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規的數據采集打造卓越可靠的用戶體驗
面對日益嚴峻的數據合規使用問題,奧美中國消費者體驗團隊總結了目前品牌常見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方案,幫助品牌在信息化時代合理采集、運用數據,并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為其創造基于合規數據的個性化體驗。
如今,大眾的消費、購買和交互體驗方式因為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變得愈發豐富多樣且便捷高效。消費者可以隨身、隨時、隨地得到信息,取得自己需要的服務。品牌可以為消費者提供適時,適景的體驗,提升品牌形象,推介產品和服務,完成轉換和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生成了很多數字足跡,品牌可以通過收集信息和數據來更好了解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利,更優質的服務。
但是,隨著消費者和政府對于數據的敏感性和安全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立法也越來越完善和細致,品牌需要深入理解中國數據安全法律法規的要求,從而設計出合規且流暢的用戶體驗,達成兩者的結合。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品牌,以及 APP 和小程序的設計者,尤其是 APP 和小程序的設計者了解和熟悉規則。我們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發現各大品牌在認知上還是存在不少模糊和誤解的區域。
比如不少 APP 和小程序的運營者認為平臺對于小程序的審核通過了,就安全了。比如微信小程序通過了騰訊的審核,能上線就萬事太平。而事實上,平臺的審核不涵蓋小程序數據收集的合規性。
有些品牌在自有線上平臺首頁一股腦兒把所有需要對外告示的信息都放在一個聲明里面,認為讓消費者確認聲明即可。但是在中國,與數據相關的要求細致且嚴密,品牌則需要加以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
還有,很多從業者以為只要消費者點擊了「同意」,就可以調用手機的權限,或者長期存儲和使用消費者確認過的數據。這種簡單的一刀切的認知是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的。
奧美消費者體驗團隊基于經驗,在下面幾個常見的方面提醒大家特別注意:
#1 中國對于隱私政策的設計有具體的指南
比如:在進入 APP 或者小程序首頁后,必須通過 4 次以內(含 4 次)的點擊訪問到隱私政策,便于用戶查找與閱讀。比如:APP/小程序通過「下一步」「注冊」「登錄」征求用戶同意時,需明確執行上述動作與同意隱私政策之間的邏輯關系,達到主動提醒用戶閱讀隱私政策后征得用戶同意的效果。比如:如果品牌既有 APP 又有小程序,但是兩者的功能有所不同的時候,不能簡單把 APP 的隱私政策直接用在小程序。
#2 單獨同意的使用場景
我們前面有提到在 APP 或者小程序一次性讓消費者確認所有的隱私政策是海外常用的體驗設計。但是在中國,對于個人敏感信息(比如銀行賬號),或者是未成年人使用(針對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須另作設計)、信息需要提供給第三方、數據可能要出境等諸多情況,必須單獨取得消費者的同意。而且國家對于不同場景的單獨同意還有更細致的定義。我們看到不少品牌是沒有達成這些要求的。
#3 手機權限的調用跟 APP 和小程序功能有直接關系
中國的法律法規給出了三十幾類常見的功能類型,而且針對不同 APP 類型給出了調用的范圍。比如,網上購物類功能不建議調用手機通話記錄、通訊錄或者短信功能。拍攝美化不建議調用手機日歷。哪怕是設計了單獨客戶同意,也是不合適去做這類功能的調用。
由于篇幅關系,我們在這里只能簡單談一下幾個常見的點。實際操作由于行業、業務特性、體驗設計的多樣性等,對于合規的討論是需要綜合多個方面來判斷的。
鑒于 APP 和小程序的數據收集合規問題在中國各個法律逐步落地進入實施階段,奧美消費者體驗團隊推出了幫助品牌商業咨詢的服務。我們的服務包含下面這幾個方面:
奧美消費者體驗團隊在幫助品牌合規的前提下,更重要,更大的期望是跟品牌合作,共創出符合品牌調性,契合目標受眾習慣的,創新且有創意的體驗設計。幫助品牌降低合規帶來的體驗上的負面影響,打造深入人心的體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