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故事:用腳跑出來的市場營銷
2009年畢業,直接成為當時最大的民營電器連鎖蘇寧電器管培生。作為一個小白就開始和奧美、群邑、凱蒂珂等4A公司的合作,但最深刻的是理解了“市場營銷在辦公室里解決不了問題,要用腳跑出來”這個道理。
當時還是蘇寧、國美等全國電器連鎖跑馬圈地時代,總部需要派人頻繁下終端出差去籌建開新公司、開新門店、重裝升級門店。我先后跑了30多個城市,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包括新疆的烏魯木齊、庫爾勒、哈密,云南的昆明、保山、楚雄、曲靖等這類二三四五線地區。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市場之大,地域文化和市場環境之不同,沒有一套精準的營銷打法能夠全國通吃。
其中2010年在云南保山籌建新開門店的事情尤其記憶猶新。保山是在中緬邊境四線城市,離昆明有6個小時的長途車程,因為靠近緬甸邊境,和江浙滬的同類城市相差很大。我去保山參與籌建第一家連鎖門店,我要在財務規定有限的預算內,在一個新進城市中樹立品牌影響力,將我們第一家電器賣場開業成功。
當時移動互聯網還沒有興起,保山也不像一二線城市那樣,可以利用發達的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廣電媒體集中轟炸的傳播策略,我需要自己找到或者創造一條適合當地的營銷傳播打法。
我和當地員工做深入溝通,并和當地的目標用戶走訪和調研,了解他們的日常行為動線和媒體接觸喜好。最終我鎖定了當地長途汽車站這個交通樞紐做為破局點。
因為保山無鐵路,周邊所有的縣、鄉鎮人員進城都要通過汽車進站。以保山及周邊縣區的汽車總站為關鍵節點,市區公交車線路為線,來覆蓋城區和周邊縣鄉的“點線面”網絡的傳播策略被我提了出來。雖然現在看上去很low,一點都不互聯網,但是當時在家電連鎖行業針對下層市場的傳播中,還是比較新的。
我花了一周的時間,去把整個市區以及周邊主要縣鄉的公交線路都坐了一遍,最終鎖定了保山和幾個核心縣鄉汽車總站附近的廣告大牌,以及保山市區最核心的幾條公交線路作為市場傳播載體。
事實證明這個傳播打法在保山當地接地氣且有效,幾乎所有的保山人都看到了我們開業的信息,最終也完成了公司的開業銷售任務。
現在我很感謝那段經歷,讓我眼界變更開放,認知變更成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線下連鎖營銷經驗。
記錄每一個在場故事
2023數英獎,以“在場”為主題,匯聚了百個行業人物的在場故事,真實鮮活,耐人尋味,歡迎前往活動專題頁查看更多故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