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故事:“陪嫁的大丫頭”最后的倔強
從財經記者轉型做營銷整整10年了,10年里做了無數個傳播、品牌和營銷項目,也經歷從甲方到乙方身份的轉換,各種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給我印象比較深的項目有這樣一個。
我是2013年4月加盟騰訊電商負責公關傳播的,當時的工作其實是比較輕松的,因為在阿里和京東強強對抗的電商大格局中,作為行業老三的騰訊電商的輿論環境,其實是相對安全的,而且無論是行業還是媒體都舉手歡迎行業的新勢力,誰也不喜歡總是看“二人轉”。
然而,內心的不安分,卻讓我的團隊不安于寫寫公關稿,搞搞發布會這樣駕輕就熟的工作,而是嘗試在當時的微博平臺上做各種快速反應的社會化營銷,我們曾經多次主動挑釁過京東,也曾經參與過電商行業618的社會化傳播群架,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件事,因為這件事可以說是用危機公關的手段來做營銷的經典案例。
當時的大背景是,2014年初,外界開始傳京東要收購騰訊電商,或者騰訊要收購京東,當時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是哪怕作為第一線處理危機公關的團隊的負責人,對于當時商務談判的細節我們幾乎一無所知,面對媒體每天電話的狂轟亂炸,我們也總是回復一句:“對于外界傳聞我們不予評論。”這跟毛小姐在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的口徑是差不多的。
雖然,當時也隱隱約約感到騰訊電商真的可能要被賣掉了,但是工作還是要做,騰訊電商旗下的易迅網還有很多正常的促銷活動,比如說,他們跟可口可樂談了一個合作,就是推出每天一次的可口可樂搶購活動,還有易迅定制版的可口可樂產品。
當時我們就想到外界對易迅與京東的故事比較感興趣,為啥不能借力一下呢?
于是我們就設計了這樣一張海報,主文案就是“我是快+樂生活,3月3日即將開啟”,“快”就是指易迅網,而“樂”自然是“可口可樂”,但是設計師用毛筆字體將“樂”字寫成很像“東”字,很多人會聯想到京東,而下面的Logo,除了易迅網的logo,還有一個打了馬賽克的紅色的logo,因為京東和可口可樂的logo主色調都是紅色,所以當時很多媒體都覺得是3月3日將官宣易迅和京東合并的新聞,于是對這個事件非常期待。
但是3月3日下午3點,我們揭開謎底,卻是易迅網和可口可樂的營銷合作,這讓很多媒體記者大為失望,但卻帶動了這次促銷的銷量,當時有一家自媒體在文章中這么寫,“易迅網這個陪嫁的大丫頭,這個時候還敢這么玩?”
然而媒體可能沒想到,我們這幫看起來快要失業的公關人,同樣的伎倆還能玩第二次,他們又上當了。
當時易迅網還跟金龍魚芝麻油談了一個合作,就是“10萬瓶金龍魚芝麻油1元包郵”,于是我們又設計了一張預熱海報,主文案是“一生有你”,小字文案分別是“這些年,敲敲打打說到底還是真愛”、“這些年,磕磕碰碰其實誰也離不開誰”、“這些年碰碰撞撞,總歸還是一家人”,畫面分別是碗和筷、鍋和勺,砧板和刀,最后的文案是“易迅網,3月7日給她一個驚喜,敬請期待”。
很多媒體就又把這個曖昧的海報,想象成了一直以來,暗戰不斷的易迅網和京東,認為3月7日將是最后官宣的日子,然而當天我們公布的卻是易迅網和金龍魚芝麻油的聯合促銷活動,這樣又一次借助了媒體的關注度,來提高了促銷的銷量,很多媒體鼻子都要被氣歪了,他們心里都想,還要被玩多少次?
其實沒多久,3月9日,騰訊和京東召開了聯合的發布會,也各自發了公告,騰訊成了京東的持股比例最高的股東,而作為代價騰訊電商業務合并進入京東,雙方多年的戰爭告一段落,而我們這些最后時刻還在用調戲媒體的方式進行危機公關的公關人,隨后又堅持了一個月,就散伙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然而這個經典的公關加營銷的案例,雖然過去快十年了,我依然印象深刻,對于營銷人來說,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嘗試的,有的時候劍走偏鋒反而能起到奇效。
記錄每一個在場故事
2023數英獎,以“在場”為主題,匯聚了百個行業人物的在場故事,真實鮮活,耐人尋味,歡迎前往活動專題頁查看更多故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