得亞洲吃面公司,開個廣州分公司如何?
唰的一下,很快啊,第一批股東的入股資金就已經打進來了。
當時為了專心研究亞面的玩法,我停掉了手頭上所有設計項目。有位朋友調侃我:你一個做設計的,放棄自己的設計事業跑去開面館,靠譜嗎?
事實證明開面館確實不太靠譜,當時設想的是在廣州市中心,人流鼎盛的地方,開一家3000平方,24小時營業的亞洲第一面館。
在籌備面館開業期間,我們玩潮流布局,玩體驗消費,玩互動交流,玩跨界合作,玩創新模式。同時我們也搞了好多活動,比如:在小面館、火鍋店、4S店做粉絲見面會,舉辦上千人的快閃活動一夜夜店,和面粉(粉絲名)在工地開趴,在有軌電車上做涂鴉,和小伙伴搞睡睡平安大年會……
這個過程中,吸引到一大批與我們志同道合的面粉。雖然最后面館因為一些原因沒有落地開業,但也因為面館讓更多人了解熟知了亞洲吃面公司。
同時,也有許多朋友和品牌合作伙伴說:“別看你的面館沒搞好,但你的設計蠻不錯的。”
亞面經歷過這次失敗以后,回歸到了做設計這件事情上。
在如今這個講求坪效,大店變小店,壓縮經營成本的時代,回頭看看當年的3000平面館,確實很“變態”。
但要生存就必須變態,失敗需要勇氣,亞面也是爬了無數個坑才成為今天的網紅制造機。
其實這個時代PK的不是誰想成功,而是誰有能力失敗,當你失敗后還能生存下去,將游戲無限延續,之后你想要的,自然就會來。
總之精髓就是,這個時代你要先像小強一樣生存下去,然后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記錄每一個在場故事
2023數英獎,以“在場”為主題,匯聚了百個行業人物的在場故事,真實鮮活,耐人尋味,歡迎前往活動專題頁查看更多故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